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鼓楼区四年级(上)期中
语文试卷
1.(9分)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
(1)昨天还nèn lǜ________的pú tɑo________藤今天就kū wěi________了。
(2)táo qì________的小弟弟在草地上bēn pǎo ________着,tiào yuè________着,乐此不疲。
(3)通过yán jiū________和bǐ jiào________,大家都认为第一种方法jì fèi________时间,又难操作。
2.(3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埂(ɡěnɡ) 障碍(zànɡ) 僵硬(jiānɡ)
B.逊色(xùn) 闷雷(mèn) 画框(kuànɡ)
C.溺水(lì) 成绩(jí) 家雀儿(què)
D.抛出(pāo) 混浊(zuó) 系上铃铛(xì)
3.(3分)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栏杆 观潮 选择 痕迹 风平浪静
B.屹立 沸腾 隐蔽 灰复 若影若现
C.梢微 溺水 洞穴 混沌 随遇而安
D.劈开 历史 辽阔 孟兽 精疲力竭
4.(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经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他发生了呼风唤雨的变化。
B.这件事情归根到底都是你的错。
C.谁知道事情出乎意料,原以为能办成的事却因下暴雨耽误了。
D.汽车在盘山道上飞驰,好像腾云驾雾一样。
5.(3分)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新鲜:①食物没有变质;②植物没有枯萎;③新奇;④(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1)妈妈今天买的蔬菜真新鲜。________
(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________
(3)清晨的空气十分新鲜。________
(4)每个人都对新鲜的事物存有好奇心。________
6.(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B.普罗米修斯如果不能动弹,就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C.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也能灵巧地避开。
D.母亲虽然不相信,但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7.(3分)“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 )
A.火为人类带来的好处有很多。
B.声音的延长。
C.所说的话引人深思。
D.说话断断续续。
8.(3分)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2)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3)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4)这难道是一种巧合吗?
A.比喻 设问 拟人 反问
B.拟人 反问 比喻 设问
C.比喻 反问 拟人 设问
D.拟人 设问 比喻 反问
9.(3分)结合《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想一想以下三个问题中,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是________,可以引发深入思考的是________,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是________
①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②“‘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
③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
10.(3分)“‘我真为蝴蝶着急了’一句在《蝴蝶的家》中出现了两次,这样写是为了突显什么呢?”这一问题是从( )的角度来提问的。
A.文章的写法 B.文章的题目 C.获得的启示 D.联系生活实际
11.(3分)下面作品与诗人、朝代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暮江吟》——白居易——唐
B.《题西林壁》——苏轼——唐
C.《雪梅》——卢钺——宋
D.《鹿柴》——王维——唐
12.(3分)古代神话有哪些特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反映了古代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B.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C.其中很多人物个性鲜明。
D.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知。
13.(3分)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英国的法布尔。
B.“莫”“茎”“抛”都是形声字。
C.《暮江吟》诗中所说的“真珠”指的是真正的珠宝。
D.“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中的“缘”字在句中是“因为”的意思。
14.(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一句出自宋代的陆九渊。
C.“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两句诗中,诗人杜牧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5.(3分)下列哪则标语不适合放在校园的花坛边?( )
A.手下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成茵。
B.小草给我一片绿,我给小草一份爱!
C.建设绿色校园,拥抱绿色生活。
D.既要学会动脑,也要学会动手。
16.(12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爬山虎的脚》一文中作者经过仔细观察发现爬山虎的脚是这样向上爬的: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________―→________。
(2)普罗米修斯是________神话中的人物,我知道的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进山林,绿树成荫,四处张望,但隐隐约约听见说话的声音。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想起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场秋雨过后,天更凉了。奶奶从柜子里翻出一件厚衣服递给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尚书》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遇到问题及时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越来越渊博精深。
17.(4分)看图,明规则。
(1)这些人过马路的方式是否正确?________
A.正确,大家一起过马路特别安全。
B.不正确,这些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
(2)你想对这些人说些什么?
18.(3分)中国汉字的创造者是( )
A.黄帝 B.燧(suì)人氏 C.仓颉(jié) D.神农氏
19.(3分)相传我国第一部药学著作《本草经》,是由( )所作。
A.黄帝 B.大禹 C.神农 D.愚公
20.(3分)在希腊神话中,传授纺织、园艺、畜牧等技艺给人类的是智慧女神( )
A.雅典娜 B.赫拉 C.赫斯提亚 D.宙斯
21.(3分)下列对神话人物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敢捉弄北风的美洲辛格比
B.永远挂着迷人微笑的北欧光明之神巴德尔
C.勇敢的众神之王赫拉克勒斯
D.用音乐征服草木万物的俄耳甫斯
22.习作
ㅤㅤ最近你有什么心里话要和想说的人说吗?请你给他(她)写一封信,说说你的心里话吧!
23.(3分)习作
ㅤㅤ在生活中,你一定有喜欢的植物或小动物,你和它之间发生过怎样有趣的事呢?请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写一写吧。
ㅤㅤ要求:(1)任选一题作文;(2)注意语句通顺;(3)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24.(6分)看图,联系生活实际,完成练习。
(1)标准对数视力表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
(2)医学上认为视力低于5.0为近视,状状只能看清表中圈起来的以上部分的“E”,这一现象说明他的眼睛可能已经________了。
(3)下列可能会造成状状出现第2小题中这种情况的行为有________。(多选)
A.在强光下看书
B.长时间玩电子产品
C.挑食,营养不均衡
D.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
(4)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眼睛呢?请你设计一条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分)小古文阅读。
勿贪多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①勿贪多,则拳可出矣②。”
【注释】①汝( rŭ ):你。②矣( yǐ):了。
(1)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瓶中/有果。
B.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
C.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D.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
(2)“取之满握”中的“之”指的是________
A.瓶子
B.瓶中的果子
C.瓶口
D.拳头
(3)对“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翻正译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A.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果子,手就可以出来了。
B.我不要那么多,你握紧拳头就可以出来了。
(4)这篇小古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7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是我自己上来的”
ㅤㅤ一天,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去钓鱼。他们来到湖边,父亲拿出钓鱼竿,孩子很好奇,自己悄悄地摸索着下到坑里。玩了一会儿后,可是他突然发现坑底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
ㅤㅤ儿子很着急,不得不大声呼喊:“爸爸,帮帮我,父亲就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不可能听不到。父亲对儿子的求助置之不理,可父亲还是置之不理。
ㅤㅤ天渐渐地暗了下来,儿子又急又怕,他的第二个反应是哭泣。儿子一边哭泣一边呼喊,儿子不得不自己想办法了。他在坑里转来转去,寻找可以爬上去的地方。终于,终于艰难地爬了上来。
ㅤㅤ这时候,他发现父亲还在原来的地方悠闲地钓着鱼,仿佛什么事情也没发生。儿子没有抱怨,他径直走到父亲身边,说:“爸爸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置之不理:________
(2)从文中找到正确的词句,完成下面的填空。
儿子在坑里玩耍,发现自己上不来,不得不________。这时父亲却________,儿子的第一个反应是________,第二个反应是哭泣。最后,儿子自己艰难地________。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反映了儿子怎样的心情?用词语写出来。
儿子没有抱怨,更没有愤怒,他径直走到父亲身边,是我自己上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父亲和儿子,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1)嫩绿 葡萄 枯萎;(2)淘气 奔跑 跳跃;(3)研究 比较 既费。
二、选择题
2.B
【解答】A.有误,“障碍”的“障”应读“zhàng”。
B.正确。
C.有误,溺:读[nì]时。读[niào]时。故在“溺水”中应读“nì”。雀:读[què]时。体形较小。有的善鸣叫。也特指麻雀,义同“雀(què)”。故在“家雀”中应读“qiǎo”。
D.有误,“浑浊”的“浊”应读“zhuó”。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