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美景奇观-2023-2024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及主题阅读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08日
资源编号 77665

第五单元 美景奇观-2023-2024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及主题阅读

2024-06-06 四年级下册 0 1,29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及主题阅读
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及主题阅读: 第一单元 乡村生活-2023-2024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及主题阅读 第二单元...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及主题阅读

第五单元  美景奇观

知识梳理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习作要求是“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学生在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习了通过观察播写一处景物介绍一个景点,而按照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则是第一次接触,它强调有顺序地写多处景物,木单元通过学写游记,继续培养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同时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最物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留心身边的美。

教材安排了《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精读课文,目的是通过阅读了解“文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海上日出》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描绘了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作者从日出时的颜色、光亮、位置等方面进行描写,着力刻画了太阳在海面下出现小半边脸、跳出海面、发出光芒四个画面,条理清晰,特点突出。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揣摩按顺序写景物的表达效果。《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游览的顺序,依次介绍了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并抓住个人感受着力描写孔隙狭小的特点。课后练习让学生补充作者的游览路线,旨在梳理文章线索,学习按游览顺序写景的方法。两篇课文描写对象不同,却都有着明确的写作顺序,便于学生借助课文,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海上日出》记叙了作者坐船在海上观看日出的情景、语言质朴而准确、生动而形象,是描写日出的经典散文。作者依次播写晴朗天气的日出,天边有云情况下的日出,表达了对这一自然奇观的喜爱之情。

课文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点明了观看日出的时间和位置。

第二部分是第2至5自然段,描写海上日出的景象。其中第2、3日然段播写晴朗天令的日出、集中展现太阳跳出海面的情景。第2自然段,作者着力描写“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通过颜色、亮光的变化、展现太阳即将喷薄而出的画面。第3自然段,通过“红是真红”“红得非常可爱”“深红”“有了光彩”等词,表现日出时太阳的颜色由浅到深、光芒由弱到强的神奇和美丽;抓住“出现小半边脸”“努力上升”“冲破云霞”“完全跳出海面”等词表现太阳的位置变化。海上日出是一个动态过程,作者按太阳变化的顺序,抓住了颜色、光亮、位置变化,刻画了太阳在海面下、露小半边脸、跳出海面、发出光芒四个画面。这一部分的描写如同定格动画一般,前后关联,引人遐想,充满了画面感。

第4、5自然段描写多云和天边有黑云时日出的情景。两种天气情况,都看不清太阳的具体变化,作者着力描写阳光照在云朵上的景象,分别写出了各自的特点。多云天气,“光线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一片灿烂的亮光”;有黑云的天气,“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这些描述准确、形象,表现海上日出的壮观、神奇。第4和第5自然段,相互对照,特点更鲜明。

第三部分为第6自然段,作者直抒胸臆,运用一个反问句式,总结感受,表达了对海上日出这一壮观景象的赞美之情。

《记金华的双龙洞》记叙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过程,按游览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去双龙洞路上、洞口、外洞、孔除、内洞的见闻感受及出洞情况。

课文的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直接点出游览双龙洞的时间、地点。

课文第二部分为第2至7自然段,具体描写游览过程。其中第2、3自然股介绍去双龙洞路上的见闻。映山红“都比盆救的杜鹃是得有精神”,主要描写其生机勃物、油部一这川一丛,那儿一族”,主要描写其数最众多。“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或法或谈的新绿。等短语,通过色彩写出了山景“一片明艳”。作者者重描写了路边的溪流,抓住溪流的宽、窄、缓、急以及溪流声,描写其随着山势变化的特点。最后点出溪流从双龙洞里流出,引出对双龙洞的描写。

第4自然段依次描写洞口和外洞。“山相当高,突兀森郁”“洞口像桥洞似的”写出洞口宽、大,很有气势。作者抓住“仿佛到了个大会堂”“高高的石顶”“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等描写外洞高大的特点。

第5自然段,作者着重描写由外洞进人内洞的孔隙。“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通过直观描写,突出了“狭小”的特点;“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挤压”“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是描写自己的感觉,进一步写出孔隙的“狭小”。从写法上看,将直观描写与真实感受相结合,突出了孔隙的特点。

第6、7自然段,作者先通过“一团漆黑”“余外全是昏暗”等词写出内洞“黑”的特点;接着介绍双龙的形象,并抓住“名目有四十多”“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等词语介绍石笋、石钟乳,写出内洞景象之“奇”;最后抓住“比外洞大得多”“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声音轻轻的”等写出内洞之“大”。

第三部分是第8自然段,用一句话简述出洞。

本文按游览顺序记叙,游览路线为: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文中多次描述了作者行踪变化,游览路线是课文的线索之一。在不同地点,作者都写到泉水。泉水流经的路线,是课文的另一线索。

考点讲解

1常考问法

示例1:这篇文章是按照游XX的顺序来写的,我能完成下面的路线图。

示例1:阅读《海上日出》(节选),完成思维导图。

示例3:同学们阅读了两篇选文,发现了不少写游记的小妙招,请一起参与讨论,按要求完成填空。

2答题方法

主题阅读

一、对比阅读。(21分)

选文 一  海上日出(节选)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选文二  日出(节选)

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 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

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了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像唯恐惊扰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像苍茫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 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瓷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

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chù)  起一道细细的 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熔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 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融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

(有删改)

【找地点】

1.【选文一】是在_________ (地点)看日出,而【选文二】是在_________ (地

点)看日出。(2分)

【理变化】

2.两篇选文中,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天空和太阳的颜色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日出前 日出时 日出后
 

《海上日出》

(节选)

出现太阳的小半边

脸,红是真红,却没有

亮光

 

 

 

《日出》(节选)

上空游动着一线 微明,露出一片 清冷的淡蓝色

晨曦

红得透亮,闪着金 光,几条墨蓝色云 霞的隙缝里闪出几

个更红更亮的小片

【赏句子】

3.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在比喻句的后面画“√ ”。(2分)

(1)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熔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

一直向上冲。(     )

(2)飞机好像唯恐惊扰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 (    )

(3)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      )

4.两篇选文都描绘了日出时充满动态美的画面,请结合选文内容,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5分)

【表感受】

5.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学习感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小江:两篇选文中的太阳都努力冲破云霞,散发出夺目的亮光。

B. 小杭:两篇选文都展现了旭日东升的唯美与壮观。

C. 小越:两篇选文中太阳升起的状态与情景相差无几。

D. 小宁:两篇选文中的日出都无不让人感到激动与惊喜。

【写美景】

6.日出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正因常见,反而被忽视。请用你的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并按一定的顺序用笔记录下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幽幽一古洞,默默不知年。游黄仙洞,赏福地洞天。(17分)

游黄仙洞

①黄仙洞,位于湖北省大洪山山脉南侧的客店镇,是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的重

要景点。

②那天中午,我们来到黄仙洞洞口。洞口呈拱形,高约15米,宽约24米,宏大壮观。“天下第一洞”五个红色大字格外显眼。我们踏上沿溪流架设的长廊往洞里走去。

③穿过一道石拱门, 一块开阔平整的场地出现在眼前,这就是黄仙洞的“迎

客厅”。每到夏天,景区会在这里安排具有荆楚文化特色的表演供游客欣赏。

④我们匆匆走了二十多分钟的崎岖小路后,主洞出现了,其容积在国内所有 已知溶洞中名列前茅。这里更像一间“陈列厅”,各种各样的钟乳石、石笋遍布大厅。在五彩灯光的照耀下,它们形态各异,惟妙惟肖。从数十米高的洞顶垂直而下,忽然悬停在头顶上的“巨鸟”,叫作“大鹏展翅”;从水潭里冲天而起的一根石 笋直指洞顶,那是“定海神针”;一道由无数石笋组成的十多米宽的屏障从天而 降,那是“黄仙飞瀑”。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感受到了“黄仙飞瀑”那“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宏伟气势。最有名的要数“黄仙守望”了。相传,它是黄石公羽化而成。有人说,那黄仙昂首远眺,其实是在渴望回到家乡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民生活。

⑤爬上“陈列厅”的顶端,便是“沧海桑田”。那些大小不一、密密麻麻、沟壑纵横的边石坝,像鱼鳞一样一层层铺开,形成无数的小水池,也叫边石池。千百年来,边石池越积越多,就形成了现在的奇观——“沧海桑田”。从“沧海桑田”里溢出来的泉水,常年不断地流到洞外,水声汩(gǔ)汩,不急不缓,像一位老人在这“万亩良田”边安详地讲述着古老的传说。 一束橘红色的灯光照在身边的“沧海 桑田”上,我好像看到了人们劳作一天后,正挑着担子,牵着孩子,疲倦却愉快地踏着夕阳回家。有人说,这哪里是黄仙洞,分明是一幅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画卷哪!

⑥我们出洞时已经是傍晚,远眺夕阳下的几户农家,炊烟袅袅。回头再看身后的黄仙洞,它像一位老人,守护着这座村庄。

…………

参考答案

一、海上日出(节选)/日出(节选)

1.大海上  飞机上

解析: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通读两篇选文,根据题干提示,联系上下文,得出答案。第一步,根据题干提示,定位到【选文一】,由标 题“海上日出”可知,【选文一】是在大海上看 日出。第二步,阅读【选文二】,由文中的“当飞机起飞 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飞机不断向上飞 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了多少云层”等内容 可知,【选文二】是在飞机上看日出。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美景奇观-2023-2024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及主题阅读 https://www.0516ds.com/77665.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