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专题25《诫子书》
(1)《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文集 》,诸葛亮字 孔明, 三国是蜀国政治家、军事家。
(2)文题解读: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诫子书”即诸葛,旨在告诫、劝勉的书信。标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⑴[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⑵[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⑶[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⑷[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⑸[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⑹[明志]明确志向。
⑺[明]明确坚定.
⑻[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⑼[致]达到。
(10)[广]增长。
(11)[淫慢]放纵懈怠。
(12)[淫]放纵。
(13)[慢]懈怠。
(14)[励精]振奋精神。
(15)[励]振奋。
(16)[险躁]轻薄浮躁。
(17)[险]轻薄。
(18)[治性]修养性情。
(19)[治]修养。
(20)[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21)[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22)[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23)[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24)[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25)[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6)[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答案】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⑵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答案】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⑶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答案】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⑷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答案】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⑸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答案】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人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
⑹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答案】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一、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
二、说说你对以下两句话的理解。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四、课文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试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
③年与时驰( ) ④非学无以广才( )
2.选出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意与日去/呼尔而与之 B.非志无以成学/可以为师矣
C.夫君子之行/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淫慢则不能励精/入则无法家拂士
3.下治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宁静/无以/致远 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C.险躁/则/不能/治性 D.非学/无以/广才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髙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虽有佳肴》)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1.下列括号内对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虽有佳肴(即使)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然)
B.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斗折蛇行(名词用作状语)
C.非学无以广才(增长)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勉励)
D.其此之谓乎(表推测) 其真无马也(表反问)
2.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甲文先通过类比引入,层层推论得出“教学相长”的论点。
B.乙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待。
C.两文都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既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又使文章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D.两文都围绕“学”这个中心论题,提出并充分论证各自与“学”相关的中心论点。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須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換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③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④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⑤;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⑥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⑦;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⑧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
【注释】①汝曹:你等②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戴好佩巾。③龙伯高:名述,字伯高。④杜季良:名保,字季良。⑤清浊无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恶。⑥谨敕:谨慎端整。⑦本句比喻相差不远:鹄:天鹅:鹜:鸭子。⑧郡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申 父 母 之戒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意与日去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乐人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数郡毕至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挪些意义?请根据【甲】文内容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篇诫勉子侄的书信有不少说理技巧,请说说你从学到了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B.非宁静无以致远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D.蒙乃始就学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成语“孤芳自赏”的“孤”与此义同。
C.经,儒家经典,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D.博士,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
3.下列括号内对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虽有佳肴(即使)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然)
B.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斗折蛇行(名词用作状语)
C.非学无以广才(增长)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勉励)
D.其此之谓乎(表推测) 其真无马也(表反问)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始就学 一蹴而就 就事论事 功成名就
B.结友而别 别来无恙 久别重逢 依依惜别
C.无以致远 勤劳致富 闲情逸致 学以致用
D.意与日去 去国怀乡 相去甚远 去粗取精
…………
参考答案
一、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