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易错题
易错点07 人的呼吸、循环和排泄
【易错陷阱1】分不清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呼吸肌、肺内气压的关系
【陷阱分析】呼吸运动中相关变化易混淆,正确如下:
呼吸过程 | 肋间肌和膈肌 | 胸廓 | 肺 | 肺内气压 | 气体 |
呼气 | 舒张 | 缩小 | 回缩 | 上升 | 出肺 |
吸气 | 收缩 | 扩大 | 扩张 | 下降 | 入肺 |
【解题技巧】判断吸气还是呼气的方法:根据气流的方向(气体总是由压强大的地方向压强小的地方移动)。
(1)外界压强>肺内压强:气体由外界进入肺。
(2)外界压强<肺内压强:气体由肺排到外界。
(3)外界压强=肺内压强:吸气、呼气结束的一瞬间。
【易错陷阱2】混淆血液、血浆和血清
【陷阱分析】对于血液、血浆和血清的特征辨识不清,常常混淆彼此之间的功能和关系。
【解题技巧】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浆是淡黄色、半透明液体,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等;血清是血液凝固后析出的黄色透明液体,其成分与血浆相似,主要区别在于血清中缺少纤维蛋白原。
【易错陷阱3】分辨不清三种血管的特征
【陷阱分析】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关系:
类 别 | 动 脉 | 静 脉 | 毛 细 血 管 | ||
概 念 | 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 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收回到心脏的血管 | 连通于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 ||
管壁的结
构 特 点 |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较小 |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较大、(四肢静脉内具有静脉瓣) | 管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这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 ||
血流的
速 度 |
快速
(喷泉式射出) |
较慢
(缓慢流出) |
|||
血流的
方 向 |
心脏→全身各处 | 全身各处→心脏 | 动脉端→静脉端 | ||
图 示 | |||||
【解题技巧】1.血管的区分是依据血流方向,在三种血管中,一般情况下,血液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2.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标准是氧含量。
3.四肢静脉内表面通常具有静脉瓣,以防止血液倒流。
4.静脉注射时,注入的“青筋”是静脉血管。
【易错陷阱4】不明确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
【陷阱分析】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搞混,不能明确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的成分变化。
【解题技巧】1、体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1)体循环途径: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2)血液成分的变化:由动脉血→静脉血。
(3)发生变化的部位:全身毛细血管处。
2、肺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1)肺循环途径:血液从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2)血液成分的变化:由静脉血→动脉血。
(3)发生变化的部位:肺泡处毛细血管。
【易错提醒一】呼吸运动与扩散作用
【例1】如图甲表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容积变小
B.图甲中,B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C.图乙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肋间肌和膈肌应处于舒张状态
D.图乙中,血液从[1]端流到[2]端后,其成分变化是a含量减少、b含量增加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常见错因:对呼吸运动和扩散作用辨别不清。
避错攻略: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
【变式1-1】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呼气时,胸廓容积变小,肺收缩
B.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都收缩,膈顶部下降
C.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D.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
【变式1-2】下图甲是肺内压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曲线 ac 段表示吸气
B.图甲曲线 ab 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 B 位置
C.图甲曲线 ce 段表示呼气
D.图甲曲线 de 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 A 位置
【变式1-3】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易错提醒二】血液的组成
【例2】下列关于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B.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蛋白质
C.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
D.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常见错因:对于血液的组成成分的结构和功能常常搞混。
避错攻略: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变式2-1】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白细胞不同于红细胞最明显的特征是( )
A.细胞数量较多 B.细胞内有明显的细胞核
C.细胞呈乳白色 D.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变式2-2】在人体中能运输氧的血细胞是( )
A.血小板 B.白细胞 C.红细胞 D.吞噬细胞
【变式2-3】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物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视野中,呈两面凹圆饼状的是③),其中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B.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是①,当有炎症时,其数目会显著增加
C.血细胞中,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④
D.血液中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是②
【易错提醒三】人体的三种血管
【例3】中医把脉诊病时手指按压的血管、输血时针刺入的血管分别是( )
A.静脉、动脉 B.静脉、毛细血管
C.动脉、静脉 D.动脉、毛细血管
【知识点】血管
常见错因:分不清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造成混淆。
避错攻略: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处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动脉多分布在身体较深处。
静脉:将身体各部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很慢。静脉中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静脉多分布在身体浅处。
毛细血管:是连通微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直径7.7微米)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结构特点适于血液与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变式3-1】毛细血管的下列特点中,哪项与其物质交换功能不相适应( )
A.通常位于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
B.分布广、数量多、呈网状
C.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管腔细、血流速度很慢
【变式3-2】题(a)图为“观察小鱼尾销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对材料处理的示意图,题(b)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一个视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湿棉絮包裹鳃盖和躯干部维持正常呼吸
B.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流动
C.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的血管②是毛细血管
D.图中血管①和血管③分别属于静脉和动脉
【变式3-3】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动脉血管特点的是 ( )
A.管壁厚,破损时血液喷射而出
B.内径小,血流速度快,便于物质交换
C.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
D.内径小,血流速度慢,允许血细胞单个过
【易错提醒四】心脏的结构
【例4】关于心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心脏位于人体胸腔中央偏左下方
B.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
C.心脏内部可分成四个腔
D.心脏内全部是动脉血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常见错因: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不能明确。
避错攻略: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组成;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
【变式4-1】心脏瓣膜向一个方向开放,使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室→心房→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房→心室→动脉
【变式4-2】下列有关心脏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A.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B.主要由心肌构成
C.心脏内血液能顺流和倒流
D.内有四个腔,即两心房、两心室
【变式4-3】心脏处于下图情形时,工作状态应为( )
A.左右心房收缩 B.左右心室收缩
C.心房和心室均舒张 D.以上情形均有可能
【易错提醒五】血液循环的路径
【例5】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它们经过的共同途径是( )
A.心房→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室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室
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常见错因: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搞混,不能明确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的成分变化。
避错攻略: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通过体循环,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的血液送到全身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供细胞利用,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所以左心室和主动脉里面的血液为动脉血,右心房和上下腔静脉里面的血液为静脉血。
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所以,通过血液在体内循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送至组织细胞,并将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
【变式5-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⑤⑥⑦⑧⑨⑩代表血管;实线表示动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下列表示的体循环的路径正确的是( )
A.④→⑩→⑨→⑧→① B.③→⑤→⑥→⑦→②
C.②→④→⑩→⑨→⑧→①→③ D.①→③→⑤→⑥→⑦→②→④
【变式5-2】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心脏搏动是血流动力 B.瓣膜控制血流的方向
C.血液携带着物质流动 D.血液中不含有害物质
【变式5-3】在人的肺循环过程中,①-⑤各段血管的血流速率与血管总面积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循环始于右心室收缩,①②为动脉血管
B.流经①②③④⑤后,血液最终流回左心房
C.③的总面积最大、血流速度最慢,应该是毛细血管
D.①和②中流动都是动脉血,④和⑤中流动都是静脉血
【易错提醒六】血液、原尿和尿液的比较
【例6】肾脏就像“过滤器”,血液经过肾脏后,可以将废物从血液中分离出来,经过肾脏的过滤后,血液中减少的成分有( )
A.多余的水、蛋白质和葡萄糖
B.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
C.多余的水、血细胞和尿素
D.多余的无机盐、葡萄糖和蛋白质
【知识点】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常见错因:对三种液体的成分区分不清,容易混淆。
避错攻略:(1)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
(2)原尿:保护身体,保住抗体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有少量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3)尿液: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有少量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变式6-1】下表数据是对取自小白鼠体内不同部位液体成分的分析结果.样品3是( )
A.血浆 B.原尿 C.尿液 D.血液
【变式6-2】正确情况下,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能检测到的物质是( )
A.尿素 B.葡萄糖
C.大分子蛋白质 D.血细胞
【变式6-3】如表是正常人血浆、肾小囊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两种物质的浓度。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 )
血浆 | 肾小囊 | 输尿管 | |
甲 | 0.03% | 0.03% | 2% |
乙 | 0.1% | 0.1% | 0% |
A.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B.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C.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D.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A组 中考真题
1.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与胸廓及肺的变化密切相关。图一表示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图二表示呼吸时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图三表示肺泡与外界及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A→B→C段表示呼气,图二中膈顶的位置由①→②
B.图一D→E段表示肺内气压逐渐增大,此时人体处于吸气状态
C.图三中气体Ⅰ和Ⅱ的进出,通过呼吸作用来实现
D.图三中血液流经肺泡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2.下列关于血液、血浆、红细胞三者之间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
3.如图是三种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流动方向是甲→丙→乙
B.流回心脏的血液为静脉血
C.丙的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D.乙血管内有瓣膜,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4.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与肺动脉相连
B.缺损导致左右心室相连通
C.缺损导致主动脉运向全身的血液含氧量较低
D.①、②及③、④之间有房室瓣,可防止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
参考答案
【例1】C
【解析】A、图甲中BC段表示呼气过程,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A不符合题意。
B、图甲中的B点是吸气的末端,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B不符合题意;
C、图乙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膈肌与肋间肌都是处于收缩状态。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