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北冥有鱼》-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8日
资源编号 74954

专题12《〈北冥有鱼》-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

2024-05-01 中考 0 53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 专题01《〈论语〉十二章》-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 专题02《陋室铭》-2024年...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

专题12《北冥有鱼》

文体解析

一、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二、《庄子》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道家经典。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

大量采用虚构寓言故事,作为阐明事理的根据,构思巧妙,想象奇幻,妙趣横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善用比喻,以具体事物反复作比说明抽象的道理,避免了单纯的说教,使人易于接受其观点。

语言辛辣、幽默、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及艺术魅力。

北冥有鱼

文 |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教材注释】

①[北冥]北海,庄子想象中的北海,应该在北方的不毛之地。冥,同“溟”,海。下文的“南冥”指南海。

②选自《庄子集释》。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学家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本课第一则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的《秋水》。

③[鲲(kūn)]大鱼名。

④[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⑤[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

⑥[海运]海水运动。古代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有大风,大鹏可借风力南飞。

⑦[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⑧[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⑨[水击]击水,拍打水面。

⑩[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

⑪[去以六月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息,气息,这里指风。

⑫[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⑬[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其,表示选择。

⑭[其视下也]大鹏从天空往下看。其,代大鹏。

⑮[亦若是则已矣]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是,这样。

基础训练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____________。

(2)天之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庄子在《北冥有鱼》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_____________”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4)庄子在《北冥有鱼》中形象地说明现实生活中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乙】俄而希有鸟见谓之曰:伟哉鹏乎,此之乐也。吾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跨蹑地络,周旋天纲。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我呼尔游,尔同我翔。于是乎大鹏许之,欣然相随。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鷃之辈,空见笑于藩篱

(节选自李白《大鹏赋》)

【注】①希有鸟: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异鸟。②跨蹑地络,周旋天纲:跨越疆域的界限,盘桓上天的纲维。③斥鷃(yàn):亦作“斥鷃”,即鷃雀。④藩篱:指认识事物的局限。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___________

②亦若是则已矣_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俄而希有鸟见谓之曰

B.其名为鲲/其如土石何

C.我呼尔游,尔同我翔/尔安敢轻吾射

D.是鸟也/斯是陋室

3.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

例句:南冥者,天池也。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而斥鷃之辈,空见笑于藩篱。

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4.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于是乎大鹏许之,欣然相随。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在想象中进行对比,极写鲲、鹏之大,又举出了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道理。

B.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

C.乙文以“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侧面写出希有鸟之大,以“伟哉鹏乎”正面写出大鹏之“伟”,以同登“寥廓”突出“二禽”为同类的特点。

D.甲乙两文都意境开阔,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6.“大鹏”这个形象从《庄子·逍遥游》一文脱化而来,在李白赋中完成。从此,“大鹏”作为一个壮志凌云,搏击万里的形象,彪炳于文学史册。但庄子和李白借此形象寄寓的思想情感却有差别。请仔细阅读甲乙两文,分析探究二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不同。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对楚王问(节选)

宋玉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欤?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注释:①〔遗行〕有失检点的行为与作风。②〔誉〕称誉,赞美。③〔属(zhǔ)而和〕跟随着唱和。④〔徵(zhǐ)〕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5”。⑤〔瑰意琦行〕卓越的思想、美好的操行。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水击三千里〔水击:拍打水面〕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海水运动〕

C.志怪者也〔志:记载〕                        D.抟扶摇而上者〔扶摇:盘旋飞翔〕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鹏之徙于南冥也/乃记之而去               B.其翼若垂天之云/其真无马邪

C.化而为鸟/学而时习之                          D.去以六月息者也/无从致书以观

9.下面对《渡荆门送别》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语义直白,节奏轻快。前句写不避路途遥远,后句写对游览去处的向往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出蜀入楚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

B.颔联化静为动,气势不凡。前句摹写轻舟直下,群山后退,平野推移的动态;后句著一“入”字,既写出江水奔腾的气势,也表现了诗人的豪情。

C.颈联视角变换,比喻精妙。前句俯视,写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后句仰视,写江面云霞蒸腾,映照的美景宛如海市蜃楼。

D.尾联反面立意,物我相融。本来是“我”恋故乡,却偏写故乡的水一路送“我”远行,表面写水的深情,意在写人的厚意,由此点出送友人的离愁别恨。

10.下面对《北冥有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在想象中运用比喻。如写鹏鸟展翅“若垂天之云”,生动地表现了鹏鸟硕大无比的身形和搏击奋飞的壮美景象。

B.本文在想象中运用夸张。如写鲲鹏身形用“几千里也”,写鹏鸟奋飞用“三千里”“九万里”,均为用夸张手法造成浩大声势和广阔意境。

C.本文在想象中运用对比。文中极写鲲、鹏之大,又举出雾气、尘埃等极小之物,用极大与极小对比,来阐述万物皆有所凭借的道理。

D.本文在想象中寄寓理想。文中的“鹏”无需借助外力,踔厉奋发、自由翱翔,寄寓了庄子超脱万物、志存高远、追求自由的人生理想。

11.下面对《对楚王问》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面对楚王的责问,宋玉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使用比喻说理、类比论证的手法巧妙地为自己辩解。

B.宋玉借曲高和寡的故事暗比自己是少有人理解的雅乐名曲,意在表明自己超凡脱俗、卓然独秀的高洁品质。

C.《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都是流行于楚国的音乐,宋玉指出国人喜爱前者而鄙弃后者,暗讽楚王治国无方、世风日下。

D.宋玉把自己比作翱翔九天的凤凰,是世俗之民无法理解的瑰意琦行、超然独处的杰出人物。

12.用“/”给《对楚王问》中划线部分断句(限三处)

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北冥有鱼》)

【乙】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1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B.志怪者也                    志:记载。

C.去以六月息            息:气息,这里指大风。

D.野马也          野马:未经人驯养的马。

15.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B.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D.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17.甲文中主要展现大鹏怎样的形象?

18.庄子笔下的“鹏”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请根据原文,写出一个与“鹏”有关的成语。

19.结合【乙】文简要分析斥鵎的形象。并说说比起【甲】文中的鹏,你更欣赏哪一种形象?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北冥有鱼》)

【乙】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20.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2)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

(3)委政卿大夫      委:

(4)奋兵而出     兵:

21.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22.【甲】【乙】两文中鹏和大鸟的形象各有怎样的特点?两个形象各有怎样的用意?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

【乙】

孔子观于周庙,有攲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注释】①攲:倾斜。②宥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怎么。

23.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志怪者也  博学而笃志  处处志之  必先苦其心志

B.其翼若垂天之云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腰白玉之环  虽有千里之能

C.是鸟也  亦若是则已矣  问今是何世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D.其名为鲲  化而为鸟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或异二者之为

24.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5.庄子在甲文段中讲述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26.甲乙两文段在说理上各有特点,请填空。

甲文段通过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鹏形象,语言奇特,用虚幻动物谈哲理;乙文段孔子用_____________(手法)谈修身,说理深刻透彻。

2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北冥有鱼》)

【乙】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选自《庄子•外篇•山木》)

【注释】①舍:住。②竖子:年轻的奴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亦若是则已矣

③问其故

④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

参考答案

1.其翼若垂天之云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野马也     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翼、邪、抟、埃”等字词容易写错。

2.(1)①盘旋飞翔     ②像

(2)C    3.D    4.(1)(大鹏)用力鼓动翅膀飞翔,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于是(或“在这时”)大鹏答应了它的要求,高兴地随它飞去。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专题12《〈北冥有鱼》-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 https://www.0516ds.com/7495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