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
道德与法治试题
(友情提醒:本试卷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填涂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17题,每题3分,共51分)
1.某校开展了“我眼中的改革开放”剪纸作品展示活动。下列剪纸作品可以纳入这次展示活动的有( )
①毛主席万岁 ②三大改造 ③春天的故事 ④新时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邳州发展变化大,城市建设美如画;高铁横空陇海道,运河两岸好风光,招商引资富路宽,百姓心里乐开花…”,我市这些成就的取得( )
①有利于维护公平,提高人民幸福感
②有利于我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③受益于我国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解决了现阶段我市发展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下列古语最能体现这一情怀的是( )
A.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B.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
C.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
4.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进程,广东始终勇立潮头。新时代,广东正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既是党中央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实现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
①宣示了中国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
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表明我国经济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④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热词即热门词汇,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民在一个时期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从粮票,到“大包干”,再到“5G、人工智能”,民生热词的变化印刻着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轨迹。但有些热词始终不变,比如“改革”和“创新。以下观点符合“改革”与“创新”关系的是( )
①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②改革激活创新引擎
③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出示了一则材料(见下图)。这则材料最恰当的标题是( )
A.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B.教育为本,人才强国
C.科技创新逐梦航天
D.万众创新,各显身手
7.9月30日12时44分,经过约1小时的天地协同,问天实验舱完成转位,在400公里外的太空,中国空间站犹如一颗最闪亮的星,点亮了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飞天梦。我国空间站技术快速发展说明( )
A.我国科技水平整体领先全球
B.尖端技术创新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逐渐提高
D.我国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走在世界前列
8.2022年“全国科普日”主题为“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在此期间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掀起宣了宣传贯彻落实《科普法》的热潮。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 )
①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的关键举措
②说明科技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③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全民科学梦想
④有利于营造创新氛围,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8月15日,邳州市委书记曹智主持召开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座谈会,与来自全市教育一线教师代表、教研人员齐聚一堂,共商教育发展良策,共谋教育发展大计,为高质量教育发展汇聚更多向心力。这种做法( )
①是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②利于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发展
③因为教育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
④有助于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下面是邳州市人民政府网站上的一则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信息。政民互动意在( )
①高效、便捷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
②人民群众自觉接受当地政府的监督
③政府更好的关注民生,为人民服务
④扩大政府职权,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网络问政于民,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网络问政成为民主协商的新形式。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①协商民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③协商民主有利于决策民主化
④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根据“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总体安排,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秘书处联合开展的2022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于7月19日正式启动。此项活动的开展有助于青少年( )
①感悟制度优势、增强制度自信②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履行参与民主生活的义务④积极实践,提高参与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3.为提升监督效能、促进基层治理,邳州市充分发挥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作用,及时有效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打通基层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对于这一做法解读有误的是( )
A.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
B.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利益
C.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实施基层群众自治,增强民主意识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诈骗法》的诞生( )
①是捍卫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体现政府严格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③国家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提供法律支撑
④有利于公民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5.下列情境与其所体现的主要观点和道理表述准确的是( )
A.A B.B C.C D.D
16.某校学生以“全民守法,中学生在行动”为主题开展了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等活动,这些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下列选项,中学生应该做的是( )
①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②调解民间纠纷,维护公平正义
③升国旗时,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④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要完善法治建设规划,提高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和服务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B.改革决定法治建设
C.法治能解决一切困难
D.有法律制度就有法治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小题,共49分)
18.材料一近年来,电动自行车销售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与此同时,车主逆行、超速、超载、乱闯红绿灯等违法违规现象也日益增多,导致交通事故频发。
“安全无小事”,然而路人甲却说:“让电动自行车“守规矩”主要靠社会舆论,动用法律这一治国重器实在没有必要。”
(1)运用所学知识,对路人甲的这一说法进行评析。
材料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你是如何理解创新是第一动力的?
19.某班同学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片段一:为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徐州开启了《徐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草案)》立法调研和起草工作,并面向公众开展网络问卷调查。2022年6月,起草完成的《徐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在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和徐州市人民政府网站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运用相关知识,简述徐州在起草《徐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草案)》的过程中开展调研、征求意见的现实意义。
片段二:在道德与法治课上,针对中学生是否应该积极参与《徐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的网络问卷,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杨阳和王华两位同学有不同的看法:
杨阳:很有价值,我要积极参加。
王华:这些事不是我们学生应该管的,我们还小,没权利发表意见。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3)请你结合以上两个片段,为此次探究性学习确立一个主题。
20.某班召开了以“非凡十载,喜迎二十大”为主题的研讨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问题。
(1)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回答我国人民民主有哪些制度保障。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建设重大民生工程的现实意义。
(3)请写出初心和使命的内容。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填涂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17题,每题3分,共51分)
1.D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
③④:我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启。分析选项,春天的故事是1994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新时代,符合题意,③④正确;
①:图一毛主席万岁是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不符合题意,①排除;
②:三大改造时间是1953年到1956年底。不符合题意,②排除;
故本题选D。
2.A
【解析】本题考查走向共同富裕。
①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题干中我市发展取得的成就有利于维护公平,提高人民幸福感。有利于我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故①②正确;
③:我国还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故③错误;
④:我国还未解决主要矛盾,故④错误;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