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易错题
易错点08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易错陷阱1】对感觉器官眼和耳的错觉
【陷阱分析】1.眼睛看到的只是物体在视网膜的视觉感受器形成的物像,并不是视觉,视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2.耳朵听到的声波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所感受到的振动,并不是听觉,听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解题技巧】1.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玻璃体→视网膜(视觉感受器)→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2.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易错陷阱2】错误的理解神经系统的构成
【陷阱分析】区分不清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解题技巧】1.人体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三部分组成。其中脑和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脑包括: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和脑干(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脊髓:反射和传导的作用。
2.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构成周围神经系统。
【易错陷阱3】应激并不等于反射
【陷阱分析】不能有效的区分应激性和反射
【解题技巧】1.应激性是指生物体对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
2.反射是生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这种反应通常需要反射弧的结构来完成,并且仅限于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如人类)。
【易错陷阱4】混淆胰腺和胰岛的功能
【陷阱分析】对胰腺和胰岛的功能、性质和范围理解不深。
【解题技巧】胰岛与胰腺功能不同、性质不同、包括的范围不同。
1.功能不同:胰腺属于一种外分泌腺,主要分泌胰腺液,胰腺液当中包含了大量的胰蛋白酶和胰脂肪酶,能够达到促进体内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的作用。胰岛主要是产生和合成胰岛素的,能够控制血糖。
2.性质不同:胰腺的外分泌部分属于分泌液,可以帮助脂肪和糖类得到消化,胰岛主要是分泌胰岛素的,能够达到调节血糖的效果。
3.包括范围不同:胰岛只是单一的一个胰岛器官,胰腺当中包括了胰岛组织,所以这两种包括的范围种类是不一样的。
【易错提醒一】眼球的结构及视觉的形成
【例1】眼球的折光系统包括( )
①角膜②房水③晶状体④玻璃体⑤瞳孔⑥视网膜
A.① ③ ④ B.① ② ③ ④
C.① ② ⑤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视觉的形成
常见错因:对眼球结构、视觉形成和眼的卫生保健辨别不清。
避错攻略:1.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变式1-1】我们平时所说的“黑眼珠”和“白眼珠”分别是指( )
A.虹膜和角膜 B.虹膜和巩膜
C.脉络膜和角膜 D.巩膜和视网膜
【变式1-2】“红灯停,绿灯行”已经成为了一种基本常识,人们“看到“红绿灯形成视觉的部位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视网膜 D.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变式1-3】请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
A.结构1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
B.若结构2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物体
C.结构4能将物像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
D.结构2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
【易错提醒二】耳的结构及听觉的形成
【例2】在日常生活中,下列有利于保护耳的做法是( )
A.遇到巨响时赶紧捂住嘴巴 B.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
C.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D.用微型耳机听大声的音乐
【知识点】耳的结构及功能;耳的卫生保健
常见错因:对耳结构、听觉形成和耳的卫生保健辨别不清。
避错攻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各个部分必不可少,先分析各种物质代表的成分,看有无缺少,若缺少,则不能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变式2-1】用力挖耳垢可影响声波转化为机械振动,导致听力下降。其原因是破坏了( )
A.鼓膜 B.耳蜗 C.听神经 D.听觉中枢
【变式2-2】短跑运动员一听到枪声就跑,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 )
A.耳→传入神经→脊髓→转出神经→肌肉
B.耳→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C.皮肤→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D.皮肤→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变式2-3】保护好眼睛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近视眼可以配带凹透镜加以矫正
B.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C.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D.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形成的
【易错提醒三】神经系统的组成
【例3】人的神经系统由什么组成( )
A.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 B.神经细胞的细胞体和突起
C.脑和脊髓 D.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
常见错因:对神经系统的组成不能明确。
避错攻略: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变式3-1】神经细胞是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下图中表示细胞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变式3-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人的脑干已经不能正常运作
B.在正常情况下,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受大脑控制
C.神经元受到刺激,会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D.神经元的结构包括胞体和突起
【变式3-3】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下列关于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脑是最高级的神经中枢
B.小脑能使运动协调,维持身体平衡
C.脑干被称为“活命中枢”,是因为脑干中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D.小脑和脑干都是大脑的一部分
【易错提醒四】应激与反射
【例4】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反应。下列生命现象中,属于反射的一项是( )
A.梧桐树到了秋冬季节就落叶
B.小丽看到精彩的小说片段时哭了
C.受到碰触后含羞草叶片合拢
D.草履虫避开食盐水游向肉汁液
【知识点】生物的应激性,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常见错因:对于生物的应激性和生物的反射二者区分不清。
避错攻略:应激性是生物对刺激所发生的反应,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发生反应,称为反射,它是通过反射弧结构来完成的,反射是应激性的一种形式,范围较窄,仅指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包括人)才能具有,隶属于应激性的范畴,并不等于应激性。植物无反射活动,但有应激性,它是通过激素调节等方式来完成的。
【变式4-1】意外事故,使脊椎胸部折断,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这是由于( )
A.泌尿系统受到破坏
B.脊髓的排尿、排便中枢受到破坏
C.脊髓的排尿、排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
D.脊髓失去了反射功能
【变式4-2】在膝跳反射的实验中,如果因某种原因部位4 受损,叩击2处,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反射能完成,4受损对反射没有影响
B.反射不能完成,4受损不能传导神经冲动到神经中枢
C.反射能完成,反射弧少一个环节没有影响
D.反射不能完成,因为4处受损,3处也会受损
【变式4-3】某同学在校园生物角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对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如图),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扎到皮肤作出反应
B.3是神经中枢,痛觉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C.完成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5→4→3→2→1
D.3是神经中枢,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易错提醒五】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例5】下列生理活动中,哪一项是条件反射( )
A.谈论美食时的唾液分泌反射
B.手指无意受针刺时的缩手反射
C.敲击膝盖下方时的膝跳反射
D.尿液积累刺激膀胱时的排尿反射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常见错因: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不能明确区分。
避错攻略:(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变式5-1】烟台大樱桃酸甜可口。你对樱桃的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看到樱桃分泌唾液 B.吃到樱桃分泌唾液
C.听到樱桃分泌唾液 D.读到樱桃分泌唾液
【变式5-2】膝跳反射和“听到铃声走进教室”两个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
A.大脑皮层 脑干 B.小脑 大脑皮层
C.脊髓 大脑皮层 D.脊髓 小脑
【变式5-3】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 )
A.对环境条件的变化产生反应 B.对语言、文字形成复杂反射
C.对具体信号能形成复杂反射 D.具有应激性
【易错提醒六】激素调节
【例6】人体能分泌激素调节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性激素能够维持男女第二性征
B.胰岛素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能消化小肠中的食物
C.人的饮食中长期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D.人在感动时爱流泪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知识点】激素调节
常见错因:对各激素对人体的作用辨识不清。
避错攻略: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生长激素的调节有密切关系,人体生长发育的速度与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含量是一致的,若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得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成年人缺碘易患大脖子病.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
【变式6-1】某人的尿液中检测出了葡萄糖,医生检查发现其肾脏没有问题,原因可能是
A.神经系统不能调节 B.小肠吸收功能不好
C.胰岛素分泌不足 D.肾小管不能重吸收( )
【变式6-2】参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系统(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D.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
【变式6-3】对两只生长状况相同、健康的幼兔做如下处理:甲兔切除甲状腺,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观察,与正常健康幼兔相比 ( )
A.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生长发育停止
B.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体温较低,心跳较慢
C.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食欲旺盛,身体逐渐消瘦
D.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
A组 中考真题
1.人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大多来自视觉和听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视网膜是形成视觉的部位 B.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C.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D.遇巨大声响时应闭嘴堵耳
2.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是中国传统健身法,可强身健体。在练习八段锦的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3.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能接受信息的树突 B.②表示神经元的细胞核
C.③能与鞘组成神经纤维 D.④可集结成束构成神经
4.科研人员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①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出现屈腿反射;②用针破坏脊髓,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未出现屈腿反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去除脑是为了排除脑对实验的干扰
B.综合①②可知,反射弧结构受损,反射无法完成
C.该实验说明屈腿反射不需大脑参与,属于简单反射
D.屈腿反射的反射弧可用图中“⑤→④→③→②→①”表示
5.图中甲、乙分别为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注射胰岛素可使甲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下移
B.AB段变化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
C.DE段变化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增多
D.FG段变化的原因是组织细胞消耗较多葡萄糖
6. 2023年5月8日,全红婵在跳水世界杯中以近乎完美一跳夺得世界冠军,再次为国争光。跳水运动员优美动作的呈现离不开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相互协调。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当跳水运动员收到指令后,随即完成跳水动作。从反射类型看,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反射,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跳水动作的完成对身体平衡有较高要求,脑的组成中与维持身体平衡直接相关的是_________。
(2)下图为某跳水运动员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在运动员用餐一段时间后,BC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段下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能通过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 利用和转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跳水等竞技运动严禁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从体育运动的宗旨即保护人体健康的角度看,你认为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有什么危害?
…………
参考答案
【例1】B
【解析】①角膜是无色透明的,具有一定的折光效果,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故眼球的折光系统包括①角膜、②房水、③晶状体、④玻璃体。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