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修辞手法-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寒假衔接知识点讲练测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09日
资源编号 68313

专题06修辞手法-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寒假衔接知识点讲练测

2024-01-25 五年级下册 0 2,07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寒假衔接知识点讲练测
五年级语文寒假衔接 知识点讲练测: 专题01字音辨析-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寒假衔接知识点讲练测 专题02字词梳理与运用-2023-20...

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寒假衔接知识点讲练测

专题06修辞手法

要点梳理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①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②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③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三个构成要素:

①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②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③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比喻词:

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比喻的类别:

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

①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②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③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①弟弟成了泥了。

②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③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①一轮弯刀挂在夜空上。

②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

辨析比喻句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性质的两种事物。

①他长得像他爸爸。这句就不是比喻句。

2.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点。

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在造句和仿句时一定要抓住相似点,这样比喻才更加生动形象。

3.并不是所有带有“像”“好像”的句子都是比喻句。

① 他像他爸爸一样瘦。                                 ——表示比较

② 她把枣核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表示猜测

③ 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 米易溶洞。——表示列举

④ 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表示想象

二、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1.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描写。

①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①亲爱的花朵啊,你的舞姿是多么的优美啊!

②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里,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

辨析比喻与拟人

比喻是“打比方”,重在突出相似点。

拟人是直接把物当作人来写,给物加上人的神态、动作、情感。“人”不会在句中出现。

三、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①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①他呀,心眼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②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①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馒头的香味来了。

②她一点胃口也没有,饭没入口,人就饱了。

四、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①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②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五、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①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②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③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④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六、设问

设问也叫设疑、提问。是为了突出强调、启发引导或反悔感情而有意提问的一种修辞方法。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①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④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七、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①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①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八、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①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①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九、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1明引(直接引用)

①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2暗引(间接引用)

①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修辞手法的赏析:

1.修辞作用:拟人和比喻(生动形象),夸张(突出特征),夸张(突出特点),排比(增强气势),对偶(整齐凝练),反复(突出强调),设问(引起注意),反问(加强语气)。

2.赏析步骤:①点明修辞;②分析用法; ③点明效果;④分析情感。

3.答题格式:运用了……修辞手法,……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温故知新

一、选择题

1.下面句子使用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B.眼前是一条明如镜子的小河。

C.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

D.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2.体会例句中描写事物的手法,选出没有运用例句中所用手法的一句是(   )

【例】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A.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B.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来源:学科网ZXXK]

C.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3.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案正确的一组是(      )

①这巴掌大的地方住不了人。     ②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雨。

③难道你没有一点同情心吗?    ④娇弱的花儿在暴雨中瑟瑟发抖。

A.比喻   比喻   反问  拟人                           B.夸张  比喻  设问  拟人

C.夸张  比喻   反问   拟人                            D.比喻   夸张  设问  拟人

4.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B.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C.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D.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它的果实埋在土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

B.嗒嗒的快乐,像轻快的音乐。

C.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D.他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

A.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B.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C.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7.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比喻)

B.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反问)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对偶)

D.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骏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比喻)

8.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9.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蟋蟀在草地上尽情地弹奏它们的四弦琴。(拟人)

B.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比喻)

C.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设问)

D.礼堂里挤得连根针都插不进去。(夸张)

10.对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拟人)

B.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比喻)

C.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夸张)[来源:Zxxk.Com]

D.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比喻)

11.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来源:学科网ZXXK]

B.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C.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

D.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1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B.一只画眉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C.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D.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

13.[修辞手法]下列句子中,比喻的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来源:学科网]

B.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我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C.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D.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14.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选项的是(    )

A.野菊花不像腊梅那样高傲,它虽然不华丽,却有一种朴实的美。

B.当大雪纷飞,百花凋零之时,梅花却凌寒独立,傲然盛开。

C.四叶草代表幸福,康乃馨代表健康,我把四叶草送给朋友,把康乃馨送给妈妈。

D.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的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的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5.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是(  )

A.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

B.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C.现在正是枝繁叶茂的季节,这棵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D.我见过不少榕树,但是像这样姿态优美的榕树我却是第一次看到。

16.“看!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那是流星体!”这是(  )

A.反问句                  B.比喻句                  C.疑问句                   D.设问句

1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

(2)难道梅花的精神不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吗?

(3)烈日下,柏油路都快化了。

(4)小溪是勇敢的,它不畏高山峻岭的阻隔,不畏脚下道路的崎岖,勇往直前;大树是坚强的,它不畏狂风暴雨的打击,不畏严寒酷暑的煎熬,昂首屹立;灯塔是无畏的,它不怕无边黑暗的包围,不怕常年累月的孤独,永放光芒。

A.比喻  设问  夸张  排比                             B.比喻  设问  拟人  排比

C.比喻  反问  夸张  排比                              D.比喻  反问  拟人  排比

18.下列词语中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的是(    )

A.一目十行               B.香飘十里               C.花香四溢               D.倾盆大雨

19.下列哪些诗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与其他三句在描写景物变化的方法上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

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C.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D.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21.下列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与其他句子不一样的是哪一项?(     )

A.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

B.月亮的光芒是柔和的,她不似太阳那般耀眼夺目,但她的宁静之美却深深吸引着我。

C.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堆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D.初夏的阳光并不像盛夏那样酷辣,而是给人像春天般的暖意,金黄色的阳光透过白灰色的云朵,呈现出淡红色的朝霞和火红色的云彩。

22.下列句子的判断错误的是(   )

A.一万多名弓弩手一起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比喻)

B.汉字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C.“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语言描写)

D.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神态描写)

23.读下面的句子,请你分别指出它们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E.肖像描写

(1)可是我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  )

(2)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  )

(3)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  )

(4)“先生,真是妙不可言,再穿上背心,啊哈,又很合适!”    (  )

(5)严监生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  )

24.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把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

2、“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事啊!精彩极了!”        (     )

3、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 (     )

4、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    )

A.外貌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D.语言描写

25.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比喻)

B.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反复)

C.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列数字)

D.她搂着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对比)

2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比喻)

B.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比喻)

C.长毛山羊们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拟人)

D.胡夫金字塔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 5吨左右。(列数字)

二、填空题

27.写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

(1)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      )

(2)那只小鸟的身体胖乎乎的,犹如一个小圆球。    (      )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      )

(4)猎豹奔跑的瞬时速度可达一百千米每小时。      (      )

(5)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      )

(6)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

28.判断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或者人物描写手法。

①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②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

③白白的礁石冒出海面聚成一堆,像一片白云在天边漂浮着。(       )

④将军只觉得鼻子有些发酸,就别过脸去,刚好看见那盘青菜,他怔了一下,走过去端起来,大步走了出去。(         )

29.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

(2)一万多名弓 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

(3)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

(4)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

(5)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       )

30.读句子,做题。

秋风阵阵,枝头上的树叶纷纷飘落,有的如蝴蝶,扇动着美丽的翅膀;有的如蜜蜂,转着“8”字舞;有的如降落伞,缓缓地打着旋儿……一片片树叶,无论是怎样飞舞,都会缓缓落下,在地上铺成一条金色的道路。

①这两句话是对_________的描写,属于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

②这两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叶________________。

31.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蜻蜓、蚂蚱时,侧重写昆虫的_______,而写蜜蜂时则侧重写昆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晴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这句话是对石猴的___________描写,写石猴进洞的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现了石猴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2.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

(1)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速度的6倍多。 (          )

(2)“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

(3)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

33.写出下列句子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

(1)“怎么才能知道该从哪儿开始呢?”我的先生自语道。“能啊,”我看着那几条狗大声说,“喂,小家伙们,你们愿去桃林吗?”(    )

(2)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

(3)我立即向一棵大桃树跑去,先生跑向另一棵。(    )

(4)他那红嘟嘟的脸蛋闪着亮光,像熟透了的苹果一样。(    )

34.下面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

1.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

2.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         )

3.他疾步跑过去,开始挖掘起来。(         )

35.说说下列句子使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

1.母亲用那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

2.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

4.她圆圆的脸,清澈的眼睛,长长的睫毛,简直就是一个洋娃娃。(   )

三、信息匹配

36.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的答案。

A. 夸张       B. 排比      C. 比喻      D. 拟人

1.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A. 心理描写    B. 动作描写    C. 语言描写    D. 神态描写

3.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    )

4.“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

…………

参考答案

1. 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A.把“书”比作“长生果”,运用了比喻修辞。

B.把“小河”比作“镜子”,运用了比喻修辞。

C.白鹭钓鱼,给白鹭赋予人的行为,运用了拟人修辞。

D.把“书籍”比作“营养品”,运用了比喻修辞。

C选项不同。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五年级下册 专题06修辞手法-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寒假衔接知识点讲练测 https://www.0516ds.com/6831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