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讲 自然界的水-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化学自学预习精品讲义(沪教版)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1日
资源编号 79972

第08讲 自然界的水-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化学自学预习精品讲义(沪教版)

2024-07-11 九年级上册 0 86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沪教版)
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沪教版): 第01讲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化学自学预习精品讲义(沪教版...

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化学自学预习精品讲义

08 自然界的水

【学习目标】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

2.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蒸馏等常用三种净化水的方法,能说出自来水的净化,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及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3.知道纯净水和天然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重点】

1.通过电解水实验分析水的组成。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

2.水的净化过程,过滤操作的原理和实验。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和硬水软化的方法。

【难点】

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过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硬水软化的方法。

一、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现象:(1)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2) 1、2两试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

气体验证:(1)1中气体点燃火焰呈蓝色(若气体量少,可能有爆鸣声),证明是氢气;

(2)2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实验结论: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文字表达式:

水氢气+氧气

从上面的实验和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以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误差分析: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往往大于2∶1。主要原因:①氧气的溶解性大于氢气;②氧气与电极反应而消耗。

【注意】

①做水的电解实验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H2SO4NaOH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②所用电源为直流电源正氧负氢,若用交流电会有爆炸危险。电解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氢气燃烧

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最轻的气体)。

化学性质: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水

氢气+氧气 水

氢气是理想的能源(原因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二、水的净化

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配水

2、明矾:明矾常用作絮凝剂。它能在水中生成凝胶状的物质,该物质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使水中细小的悬浮杂质集结而下沉。

3、活性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够吸附色素异味不溶性杂质和部分可溶性杂质。

4、在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静置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5、过滤:把不溶性的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叫过滤。

6、蒸馏:给液体加热,使它变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冷凝成液体

蒸馏可以把沸点不同的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也可以把挥发性液体与溶解在液体中不挥发性杂质分离开来,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蒸馏水就是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

7、硬水和软水

a.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泉水、井水等都是硬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蒸馏水属于软水。

b.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得到蒸馏水以降低水的硬度,在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和药剂软化法来得到软水。

c.区别方法:在水中滴加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或浮渣出现的是硬水。

三、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1、水污染的来源:

(1)工业生产中“三废(废水、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

(2)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3)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防止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1)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水质的监测。

(2)工业“三废”要进行综合利用和经处理后再排放

(3)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一、选择题

1.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电解水的实验并收集产生的气体(U形管中预先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c、d两支试管容积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U形管的a管应连接电源的正极

B.试管c中的气体先收集满

C.U形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D.该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反应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形容器内液面下降

B.液体中硫酸钠的浓度不变

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质量约为负极的八倍

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2023年“中国水周”主题是“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对饮用水水源的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

B.铺设透水路面增加地下水储量

C.革新工艺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D.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4.某海水淡化系统(如下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

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

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山泉水是纯净物

B.过滤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泥沙,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

C.地球上总水储量很大,淡水却很少

D.电解水实验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6.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以水促和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硬水蒸馏后可转化为软水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C.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D.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7.水通电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管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B.b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C.a管产生的气体与b管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2:1

D.该实验证明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8.2024年3日22日是第32届“世界水日”,下列有关“水”的说法及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明矾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D.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9.如图所示的生命吸管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其中加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除去99.3%的细菌和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命吸管的活性炭能够降低水的硬度

B.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C.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不含病毒和细菌

D.生命吸管净水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0.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农业和园林浇灌用喷灌、滴灌

B.工业用水循环利用

C.将生活污水排放在江河中

D.利用家庭洗菜水、洗衣水等冲洗马桶

11.某直饮水机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②对应的作用是(    )

A.过滤                            B.吸附杂质                     C.杀菌消毒                     D.蒸馏

12.扬州被誉为“中国运河第一城”,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正极得到的是氢气

B.河水中加入明矾可使水软化

C.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入运河

D.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13.近代以来,科学家通过对水的分解和生成实验的研究认识了水的组成。

(1)1783年,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装置示意图如图1,将水加热成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全部生成的气体,冷却至室温,测得铁管质量增加。

注:拉瓦锡实验中铁管内发生反应;水+铁四氧化三铁+氢气

①通过拉瓦锡的实验,可以得出有关水的结论是_______(填字母)。

a.水由氧,氢两种元素组成

b.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②该反应若生成1g氢气,则理论上铁制枪管应增重______g。实验发现铁管实际增重比理论数值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某兴趣小组向水中加入少记氢氧化钠溶液,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

①实验结束时发现注射器II中活塞停留在10 mL刻度线处,则理论上注射器1中活塞停留在______mL刻度线处。

②电解水的过程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从微观角度看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_______(填“分子”或“离子”)。

14.水质监测五参数:pH、温度、溶氧量、电导率、浊度。各地区应对地下水和湖泊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测方法,按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1)冬天的溶氧量一般比夏天高的原因_______。

(2)湖泊水电导率在125250μs/cm之间,能导电是由于湖泊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等,即水样中含钙、镁离子,其中钙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

(3)水样的浑浊度是由水中含有的泥沙、枯土、有机物、微生物等微粒悬浮物质所致,在实验室要除去水中的泥沙可以通过______操作(填操作名称)。

1.水和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水能灭火是因为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化学物质之一,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河水等天然水是混合物                 

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D.水中的一些可溶性杂质可用活性炭吸附

3.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种方法是(   )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升华

4.水和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水能灭火是因为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5.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化学物质之一,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河水等天然水是混合物                 

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D.水中的一些可溶性杂质可用活性炭吸附

6. 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其主题为“以水促和平”。

(1)地下水是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结束,可加入___________比较水蒸馏前后的硬度变化。

(3)宇航员一部分生活用氧可通过电解水制得。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玻璃管___________(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4)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直饮水机,能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得到可直接饮用水,其处理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吸附罐中固体颗粒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杂质,固体颗粒可选用___________,紫外线灯管照射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如图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用一句话谈谈你对该标志的理解或得到的启示___________。

7.某实践小组参观本地矿泉水厂,该厂矿泉水含钙、钾等矿物质,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2)活性炭过滤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3)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质,推测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______(填字母序号)。

A.难溶性大颗粒      B.可溶性无机盐      C.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4)臭氧的化学式O3的微观意义是______(写出1点即可)。

(5)生活中,你提倡饮用白开水还是矿泉水,理由是______。

8.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一种净水机可以将水厂原水直接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1)净水机中,PP棉净水原理和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中___________的原理相似,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含滤纸)和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颗粒活性炭可去除异味和余氯,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性。

(3)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4)请写出一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____。

9.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中“出差”长达183天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成功返回地球,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1)电解水是太空舱供氧的一种方式。如图为电解水的装置,b管内气体是______。

(2)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都需要及时处理。目前可通过一种叫“分子筛”的设备(CDRA系统)将它们分离出来。“分子筛”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操作。

(3)航天器中的二氧化碳、水还可以通过如下反应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4CO2+2H2O=4X+3O2,X是______。

(4)航天员王亚平等在太空给虎年元宵晚会出灯谜,他们用墨书写的灯谜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______。

…………

参考答案

基础与提升

一、选择题

1.A

A、c试管通过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则收集的是氢气,所以U形管的a管应连接电源的负极,选项错误;

B、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c、d两支试管容积相等,则试管c中的气体先收集满,选项正确;

C、U形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反应的速率,选项正确;

D、水电解后生成氢气与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由电解水实验可知,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选项正确,故选A。

2.C

【解析】

A、电解水时,由于两边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则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电解过程中,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溶剂减少,而溶质质量不变,则硫酸钠的浓度变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16×2):(2×1×2)=8:1,则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质量约为负极的八倍,该选项说法正确;

D、负极产生的为氢气,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第08讲 自然界的水-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化学自学预习精品讲义(沪教版) https://www.0516ds.com/79972.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