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
道德与法治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统编版第1~2单元。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诗词内涵丰富。下列诗句能让我们感受到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是( )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既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也指明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 )
①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②社会的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③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完全靠自己
④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一支由居委会成员和中学生共同组成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小组走进社区,向居民宣传反诈骗知识,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提高居民的防诈骗能力,以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中学生参与社区反诈骗宣传活动( )
①能够影响他人,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②有功于服务、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有利于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
④有利于在社会课堂中不断成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在观看足球赛时大声喧哗
B.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C.在风景区石壁上刻励志语
D.将偷来的100元钱捐献给受灾群众
5.2023年5月27~31日,第27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次大会分享了有关计算机教育应用的实践方法及成功经验,有利于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教育创新,吸引了全球各界人士广泛关注。这是因为( )
①互联网只有积极作用,利大于弊
②互联网发展有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③“互联网+”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模式
④互联网发展有利于为人类创造崭新的生活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电脑存储的空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信息交流速度越来越快,从而实现了海量知识、信息的高速传递和共享。这表明( )
①网络无所不能
②网络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
③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④互联网成为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近日,中国青年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53.3%的受访青年感觉近几年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某校据此开展项目式学习,同学们围绕青少年为何“词穷”问题进行了调研。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青少年应该( )
①加强阅读,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②合理上网,同时要增强线下沟通
③训练思维,提升系统化表达能力
④强化监管,改善互联网语言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有人说,一个社会最大的悲剧不是恶的横行,而是善的沉默。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除了靠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外,更需要广大网民对正能量加以褒扬,用点赞的方式给予肯定。这启示我们( )
①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②不做沉默的网民,在网络上肆意发表言论,尽情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
③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做有正义感的网民
④以实际行动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避难“妇弱先行”;考试“严禁作弊”;酒后“禁止驾车”……这说明( )
①违反规则一定会受到法律制裁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在公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你的安静!在汽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文明候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不遵守规则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B.规则只有靠秩序,才能够正常运转
C.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
D.要改进与自身利益相冲突的规则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这部法律规定了民事活动的一些基本原则。下面民众在进行活动时要遵循的原则判断错误的是( )
A.李某在服装市场询问了一件衣服的价格之后,摊主强迫其购买——违反了自愿原则
B.张某知道他手中的一副名画是假货,但是当作真迹卖给了赵某——违反了诚信原则
C.王某经常在公寓住宅和朋友就会至深夜,大声喧哗、播放音乐——违反了保护环境原则
D.陈某在市场卖菜,对老人儿童有短斤少两的行为——违反了平等、公平原则
12.下列漫画表明尊重他人需要( )
A.考虑他人的感受
B.给与他人热情的帮助
C.真诚地赞美他人的闪光点
D.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的人格
13.下列礼貌用于与其情境相符的是( )
①路上不小心撞到他人时,要说“打扰”
②向同学请教解题方法时要说“赐教”
③与朋友聚餐时,有事先走,要说“失陪”
④演讲比赛面对评委老师,要说“拜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4.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这启示我们( )
A.践行诚信需智慧 B.诚实守信多许诺 C.诚信无价要恪守 D.不论对错都践诺
15.为了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增强法治观念,某班开展“民事案件模拟法庭”活动。下列案件可以作为模拟法庭使用的是( )
A.高某因违反管理规定向大熊猫投掷物品,被终身禁止进入此熊猫基地参观
B.李某因超速违章,被系统拍照并曝光在电子屏上
C.段某非法搜集军事情报涉嫌犯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D.王某与果农张某签订果园承包合同后,看到张某获利颇丰,王某见利眼红,私自毁约
16.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下图是15岁中学生陈某的变化轨迹。对于陈某的以下行为判断正确的是( )
A.旷课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B.辱骂同学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C.偷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D.持刀抢劫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6分)【情境探究 明理践行】
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小亮生活中遇到的几个情境,请你运用相关知识回答。
情境一 期中考试正在进行的时候,小亮后面的同学突然递过来一张字条,字条上说想要看看他的答案。
(1)(2分)小亮应该:
理由是:
情境二 学校要求统一穿校服,但小亮觉得校服很难看,想穿自己的。
(2)(2分)小亮应该:
理由是:
情境三 在家里,小亮跟妈妈说:“妈妈,我周末想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区志愿活动。”妈妈却回答道:“参加这种活动有什么用、耽误学习、不准去。”
(3)(2分)小亮应该:
理由是:
18.(20分)为有效净化网络环境,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部署开展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这一专项行动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某校为了提高学生对网络谣言的认识,给学生布置了一道项目化作业:对网络谣言进行了解和探究。下列是该校某学习小组在完成该项目化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你与他们一起来解决。
阶段一聚焦主题,规划活动
(1)该学习小组决定围绕作业的主题开展网络调查与走访调查。你认为他们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分)
阶段二深度走访,积极行动
在走访中,该学习小组成员发现如下问题,并帮助解决问题。
(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学生参与社区反诈骗宣传活动是一种什么行为?你认为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7分)
(3)为了提高学生乃至市民辨识网络谣言的能力,该学习小组的学生搜集资料,对辨识网络谣言的技巧进行总结。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这一总结任务。(4分)
(4)该学习小组将探究成果制作成美篇,提交到班级平台后,受到同学们的热烈反响,并被推荐到学校。该学习小组按照计划对这一项目化作业进行总结。(6分)
写写你对完成该项目化作业的感悟。
19.(13分)社会规则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便利,但也给我们带来了约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明妈妈因为两次没有佩戴头盔,被罚款20元。交警告诉小明妈妈,驾驶电动车要佩戴安全头盔。小明妈妈说,交警管得真宽,戴不戴头盔,是我的自由。
(1)小明妈妈对自由的理解是否正确?请运用社会规则和自由的知识加以说明。(7分)
(2)规则是为了实现良好的社会秩序而制定的,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遵守和维护规则呢?(6分)
20.(13分)小雨在上网时看到了这则新闻:飞线充电、电动车上楼………电动车普及给市民带来了便利,但一些不良的充电习惯却存在不小的消防安全隐患。近日,扬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起草了《扬州市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征求广大市民意见和建议,时间截止至2024年5月20日。
材料一
材料二
(1)结合材料一,从“生命至上”的角度,分析我市出台《扬州市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管理规定》的依据。(1分)
(2)阅读材料二,如果你是小雨,请针对妈妈的错误言行进行多角度劝说。(6分)
材料三 小雨劝说妈妈初战告捷,信心大增。为了让更多的小区居民了解《规定》、遵守《规定》,共同守护小区安全,在小区掀起人人学习、宣传、践行、监督电动车安全使用的热潮,小雨想联系小区物业,面向小区居民发一份倡议书。
(3)请你帮小雨出谋划策,拟定至少三个角度的倡议要点。(6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乐去乐。这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故①符合题意;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责任去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这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故②符合题意;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这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故③符合题意;
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思是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这与个人与社会关系无关,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C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②:材料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了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故①②说法正确;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