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考点汇编
第4课《乡愁》
【课内知识点总结】
一、字音
【易错读音】一枚(méi) 窄窄(zhǎi) 乡愁(chòu) 大陆(lù)
二、字形
【易错字词】海峡 邮票 坟墓 矮矮
名句积累
体现诗人感情由个人转向国家的语句是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2017),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台湾诗人,散文家。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
2、创作背景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主题识记】
这首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使之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也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强烈情感。
四、重点讲解
课文重点句子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赏析】
“窄窄的船票”承载了绵远、厚重的乡愁。“这头”“那头”突出一种距离的遥远感,遥远得似乎没有尽头。
课文重点句子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赏析】
“一湾”“浅浅的”用数量词和叠词抒情,看似浅淡,实则反衬出乡愁的难以排遣。在这一节,诗人的乡愁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五、课文赏析
诗歌用四个具体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表现诗人的乡愁。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
六、夯实基础
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