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
卷03(苏州专用)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Ⅱ、Ⅲ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70分)
一、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选对者得2分,共70分。
1.春季植树时,为了利于成活,移栽的树苗常剪去大量枝叶,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降低光合作用 B.降低呼吸作用
C.降低蒸腾作用 D.为了移栽方便
2.如图为昆虫的变态发育模式图,已知④为卵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则②为蛹期,③为幼虫期
B.若此图表示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则发育过程为④→①→③
C.若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②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为了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③时期
3.当我们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膈肌的活动状态是( )
A.收缩、舒张 B.舒张、收缩 C.收缩、收缩 D.舒张、舒张
4.显微镜是我们用来观察生物微观世界奥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李浩同学在使用高倍镜观察人血液涂片时,发现视野模糊,此时应调节(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光圈 D.反光镜
5.图中的①、②、⑤是物镜的镜头,③、④、⑥是目镜的镜头,某同学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将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在图中选择的镜头为( )
A.①和⑥ B.②和③ C.④和⑥ D.④和⑤
6.下列关于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作法中,正确的是( )
①食物多样,粗细搭配 ②在野外采集的新鲜蘑菇,可以直接使用
③肉鱼蛋类,必须新鲜 ④水果出现部分腐烂,未腐烂部分可以使用
⑤“虫眼蔬菜”,放心食用⑥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⑤⑥
7.如图所示,在2019年冬到2020年春肆虐全球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又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元凶就是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有关该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引起的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
B.该生物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抗生素治疗
C.冠状病毒在传播过程中,被该生物感染的患者是传染源
D.该生物比细菌小,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8.人体的体细胞、生殖细胞和受精卵中含有的染色体数分别为( )
A.23条、23条、23对 B.23条、23对、23对
C.23对、23条、23条 D.23对、23条、23对
9.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最好选择下列哪种组合进行实验( )
A.甲和丁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10.人类的下列疾病中,不属于“现代文明病”的是( )
A.恶性肿瘤 B.流行性感冒 C.心脑血管疾病 D.糖尿病
1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体型小到体型大,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D.原始大气中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
12.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 B.南橘北枳
C.雨露滋润禾苗壮 D.草盛豆苗稀
13.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的环节是( )
A.传染源、易感人群 B.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春来江水绿如蓝 D.春江水暖鸭先知
15.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某B型血病人需大量输血时,应输入( )
A.A型血 B.O型血 C.B型血 D.AB型血
16.在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接触中,如果我们适当的加以防范,是完全可以避免被感染的。下列情况可能会感染艾滋病的是( )
A.与艾滋病感染者握手 B.与艾滋病感染者同桌进餐
C.与艾滋病感染者同池游泳 D.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
17.在肝细胞内,氨基酸能够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尿素等物质。其中,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途径是:肝细胞→肝静脉→______→肺泡→体外。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肝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
B.题干中应补充的途径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
C.二氧化碳由“肺泡→体外”过程中,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D.某人得了甲型肝炎,可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
18.下列关于眼和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鼓膜产生振动 B.晶状体中形成物像
C.耳蜗产生听觉 D.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19.绿萝是一种常见的家庭绿化植物。将绿萝的一段枝条插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能长出新的根,形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出芽生殖 D.分裂生殖
20.下列动物与它们的主要运动形式相符的是( )
A.鲤鱼﹣﹣爬行B.袋鼠﹣﹣行走C.青蛙﹣﹣跳跃D.蜥蜴﹣﹣飞行
21.下列关于输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成分输血既提高了输血治疗的效果,又避免了血液浪费
B.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C.A血型的人能给A和AB血型的人输血
D.大量输血时,O型血的人是万能输血者
22.新冠疫情期间,每个人都需要注重防护,避免感染。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测量体温 B.酒精消毒 C.佩戴口罩 D.开窗通风
23.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
A.飞蛾扑火 B.作茧自缚 C.金蝉脱壳 D.蜻蜓点水
24.病毒、细菌、真菌共有的特征是( )
A.个体都很微小 B.一定含有机物
C.无成形的细胞核 D.均能引起传染病
25.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所示扦插属于无性生殖
B.图乙中若D表示受精卵,请写出家蚕一生的发育过程是D→A→B→C
C.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2胚盘
D.丁图中胎儿通过3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2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是不可或缺的成分。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子植物种类多种多样,分布极广,如:葱、姜、蒜
B.藻类植物没有输导组织,因此适应陆生能力不强
C.被子植物铁树有“千年铁树能开花”的说法
D.海带是藻类植物,因细胞中没有叶绿素,故呈褐色
27.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
A.能保存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B.为人类持续提供各种山珍海味
C.是开展生物科学研究的良好基地D.是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场所
28.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鼠→鹰 B.草→鼠→鹰
C.鹰→鼠→草 D.草←鼠←鹰
29.“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利用下列哪项技术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A.转基因 B.组织培养 C.杂交育种 D.克隆
30.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有系彩线、吃粽子的习俗,粽子中的瘦肉在人体中最初的消化场所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31.仙人掌原产于墨西哥、美国、西印度群岛、百慕大群岛和南美洲北部,明末时引入中国。 仙人掌主要以“耐旱”而闻名,下列选项中与其适应干旱环境无关的是( )
A.叶退化成刺,减少水分的散失 B.茎肥厚,有利于贮存水分
C.根发达,能从沙漠深处吸收水分 D.防沙固土,减少空气污染
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动脉中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
B.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营养物质的含量不同
C.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也可以做DNA亲子鉴定
D.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是经过肺循环完成的
33.据统计,我国超半数的儿童、青少年存在近视问题。近视主要是长时间看电视或玩手机等用眼过度引起的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凸度过大。矫正近视应配戴( )
A.太阳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D.凹透镜
34.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选项是( )
A.工蜂采集花蜜 B.大雁向南迁徙
C.蚂蚁建筑巢穴 D.猴王优先进食
35.如图表示某种昆虫的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下列有关昆虫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蝗虫的发育过程不经历②所处的时期 B.蚕的发育顺序为①→③→②→④
C.蝴蝶的发育过程有蜕皮现象 D.危害蔬菜的昆虫大多处于④所处时期
第II卷(双项选择题 共15分)
二、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
36.关于动植物主要类群及其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桫椤和金花茶一样有根、茎、叶、花等器官分化
B.与珙桐相比,水杉种子是裸露的
C.扬子鳄、丹顶鹤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
D.大熊猫的主要特征包括胎生、哺乳
37.公园内有一片荔枝林。某同学在该园游玩后,根据所学的生态系统知识向同学讲解。下列关于该荔枝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荔枝树是生产者,树上的麻雀是消费者
B.所有动物的能量最终来源于荔枝树
C.游玩时没发现细菌,则该荔枝林没有分解者
D.该生态系统物种相对较少,但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38.下列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扦插和嫁接都属于无性生殖 B.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小蝌蚪
C.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 D.鸡卵的卵黄将来可以发育为雏鸡
39.下列单细胞生物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
A.衣藻 B.草履虫 C.细菌 D.绿眼虫
40.下列有关急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动为急救车让行,搭建生命通道
B.当有人昏迷时,应用力摇晃唤醒昏送者
C.发现煤气泄漏时,需立即开灯查找泄漏处
D.常用的止血法有指压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第Ⅲ卷(组合选择题 共15分)
三、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选对者得1分,共15分。
请阅读以下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我国境内有大量的多年生野生大豆,其遗传多样性丰富。科学家致力于从野生大豆中找到“走失”的基因,让它们重新回到栽培大豆中。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团队从2018年开始攻关,首次获得了多年生野生大豆的高精度基因组图谱,解析了大豆物种的进化历程。截至2022年,该团队已经找到183个基因,这些基因影响着大豆的开花时间、抗病性、抗盐碱、耐旱性等优良性状,为大豆育种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目前,部分优良基因的杂交育种已进入试验田种植阶段。
找回大豆“走失”基因,推动中国种业发展,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更多的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真正实现粮食安全。
41.大豆的抗病等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
B.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
C.生物的性状都由一个基因控制
D.环境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
参考答案
1. C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据此解答。
【详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所以春季植树时,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了大量的枝叶,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对移栽植物进行遮阴、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