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基础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卷(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31日
资源编号 81700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基础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卷(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2024-07-30 八年级上册 0 68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基础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卷(人教...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基础卷)

卷(选择题 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帮助爷爷奶奶安全使用手机,小秦提出了以下建议,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B.不用手机上网,彻底远离互联网

C.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的链接

D.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

2.2022年5月,《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出台,提出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等要求。意见的出台有利于未成年人(   )

①科学立法,自觉守法    ②学会承担社会责任

③维护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    ④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江西省“新时代好少年”罗佳亮是一个善良、积极乐观、孝顺的孩子,也是一名志愿者。他经常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去公园、社区打扫卫生,去颐养院看望老人,用自己的爱心温暖着身边的人。罗佳亮的行为是(   )

A.尊重他人的生动表现

B.以礼待人的真实写照

C.每个公民必须做的事

D.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4.一名小学生在作文中写道:“爸爸,我一直想说,你陪我玩一会儿吧!你却总是玩手机,我真的很生气,你已经快不是我爸爸了,你快是手机的爸爸了,请你快放下手机!”家长看了很是惭愧。这告诉我们(    )

A.家庭需要正能量,亲情陪伴助成长

B.网络世界乐无江,沉迷手机心情仕

C.家庭保护很重要,依赖父母最可靠

D.兴趣爱好各不同,换位思考互尊重

5.作为青少年,我们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下列属于社会公益活动的有(    )

①积极参加义务植树                  ②星期天辅导弟弟做作业

③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④踊跃参加班级的法治讲座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6.网络安全公司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高达47.4%的互联网流量都来自机器人账号,真正由真人创造的流量仅为52.6%。

以上材料和《评分乱象》漫画,告诉我们(    )

A.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合理利用网络

C.网络信息都是“刷”出来的,不可信,要擦亮眼睛,相信自己的判断

D.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7.在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某地开展“网络文明,人人有责”的宣传活动,以下宣传标语中符合该主题的是(    )

①依法上网  促进清朗网络建设

②理性上网  做社会责任的践行者

③安全上网  争当网络安全卫士

④文明上网  传播网络正能量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鲁迅先生的名言“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说明了(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④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A.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下列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名言所包含的道理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 闻一多

B.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

C.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列夫·托尔斯泰

D.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马克思

10.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看,属于业缘关系的是(    )

A.父子                B.邻居                      C.师生                      D.乘客

11.“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以下不属于亲社会行为是(   )

A.学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

B.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在社区进行宣传

C.上早自习要迟到了,为节省时间,翻越栏杆过马路

D.制作节约用水宣传画,撰写公益广告词

12.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业、摧残身体、滋生是非、精神受损,给自己、父母、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预防网瘾关键在自己。为此,我们未成年人应该(   )

①选择合适的上网地点,坚决不进网吧和游戏厅

②定好上网时间,并请父母监督

③培养坚强意志,坚决不上网

④丰富网络知识,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一些“自媒体”为博取流量、增加粉丝、攫取经济利益,不惜发布传播谣言、有害信息、虚假消息,不仅严重误导公众,还增加了谣言治理的难度和成本。有的短视频内容真假难辨、善恶不分、是非不明,有的平台重流量、轻管理,放任导向不良的信息传播,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对此,青少年自身应该(   )

A.加大执法力度,自觉抵制不良的信息

B.不用或少用网络,不在网上发表任何言论

C.严厉打击各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D.提高自控力,遵守网络规则,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14.小李在打开QQ时收到一条“日赚上千,操作简单,时间不限”的刷单广告链接。假如你是小李,你会(   )

A.立即关闭刷单广告链接

B.马上点击进去,按照要求如实填写个人信息

C.有钱大家赚,急忙把此链接发给自己的好友

D.立刻发信息辱骂对方,反正他也不认识自己

15.最高检印发意见,要求依法严惩“网络暴力”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相关犯罪,深挖背后的产业链利益链。关于“网络暴力”,我们青少年应做到(   )

A.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传播正能量

B.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网暴

C.严格执法,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处罚力度

D.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网络信息都是虚假的

16.新冠疫情期间,网课成为一种普遍授课方式,但是,“网课爆破”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入侵方式也随之出现,其入侵网课的方式主要有:开麦说话、播放歌曲、刷屏霸屏,甚至播放不雅视频。“网课爆破”警示我们(    )

①不能利用网络破坏线上教学秩序

②网课有风险,应该拒绝网课

③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有关部门要依法制裁“网课爆破”行为

④网络信息繁杂,要学会信息节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2023年3月10日以来,各级网信部门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自媒体”账号,依法依约处置“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这告诉我们(    )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②防微杜渐,远离网络

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国家网信办持续开展2023“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包括整治自媒体乱象,打击网络水军,整治短视频内容导向不良问题,整治网络戾气等。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警示青少年要(    )

A.合理使用网络,利用网络结交更多网友

B.加大执法力度,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C.自觉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D.增强法治意识,远离网络

19.2023年3月28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清朗”系列行动新闻发布会,总结过去一年“清朗”专项行动的不俗成绩,部署2023年专项行动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释放出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的鲜明导向。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我们青少年要(   )

①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②自觉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法规

③合理使用网络,提高媒介素养  ④推进网络文明建设,杜绝网络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23年2月23日,湖南某中学举行高考冲刺誓师大会,一名高三学生代表的励志言行遭受网络暴力。近年来,网络暴力“按键伤人”事件时有发生。这些“按键伤人”者(    )

①用合理宣泄来调节负面情绪

②缺乏尊重与换位思考的意识

③混淆了合法权利与一己之私

④情绪管理与行为控制力不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卷(非选择题 60分)

21.八年级学生小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

参加研学活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10分)

22.近年来,网络“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商业模式,发展势头迅猛,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伴随着“直播带货”的蓬勃发展,虚假宣传、价格误导等乱象也随之出现。对此,小文认为:“网络‘直播带货’促进经济发展,存在乱象可以接受。”

请你观察漫画《“直播带货”乱象》,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此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20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暑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河南郑州某中学实施了七年级新生三大暑期项目学习计划。小丁作为一名七年级新生,认真完成了该计划。

“断炊计划”要求学生用一周时间,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会做饭。

“独自上路”要求学生探寻新学校的交通路线,并确定开学后的交通工具。

“素养提升”要求学生主动去所在小区物业帮忙,做好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等工作。

(1)在社会大课堂中,你曾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活动,试举两例。(4分)

(2)小丁认真完成这三大暑期项目学习计划对其成长有哪些作用?(10分)

24.材料一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谈到互联网时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互联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给人类自己带来无尽的伤害。

材料二  2020年3月,在全国上下口罩紧缺的情况下,王某利用网友急购口罩的心理,在多个微信群和QQ群内加了许多新网友,她不断散发我国口罩生产原材料已耗尽的信息,并提供自己有大量进口口罩出售的虚假信息,在短短几天内骗得网友多人的定金共计人民币近50000元,最终王某被抓拿归案。

材料三  小林同学学习成绩优秀,性格开朗,深受同学和老师喜爱。从去年家里为他买了一部手机后,一切都改变了。他上课时用手机玩游戏,在寝室时用手机上网聊天,有时还利用手机观看不良视频。小林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日渐减少。老师和父母做了许多工作,但他仍沉迷网络,不能自拔。

(1)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对“互联网用得好是阿里巴巴的宝库,用不好是潘多拉的魔盒”这句话的感悟。(8分)

(2)结合材料,请你谈谈合理利用网络的理解?(8分)

…………

参考答案

1. B

【解析】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

ACD:网络是把双刃剑,要合理利用网络。分析选项,为帮助爷爷奶奶安全使用手机,可以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 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的链接; 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故ACD正确;

B:彻底远离网络,说法绝对,忽略了网络的积极作用,故B错误;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基础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卷(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8170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