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备战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部编版)
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0 道德与法治(二)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
1.目前,世界经济严重衰退,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此( )
①国家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企业要提升创新能力满足消费需求
③国家要深化改革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④改革开放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的“稳定器”。今年以来,疫情等多重因素带来就业压力上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坚持将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这表明党和政府(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已经解决了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④引领着全体人民实现总体小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党和国家如此重视科技创新,是因为( )
A.科技创新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B.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D.我国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 )
①说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分落后
②表明实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③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④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改革促进发展,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下列能体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有( )
①实现乡村公路全面硬化
②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③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④公务员子女可优先选择优质学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警察、人民政府、人民军队…很多国家机关、单位名称之所以冠以“人民”,是因为( )
A.人民人数最多,力量最大 B.我国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C.人民直接管理国家政权 D.没有人民就没有国家
7.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下面图片反映小超爸爸积极参与民主生活场景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以下诗句体现了这一主题的有( )
①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从《诗经》中的“夙夜在公”到《尚书》中的“以公灭私”,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贯穿其中的传统美德是( )
A.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B.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C.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10. “二十四节气、中国结、折柳寄情、雪花主题歌…饱含圆融和合等中国理念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惊艳世界。中华文化和冰雪元素交相辉映,展示出独特魅力。材料表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与时俱进
C.中华文化具有渗透力 D.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
11.有一种浪漫,叫“中国人给航天器取名”:我们的导航卫星叫“北斗”,月球探测器叫“嫦娥”,火星探测器叫“天问”……每一个响亮名字背后,都是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这些响亮的名字彰显( )
①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②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③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④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安徽阜阳92岁高龄的长津湖战役老兵孟照起在病重期间,决定为祖国做最后一次贡献——签署遗体(角膜)捐献协议书。孟照起的女儿表示,“父亲始终叮嘱我们要爱国爱党,他是子女后人心中永远的骄傲。”向老兵孟照起致敬,我们要( )
A.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传承以无私奉献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学习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D.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3.海峡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大势所趋,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不会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略
④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与下图发展理念对应的观点或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②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③推进区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④实行垃圾分类
⑤2022年11月5日,上海举办第五届国际商品进口博览会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15.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纪念会上提到:“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九二共识”指的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D.两岸同胞齐心协力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1)运用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
(2)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
(3)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我国应该怎么做?
17.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1)运用所学知识回答,要突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2)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什么特别强调教育事业?
18. 2022年8月16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并作重要讲话,振奋人心。以下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内容的部分摘要:
摘要一 要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多为老百姓建设休闲、健身、娱乐的公共场所。
(1)“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是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诠释。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摘要二 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2)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坚持什么方针?
摘要三 要聚焦为民、便民、安民,尽可能改善人居环境,改造水、电、气等生活设施,更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确保安全。
(3)“更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体现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摘要四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事关千千万万家庭幸福安康。社区要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促进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
(4)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青少年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与希望,应该怎么做?(答出两个方面即可)
19.【奋进新征程,自信有底气】
材料一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应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助力祖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传好接力棒,跑好接力赛,做自信的中国人。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的自信根源。
(2)根据材料二,概括做自信的中国人应采取的行动。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径。
…………
参考答案
1. A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创新。①②③:世界经济严重衰退,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此我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国家要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的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企业要提升创新能力满足消费需求。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依据教材知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满足新时代的需要。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