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同步分层练习
3.1 维护秩序
一、基础巩固
1.2024年2月8日,D3706次动车组列车在南广线广州南站准备开车时,马某芳因个人原因阻挡列车关门,造成列车二次关门。该行为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七十七条的规定,铁路公安机关依法给予马某芳行政罚款200元处罚。这告诉我们( )
①只有遵守社会规则,才能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②行政处罚的目的是为了约束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③我国不断追求良法善治,加强法治文化的宣传
④公民要自觉遵守规则,增强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在生活中有很多社会规则,如“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坐飞机要自觉过安检”等,这些社会规则带来了井然的社会秩序,这说明( )
A.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B.社会秩序的实现需要社会规则的保障
C.遵守规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D.我们要敬畏规则,要求他人遵守规则
3.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地听老师讲课;马路上,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公交车上,乘客主动让座,尊老爱幼;车间里,工人们有序地操作;公园里,游人排队购票;电影院里,观众对号入座,不喧哗;图书馆里,大家安静地看书……这些“秩序井然”展示出( )
①社会秩序能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避免混乱
②社会规则必能确保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遵守规则需要人们自我约束,即自律
④法律是具有强制力的特殊规则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4.成都燃气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成都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于2024年1月25日收到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第四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对液化公司罚款17.71万元。这体现了( )
A.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C.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唯一规则 D.法律是处罚违法行为的非强制性手段
5.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序号 | 情景 | 判断 |
① | 人们在火车站排队进行安全检查 | 交通秩序 |
② | 纺纱工人在车间按操作规程工作 | 生产秩序 |
③ | 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 | 社会管理秩序 |
④ | 人们在医院候诊的时候保持安静 | 公共场所秩序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属于强制性手段的是( )
A.法律和纪律 B.法律和风俗 C.纪律和风俗 D.法律和道德
7.观察漫画,下列对漫画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敬畏规则
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
③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维护秩序靠规则
④社会秩序保障社会正常运行,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2024年1月29日,两辆小车司乘人员在徐闻港因排队通行问题引发口角,相关视频在网上传播后引发网民关注。警方通报,插队砸车骂人的车主王某被行拘10日,罚款500元。该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 )
A.遵守社会规则,主要靠监督和奖惩
B.社会正常运行需要遵守秩序、规则和法律
C.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D.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标准
二、能力提升
9.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孺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劳动者在找工作时,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这两个材料共同说明( )
A.违反社会规则应该受到处罚 B.社会规则明确了社会秩序的内容
C.社会秩序明确了社会规则的内容 D.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10.在生活中有很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 )
A.我国现在建立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备 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C.公民无法做到自律只能依靠外在约束 D.人们的社会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11.今年春运期间,部分高铁列车开设了由餐车改造而成的“遛娃舱”。在这里,小旅客可以在家长陪同下参与趣味游戏、阅览故事书籍……“遛娃舱”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安全、有趣的环境,也减少了因孩子哭闹给他人造成的干扰,提升了全车旅客的整体舒适度。对于高铁列车开设“遛娃舱”,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化解矛盾和冲突,维护良好的乘车秩序
B.铁路部门创新服务形式,目的只是提升经济效益
C.体现了同等情况不同对待,彰显了社会公平与文明进步
D.有助于创造儿童友好环境,保障了带娃乘客的特殊权利
12.近年来,中小学上学和放学时段,家长往来接送孩子成了交通拥堵的一大原因。对此,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加强执法,依靠严罚解决问题 B.家校联动,多措并举疏导交通
C.倡导环保,来往接送一律步行 D.共创和谐,临时拥堵包容谅解
13.在公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你的安静!”在汽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文明候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B.社会正常运行只需要社会秩序
C.社会规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D.社会秩序靠规则的维护
14.最近,某市交警部门积极开展道路交叉口精细化提升行动,通过“车道瘦身”、增加“左转右置”车道等措施,大大减小了交通冲突。对此,同学们发表了各自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维护秩序要靠规则
②社会规则要相对稳定,尽量少改不改
③规则不断修改,我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④新规则更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三、拓展延伸
15.“一米线”,要求后面等候的人与前者保持一米的距离,不要紧跟或围拥。这不仅是社会交往的心理安全距离,也是社会秩序的表现。从规则与秩序关系分析这一要求,理解正确的是( )
A.维护秩序靠规则,有了规则就可以实现秩序
B.自律能够使规则顺利发挥作用,只要有规则就行
C.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D.规则明确秩序的内容,规则保障秩序的实现
16.作为全国首部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地方性法规,《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行人通过斑马线时如有坐卧停留、嬉闹、浏览电子设备或者从事其他影响交通安全的活动,妨碍车辆合法通行的,将处以警告或五十元罚款。由此可见( )
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该规定约束行人的同时保障了交通秩序
②法治标定自由界限,该规定让遵守斑马线规则开始成为厦门市民的义务
③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该规定有利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④该规定设定了厦门市民自由的红线,触碰红线必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谐音字、变体字等各种风格独特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不断涌现于网络空间,丰富网络语言表达。如果过度滥用、肆意扭曲,必将影响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正常使用。针对这一现象,中学生应( )
A.自觉遵守规则,积极承担网络监管责任
B.维护网络秩序,秩序能保障法规的实现
C.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理性利用互联网
D.规范使用汉字,杜绝使用谐音字变体字
18.2024年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举办新闻发布会指出:依法支持行政机关对不合法、不文明养犬行为作出的行政处罚等行政管理行为。这( )
①限制了公民养犬的自由②维护了良好的社会秩序与规则
③有利于预防和阻止犯罪④保障了他人合法的权利和自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下列关于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规则包含法律、纪律等在内的强制性措施
B.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并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C.社会秩序是一种有序化的状态,是自发形成的
D.社会规则对破坏社会秩序行为的处罚都具有强制性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XX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第十二条规定:公民应该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行为规范,不得实施下列不文明行为……。社会秩序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序等。
情境一:每到夏日周末的晚上,张某就在居民楼下人行道摆开大排档。高分贝的音响中放着流行音乐,人们围着排挡吃吃喝喝,吵吵嚷嚷到半夜。
情境二:蒋某和朋友一起到客车站乘车外出,为能提早上车,强行加塞,不听工作人员制止,造成车站乘客乘车秩序混乱,客车晚点发车25分钟。
(1)请指出上述情境中的张某和蒋某没有遵守的社会秩序分别是什么?
(2)请谈一谈社会秩序的作用有哪些?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我们应如何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
参考答案
1. B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要求。①④:材料通过对马某芳阻挡车门受处罚的事件,向我们说明了只有遵守社会规则,才能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启示公民要自觉遵守规则,增强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故①④说法正确;②:这歪曲了题文的主旨,故②说法错误;③:材料没有体现出来,故③与题不符;故本题选B。
2. 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