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理清论证过程-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点拨及训练(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06日
资源编号 98651

专题02 理清论证过程-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点拨及训练(全国通用)

2025-04-06 中考 0 70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0.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点拨及训练

专题02 理清论证过程

【阅读点拨】

一、考题形式

1.分析一段或几段文字的论证过程。

2.某些关键句(段)的作用。

二、答题方法。

1.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是三段论式:

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

2.辨识结构类型。

并列式:文章的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与并重的。

层进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

总分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再分后总。

3.先理清该段论证的层次步骤;再看看该段是分哪几步来证明论点的-划分层次;最后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有两个技巧:一是抓住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三段式)划分,三段各为一体;一是抓住设问句、过渡句、总结句、中心句等重点语句来进行分析。解题格式:文章首先……,然后……,最后……。

4.对于关键段(句),如果它在文章的开头,其作用往往是提出全文中心论点,总领下文;如果它在末尾段,其作用常常是总结全文,强化中心论点,照应开头;如果它在文中某处,则应是承上启下。

三、答题举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论证过程为:开头紧扣题目,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

【进阶训练】

一、基础过关。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成功的秘诀

①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追求。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成功要有鸿鹄之志;有人认为,成功要得到命运的垂青……其实,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②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的项羽,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壮举,孤军突进,一举击溃秦军主力,创下“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军事神话。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仕途失意后,用全部才情打造了一个浪漫瑰丽的诗歌世界,流芳百世,光耀千秋。坚信不走寻常路才有光明前途的李娜,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职业化的道路,一路走来,先后在法网和澳网“封后”,彻底打破了欧美选手对四大满贯赛事的统治局面,成为亚洲网坛一姐。坚信付出终有回报的阿宝、“大衣哥”“草帽姐”,勇敢地登上了央视舞台,借助《星光大道》这一平台,成为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必胜的信念为人插上了飞向成功之巅的翅膀。

③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当一个人执着于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他一定会收获辉煌的成功,至少会书写一段无悔的人生。正如居里夫人曾对友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有恒心……无论代价有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为了改变新中国的贫油面貌,李四光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足踏千山,脚涉万水,风尘苦旅30载,相继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多处油田,并成功预见了今天正在开发的新疆大油田,成为共和国杰出的地质学家。为了解决亿万生命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废寝忘食、潜心钻研,以稻田为家园,视秧苗为亲人,白首不坠青云之志,浮华难动济世之心,为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和谐中国,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为他人雪中送炭。在他的感召下,雷锋精神在大江南北薪尽火传,而他也成了人们心中一座巍然的丰碑。所以,若想成功就得坚韧执着,就要忠于自己的梦想。

④历史上无数成功的事例和经验证明了自信之于成功的重要,然而,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前秦苻坚,过于自信,刚愎自用,导致80万大军在淝水之战中惨败,他自己也身中流箭,仓皇逃回北方。骄傲自满,毫无自知之明,怎能不吞下失败的苦果?真正的自信,应当建立在对自己、对他人、对时势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

⑤青年朋友,愿你选定目标,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地去奋斗,早日踏上成功之路。

1.请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为选文第②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选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提升。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人生可以从宽处理

莉萍

①这两天看香港作家亦舒的文集,其中有篇文章很合我心意,题目叫“从宽处理”。

②文章大意是说,她的生活哲学是宽松处理法一一买衣服,不要那么紧身的,大一码好了,会觉得很舒服;和人约会,时间不要是大清早,以免他人很紧张;写作的时候,实在写不出长篇,就写个短篇好了,不要对自己太严格……

③也许因为我本质上也是这样的人,所以欣赏和喜欢这种人生态度即对人对己对世间事都宽松一点,宽大一点,宽容一点。

④对自己从宽一点,别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不要无谓挑战自己的承受极限,完成不了的工作就暂时放一放,天不会塌下来;钱赚得少就少点吧,少买点奢侈品,少吃大餐,生活依然可以继续;不想去应酬就关掉手机,坐在家里发发呆、睡睡觉也比强颜欢笑好;出点小纰漏和小差错,不必太自责,谁能永远正确呢?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就不要盲目减肥节食,美食于人生而言是莫大的享受,为了别人夸自己身材好看就掐断了与美食的亲密接触是多么不值啊!生活已经不容易了,对自己宽大点,人生才不会那么无趣。

⑤对家人宽容点,别抱过多过高的希望。亲人虽然可以帮助你、资助你,但不能永远如此。当他们不能满足你的要求时,看开点,每个人都要养家糊口,都有一肚子心事。他们有时候不是冷漠,而是力不从心,当你长大成人独立生活以后,就没有谁欠你的了。帮助你是亲情,帮不到你也不能算无情。

⑥对朋友宽大点,别把友情当成跳板和工具。朋友的含义是在你快乐的时候锦上添花,在你苦恼的时候听你倾诉,你们无话不谈,相互喜欢,这样就已经足够,除此之外你给朋友附加的所有义务都算强求。当你感叹朋友难找的时候,应该反省自己对朋友是否太过苛求,你关于友谊的标准是否太过严格。

⑦人这辈子不容易,对己对人好一点,人生才会越来越好;对己对人都宽一点,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选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7年第2期)

6.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简析选文的论证思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④自然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为选文积累两则理论论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选文,谈谈你的阅读感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真题演练。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用文化滋养时代的心灵

李洪兴

①2018年的第一天,不少人走进国家图书馆,一睹《四库全书》真容。参观之余,领一页字帖,坐在展厅里一笔一画地抄写书中内容。文化的书函,在这样一次“观四库、抄经典”的读者体验活动中被打开。

②读者、观众与经典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故宫打开《千里江山图》卷轴,中国美术馆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与“战马”……在不同场地、以适宜的方式择精品而展,成了打开文化的一种共同选择。人们在“拈花”之间,感受到穿越千年、跨越万里的经典散发出文化的沁人芳香。

③藏,是为了存,也是为了传。这个传,不仅是传诸后世,也是传诸众人。无论是历史文物还是经典文本,最珍贵的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倘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研究、传承,也就很难实现“价值外溢”,更谈不上价值增值。

④当前,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打开,但文物的“开放度”依旧有待提升。有的场所作为历史遗迹,长期以“保护”的名义被“铁将军”把门;有的文物,被一些单位藏着掖着,生怕失去了研究的“首发权”。开放的文化有着更大辐射力,就像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越来越大,展出文物越来越多,文创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⑤面对文明的瑰宝、文化的结晶,人们会有一种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的感受。让现代人有更多机会近距离接触、感受这些文明的宝藏,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文化观念、审美趣味,有利于滋养时代的心灵。这又何尝不是美好生活、全面发展所需?只有真正推开文化的大门,让更多的人走进去,才能在新时代实现“美美与共”。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有删改)

★11.请简要概述第④段的论述层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②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结合全文,阐释最后一段中“美美与共”的内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2.举例论证。举项羽、李白、李娜等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的观点,进而有力地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3.示例:坚信中国人也能在世界田径赛场上扬眉吐气的王军霞,坚定信念,驰骋赛场,不仅打破了世界记录,还获得了世界田径最高荣誉-欧文斯奖。(所补充的论据能够证明论点,语句通顺,内容表达准确即可)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0.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专题02 理清论证过程-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点拨及训练(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9865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