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35种常考题型汇总
1.文章基本术语
★从表达方式看文章体裁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四种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情节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2.概括事件或段意或文章内容,句式是:
★谁+做(了)什么;
★谁+怎么样或为什么+做(了)什么;
★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事件(景物、事物),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这个中心,表达了作者的……的感情。
3.如何判断谁是主人公
★看篇幅,占用篇幅更多的;
★看手法,肖像、语言等描写更细致的;
★看形象,人物形象更鲜明的,
★看中心,中心主要是通过此人表现的。
4.文章选材、组材特点
★选材:①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
②选材来自日常生活,真实可信;
③选材新颖,并能以小见大。
★组材:先后主次安排合理,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 怎么划分层次
(1) 按时间划分(记叙文)
(2) 按地点划分(记叙文、游记)
(3) 按事情发展过程(记叙文)
(4) 按照情感变化过程分(记叙文)
(5) 总分总(适合说明文和议论文)
注意:
①把相同信息合为一层,把不同的分开。
②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就归纳段意:本层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或者“用什么论据证明了什么观点”)
③一篇文章一般分为三到五段
6.为文章拟标题
①标题可以是重要人物
②可以是线索物
③可以是核心事件
④可以是文章中心
注意:标题一般12字以内。
7.线索的类型和作用
★线索类型
A明线: 由人物活动或事件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
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全文围绕它来展开
②以人物为线索 ,一般是文章的次要人物
③以事情的发展为线索 ,即发生发展
④以某一具体的物品为线索
⑤以地点的变换为线索, 有明显的标志词
⑥以时间的转换为线索,标志词明
⑦以感情的为线
B暗线: 由没有直接描绘的人物或事件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
明暗线交织的文章:《藤野先生》(鲁迅)
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和对他的怀念。
暗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线索的作用
明线的作用:
①贯穿全文,使故事情节更集中,使文章浑然一体。
②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完整严谨。
③能更好地突出人物形象和主旨。
明暗线(双线并行)交织的作用:
①使情节发展更为明晰,情节结构更为集中紧凑。
②明暗线呼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使小说主题得到更广地拓展更深地挖掘。
④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文章内容更丰富,可读性更强。
⑤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引发联想。
★考点、题型、答题思路
考试一般有两种题型:
①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分析。
这样设置问题的,文章一般是明线。
答题思路:先指出文章的线索,再结合全文解说文章怎样围绕线索一步一步行文的,最后写作用。
②本文的线索有什么特点?请解析。
这样设置问题的,文章一般是明暗线交织。
答题思路:先指出明暗线分别是什么,再写作用
8.文章的思路
答:文章先写了……然后写了……接着写了……最后写了……
注意:一般是四句话,概括性要强。
9.记叙顺序及作用
①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②倒叙:先写结果或事件过程中的一部分,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③插叙:叙事时中断,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使故事情节更集中。
10.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标题的含意
解题思路
①结合文章解释表层含意,即字面含意,一看文章就明白的意思;
②品析文章理解深层含意,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常常是文章的中心,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态度;
③一般答两点或者三点,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四分题一般答两点到三点,六分题必须答三点。
典型题例
《变色龙》这个标题有什么含义?
答:①“变色龙”在文中指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警官奥楚蔑洛夫。
②文章借对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深刻揭露了沙皇统治的黑暗现实和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沙皇政权腐朽反动的本质。
★标题的作用
解题思路
内容上:
①表明写作对象以及特点。比如《故都的秋》《怪人》
②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地点、季节、气候、景物、时代背景)。如《祝福》
③交代主要事件,概括主要内容。如《走在家长的小路上》
④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如《我爱你,中国》
结构上:
①贯穿全文的线索。如《小木碗》
②设置悬念。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跟读者的关系(标题本身的表达效果)上:
①运用设问等手法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颖别致。如《1+1=?》
②运用比喻、引用诗文等手法让标题更生动形象有文采。如《烟花三月下扬州》
③有隐喻、象征、双关的作用,隐含文章主旨。如一文《炊烟》中“炊烟”代表美好的生活。
切记:
①上面几个方面的作用有些交叉的部分,答题时不要重复;
②有些标题有多方面的作用,要考虑全面;
②看分值答题。五分题六分题一定要至少答三点。
典型题例:小说以“变色龙”为题有什么作用?
答: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奥出蔑洛夫,突出了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特点。
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小说借奥楚蔑洛夫的形象深刻揭露了沙皇统治的黑暗现实和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沙皇政权腐朽反动的本质。
③用“变色龙”作标题具有讽刺意味,形象、醒目,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甲标题能否换成乙标题
解题思路
①明确观点。如:我认为标题甲更合适。
②详细说出标题甲在内容、结构方面的作用。
③从语言特点、修辞手法方面比较两个标题,说出标题甲的优点(比喻,生动形象,简洁凝练;用典故,含蓄蕴藉,典雅隽永;表意简洁明确,朴素平实;引用诗句,富有文采;对比讽刺,强化效果;设问,制造悬念;反问,强调情感)。
④简要说说标题乙的不足。
典型题例
见浙江高考语文卷《魔盒》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个好?请陈述理由。
答案示例
看法一 以“魔盒”为题好,理由:
①“魔盒”制造悬念,引发读者的联想,吸引读者。
②“魔盒”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小说思路清晰,小说主要情节都是围绕“魔盒”展开的。
③“魔盒”寄托着贝格斯太太对家乡的爱,具有象征意味,形象生动。“贝格斯太太”太直白。
看法二 以“贝格斯太太”为题好,理由:
①贝格斯太太是本文主人公,以比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
②小说人物关系单纯,以比为题,更能紧扣中心,凸显热爱家乡的主旨。
③外国经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为题,显得简单朴素。
11. 文章语言特色(包括用词特点、句式特点、语言风格)
答题思路:
①围绕下列词语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整体的语言风格。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雄浑壮阔、婉约清丽、豪放大气、口语话。
②结合表现手法和用词特点分析,比如善用比喻、叠词、动词等。
③文章句式有特点也要指出来,比如文章善用祈使句、感叹句等表达感情。
12.词语或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答题思路:
①解释词语在句子中或句子的表层含义
②结合上下文理解它在文中的深层含义
③从修辞、语气、句式、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表达效果。
13.赏析句子
答题思路:
★第一步,找出手法,如比喻、夸张,肖像描写等。若没有,就应选择精妙传神的词语,比如“他划着双臂过来了”中的动词“划”。
★第二步,分析此手法或此词的表达效果。
答题格式:(以比喻为例)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描绘了)……的特征(画面),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14.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①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
(2)揭示或凸显主旨;
(3)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15.物象的作用《花生》中“花生”是物象。
①突出人物性格;
②反复出现,串联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使思路更清晰结构更加严谨;
③揭示主旨深化主题。
16. 修辞手法及作用
中考、高考要求掌握前面九种。
★(1)比喻: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为:甲(本体)如(比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为:甲是(比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是、化作)乙。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雀”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
作用: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
作用:把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表意丰富,能使读者产生鲜明的印象。
如:花儿笑了。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4)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5)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气一致的几个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加语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用来描写,可以使意蕴更丰;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如: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携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胆相照,多少次投桃报李,又有多少美丽温暖的回忆。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