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编 易、益、意、引、盈、语、再、止、曾、朝-初中语文文言文实词一本通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1日
资源编号 60906

第七编 易、益、意、引、盈、语、再、止、曾、朝-初中语文文言文实词一本通

2023-10-29 语文 0 2,01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初中语文文言文实词一本通汇编

初中文言实词一本通

第七编  易、益、意、引、盈、语、再、止、曾、朝、    

【说文解字】

易,汉语一级字 ,读作yì,最早见于甲骨文 ,本义为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由《列子·汤问》:“寒暑易节。”引申之义为换,交换;由《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引申之义为替代。

【字义例释】

①(动)交换

【例】弗敢易(九下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动)更替

【例】寒暑易节(八上列子《愚公移山》)

【巩固练习】

解释加点字

(1)虽千里不敢易也(     )(九下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九下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拓展阅读】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解释加点的字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2.翻译文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

(1)交换

(2)交换

【拓展阅读】

1.交换

2.赵惠文王在位的时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送来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

【说文解字】

益(拼音:yì)是汉语常用字 ,字形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像器皿中的水满溢而流出,本义为充满而向外流,后表示增益,本义由“溢”字表示。由满溢引申,指增加、增多,又引申指更加。由于增加了,得到的好处更多了,所以“益”又引申指好处。在古汉语中,“益”字还有超出、过度的意思

【字义例释】

①本义,动词:盛器水满而溢出。义项后由“溢”代替。益,饶也。——《说文》

②动词:增加,补助。

【例】曾益其所不能(八上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形容词:有好处的,好的

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用于形容和自己亦师亦友的朋友。

《论语·述而》《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谅,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④名词:益处,好处。

【例】自以为大有所益(七下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例】有所广益(九下诸葛亮《出师表》)

⑤副词:更加,越加

【例】香远益清(七下周敦颐《爱莲说》)

【例】益慕圣贤之道(九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巩固练习】

解释加点的字

(1)至于斟酌损益(    )(九下诸葛亮《出师表》)

【拓展阅读】

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史记.伯夷列传》)

1.解释加点的字

得夫子而名益彰(          )

2.翻译文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

好处

【拓展阅读】

1.更加

2.伯夷、叔齐虽然是贤德之人,但实际上是在得到孔子的颂扬后,声名才更加显扬;颜渊虽然好学,但也要追随在贤者之后,德行才更加突出。而一般的隐士,他们的德行虽然有的跟伯夷差不多,却由于没有好的机遇,大都名声被淹没而不能称扬于世,真是可悲呀!

【说文解字】

意(拼音:y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 。根据现有材料,此字最早形体见于战国简牍文字,文献材料最早见于《诗经》。意的本义一般认为指意向、心里的想法,又指愿望、意愿。意也表示猜想、预料,用作动词。

【字义例释】

①(名)神情,态度

【例】意暇甚(七上蒲松龄《狼》)

②(名)主意

【例】故不错意也(九下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③(动)随意

【例】任意东西(八上吴均《与朱元思书》)

④(名)意思

例】呜之而不能通其意(八下韩愈《马说》)

⑤(名)想法

【例】略无慕艳意(九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⑥(名)意趣,情趣

【例】醉翁不意不在酒(九上欧阳修《醉翁亭记》)

⑦(名)意义

【例】此中有真意(八上陶渊明《饮酒》)

⑧(动)企图,打算

【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七上蒲松龄《狼》)

⑨(名)意志

【例】意与日去(七上诸葛亮《诫子书》)

⑩(名)主旨

【例】每有会意(《五柳先生传》)

(11)(名)意图

【例】卜者知其指意《九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巩固练习】

解释加点字

与君离别意,同宦游人(    )

【拓展阅读】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解释加点的字

宾客意少舒(          )

2.翻译文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

心情

【拓展阅读】

1.心情

2.过了一会儿,丈夫打起了呼噜声,妇女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消失。隐隐听到有老鼠作作索索活动的声音,盆子翻倒倾斜,妇女在梦中发出了咳嗽声。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端正了坐姿。

甲骨文  金文小篆隶书

【说文解字】

引(拼音:yǐn)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及商代金文 。引的古字形像一人拉弓,有的是在“弓”字的基础上加一指符号,本义是开弓,引申指拉。又引申有延长、长久义。开弓是向自身方向拉,故又引申指招来,导致。

【字义例释】

①(动)拉,牵拉

下车引之(七上《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动)延长

属引凄异(八上《三峡》)

③(动)援引,引用

引喻失义(九下《出师表》)

【巩固练习】

解释加点的字

引入上谕中。(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拓展阅读】

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1.解释加点的字

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

2.翻译文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

解释加点的字

引用

【拓展阅读】

1.拉

2.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楚国人治理国家,就有点象这种情况。

【说文解字】

盈(拼音:yíng)是会意字。甲骨文像一个人站在盆中洗浴,盆中的水充溢的样子。此字始见于春秋金文  ,本义是盛满、充满,引申为多出、有余,用于“盈余”等。又引申为丰满、饱满、圆满无缺、满足、盛多、增长,由满足义又引申为自满、骄傲。

【字义例释】

①(形活用动词)满,充满

【例】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八下魏学洢《核舟记》)

②(形)指士气正旺盛

【例】彼竭我盈(九下左转《曹刿论战》)

【巩固练习】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 (《庭中有奇树》)

【拓展阅读】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 (《庭中有奇树》)

1.解释加点的字

盈盈公府步(          )

2.翻译文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语文 第七编 易、益、意、引、盈、语、再、止、曾、朝-初中语文文言文实词一本通 https://www.0516ds.com/60906.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