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1 生物和生物圈-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热点专题精练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3日
资源编号 75985

热点01 生物和生物圈-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热点专题精练

2024-05-14 中考 0 506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热点专题精练
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热点专题精练: 热点01 生物和生物圈-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热点专题精练 热点0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备战2...

备战2024中考生物热点专题精练

热点01 生物和生物圈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的海洋和江河湖泊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生动物资源,以下各项中,不是生活在水中的是(      )

A.河蚌                 B.珊瑚虫                  C.蚯蚓                      D.海马

2.企鹅能生活在南极,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环境能适应生物

3.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

C.沙漠中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4.“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是烟台乡村保持多年的习俗,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5.滇池经过综合治理,池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除了滇池原生螺类重现滇池,还发现三趾滨鹬等稀有水栖鸟种。这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6.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全部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的家

7.“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体现了(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能适应生物

D.环境能影响生物

9.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金蝉脱壳          B.电闪雷鸣               C.铁片生锈               D.地震爆发

10.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鹰和蛇之间存在着(   )关系。(      )

A.寄生   B.捕食   C.捕食、竞争  D.合作、共生

1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生命特征的表现(      )

A.蜻蜓点水         B.种子萌发               C.森林着火               D.人的呼吸

12.“未若柳絮因风起”。初夏季节,柳絮在校园里漫天飞舞,给同学们带来了烦恼。同学们想了解柳絮对人体的危害,不适合采取的方法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搜集资料

1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所有生物都属于消费者

B.图中箭头只表示物质的循环

C.图中缺少非生物成分

D.图中有三条食物链

14.下列各项中,表现出生命现象的是(         )

①潮起潮落;   ②铁钉生锈;     ③养鱼缸内的水变绿了;   ④橘子皮上长青霉;  ⑤阳台上的花向外弯曲生长;  ⑥山石水土    ⑦萝卜空心

A.②③④⑦         B.①③⑤⑥               C.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⑦

1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

A.水域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森林生态系统

16.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草→蚱蜢→食虫鸟

B.食虫鸟→蚱蜢→草

C.田鼠→蛇→鹰

D.阳光→草→蚱蜢→食虫鸟

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     )

A.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B.生长和繁殖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遗传和变异

18.春来到,校园中,花草树木发嫩芽,莺歌燕舞,空气中也有不少的细菌病毒在游荡……它们都属于生物,原因不包括(          )

A.能排出代谢废物

B.能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

C.能生长和繁殖

D.都具有细胞结构

19.据图1和图2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图1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则D代表分解者

B.若图2表示生物圈中的碳循环,则C代表二氧化碳

C.若去掉箭头①,则图1的剩余部分可表示A、B、C、D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D.若图1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则它们的种类越多,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20.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的关系示意图,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③体内的能量最初来源于①

C.最长食物链是①→②→③→④

D.②和③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21.某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区罩上,后来发现草叶被虫子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生物学原因是(      )

A.干旱缺水         B.食物链被破坏        C.植被被破坏            D.环境被污染

2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哪项能够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

A.千里之堤,蚁穴溃堤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

C.蚯蚓能疏松土壤

D.森林净化空气

2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      )

A.图中甲表示生产者

B.图中的食物链是乙→ 丙→甲

C.图中⑥表示光合作用储存能量

D.图中⑨是指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24.在炎热的夏季,树木生长旺盛的地方温度相对较低,空气湿度也相对较大,这也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这种现象体现了(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

25.下面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A.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人出汗——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C.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能进行呼吸

D.—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具有变异的现象

26.图所示为某一生态系统其中一条食物链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该食物链的能量主要以E2的形式散失

B.能量由Ⅰ向Ⅳ流动,并呈现出逐级递减的趋势

C.Ⅳ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获得能量

D.I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E1表示Ⅰ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2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C.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D.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的热能坷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

28.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可以选择实验装置丙,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土壤的潮湿度

B.如果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可以选择实验装置甲或者乙,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光

C.若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具有较大的偶然性,结果不准确

D.若将10只鼠妇放在该实验装置的铁盘中央,重复进行5次实验最后统计湿土这边的鼠妇数量分别是9只、8只、10只、9只、8只,那么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土壤的潮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

29.泉州湾地区台风灾害频发,生长在泉州湾红树林因为有错综复杂的气生根、板状根能牢牢固定在滩涂上,可抵抗强风暴的袭击。这说明(      )

A.生物依赖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影响环境

30.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猫头鹰和蛇之间仅存在捕食关系

B.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猫头鹰

C.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传递的

D.如果有毒物质DDT污染丁该生态系统,则体内含DDT最多的是草

二、综合题:共6题。

31.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关系。请回答。

(1)生态系统中生命活动的能量最初来源于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食物网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

(3)若杂食性鸟数量减少,短时间内蜘蛛的数量将___________(“增多”或“减少”)。

(4)人为因素的过度干扰使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生态平衡难以恢复,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32.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地球卫士奖”授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55年来,塞罕坝人变茫茫荒原为郁郁林海,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迹。目前塞罕坝森林公园总面积四十余万亩,物种丰富,有浩瀚的林海、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湖泊,一展北国风光,成为了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有人说:塞罕坝林海属于中国,面中国的环保行动则属于世界,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塞罕坝森林公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___________部分组成的,在生物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___________。

(2)塞罕坝森林公园中丰富的物种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上图为塞罕坝林公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

(3)若不法分子大量猎捕山雀,短期内___________数量会大量增加,导致松树林受到的危害加大,需要进行人工干预,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33.如图为一个水域生态系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l)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___;有机物的制造者是___________.

(2)大鱼与小鱼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小鱼与小鱼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

(4)除我们从图中能看到的生物外,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也对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34.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此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  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图乙中,a、b、c、d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如果把a、b、d这三种生物分成两类,一类是a,另一类是b和d,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

(3)图丙中,A图表示___________关系。图甲中的哪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既可以体现B图又可以体现C图___________。

(4)提高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如果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等原因,导致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

35.鱼台大米以粒白、味美、黏度高、营养丰而闻名苏鲁豫皖。下图是鱼台水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 ___________条食物链;位于第三营养级的有 ___________(填动物名称)。

(2)鱼台水稻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主要采用鸟灭虫、蛙灭虫、虫灭虫的措施。若不考虑图中其他因素,下列图解能正确表达完全自然状况下肉食性昆虫与植食性昆虫数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是 ___________。(注:── 表示植食性昆虫,……表示肉食性昆虫)

(3)鱼台稻农探索在一些地块中放养一定数量的鸭子,不仅起到了灭草、灭虫增肥地力的作用,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鸭粪、秸秆在稻田里被营腐生生活微生物最终分解为_______,才能被水稻吸收利用。

(4)由于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鱼台大米口感特好。某生不喜欢吃蔬菜水果,一日三餐的主食是精致白米,副食是鸭蛋、鸭肉,你认为该同学长期下去有可能患 ___________

(5)同学,当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结束后,你肯定想放松一下身心,命题人建议你在早晨或傍晚,漫步到田间地头,看稻浪翻滚,听蛙鸣蝉叫,诵名人诗句,将是多么美妙的诗情画意!可你知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蛙鸣的生物学意义是 ___________。

A.雄蛙求偶     B.雌蛙求偶     C.雄蛙报警     D.雌蛙戏水

36.下图甲为稻田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关系示意图。图乙表示一个生态系统,虚线方框内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共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在该生态系统中蛇处于第___________营养级。图中具有蜕皮现象的动物有___________。

(2)该稻田生态系统极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原因是___________。将鱼放养在稻田中形成稻鱼种养生态系统,可获得稻鱼互利双增效益。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产生双增效益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甲中腐生性微生物可以用乙图中的___________表示。图乙中碳在A、B、C、D之间以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

(4)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同化总量是指输入该营养级的总能量)。

A B C D
同化总量(106J) 900 100 15 18
储存能量(106J) 200 15 2 6
呼吸消耗(106J) 700 85 13 12

分析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5)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

…………

参考答案

1. C

【分析】动物都有一定的生存环境,有的适应水生,有的适应陆生,据此答题。

【详解】河蚌生活在淡水中;珊瑚虫、海马生活在海水中;蚯蚓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故选C。

2. A

【详解】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南极地区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4厘米,脂肪保暖有了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这说明生物能适应寒冷环境.

故选A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热点01 生物和生物圈-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热点专题精练 https://www.0516ds.com/7598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