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初中语文文言文实词一本通汇编
初中文言实词一本通
第六编 谓、鲜、向、晓、效、信、修、许、出、已
金文 春秋小篆 秦汉
【说文解字】
谓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是:wèi,释义为,属左右结构汉字。形声;从讠、胃声。本义为告诉。引申义:报、告、说、谈。
【字义例释】
①(动)说,告诉,对……说
【例】其此之谓乎(八下礼记《虽有嘉肴》)
【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九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所谓伊人(八下诗经《莱葭》)
【例】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八上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②(动)认为,以为
【例】予谓菊(七下周敦颐《爱莲说》)
③(动)表判断,为,是
【例】太守谓谁(九上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动)称作,叫作
【例】是谓大同(八下礼记《大道之行也》)
【例】此之谓失其本心(九下孟子《鱼我所欲也》)
【巩固练习】
解释加点字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九下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2)权谓吕蒙日( )(七下《孙权劝学》)
(3)此之谓大丈夫( )(八上孟子《富贵不能淫》)
【拓展阅读】
张良曰: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1.解释加点字
请往谓项伯( )
2.翻译文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九下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对……说
(2)权谓吕蒙日( )(七下《孙权劝学》)对……说
(3)此之谓大丈夫( )(八上孟子《富贵不能淫》),叫作
【拓展阅读】
请您亲自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沛公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
【说文解字】
“鲜”是形声字。金文从魚,羴(膻)省声。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鮮”,汉字简化后写作“鲜”。《说文·魚部》:“鮮,魚名。出貉国。从魚,羴省声。”(鮮,鱼名。出产在貉国。从魚,羴省声。)“鲜”的本义为一种鱼名。引申泛指供食用的鱼、虾。如“海鲜”。也指活鱼或活鱼做的菜肴。又引申泛指刚生产或收获的食物。如“尝鲜”。又引申指滋味美好。如“味道鲜美”。又因为美好的东西不多,故引申指少。如“鲜见”,即少见。
【字义例释】
①(形)xian新鲜
【例】无鲜肥滋味之享(九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②(形)xiǎn少
【例】陶后鲜有闻(七下周敦颐《爱莲说》)
【巩固练习】
解释加点的词
芳草鲜美( )(八下陶渊明《桃花源记》)
【拓展阅读】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送李愿归盘谷序》
1.解释加点字
居民鲜少( )
2.翻译文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
解释加点的词
新鲜
【拓展阅读】
1.少
2.太行山的南面有个地方叫盘谷。盘谷的中间地段,泉水甜美而且土地肥沃,草木葱茏繁茂,居住的人口很少
【说文解字】
“向”是象形字。甲骨文像屋墙上有窗户之形。金文和小篆承接甲骨文,变化不大。隶变后楷书写作“向”。《说文·宀部》:“向,北出牖也。从宀,从口。如《诗》曰:‘塞向墐户。’”(向,朝北开出的窗子。由宀、由口会意。《诗经》说:“塞住朝北的窗子,用泥巴涂住门缝。”)“向”的本义为北开的窗户。所以引申泛指窗户。如“闭户塞向”,指把门和窗户关上。引申为方位。如“风向”、“去向”。进而引申指朝向。如《木兰诗》:“磨刀霍霍向猪羊。”又引申出偏袒的意思。如:“你不公平,老向着他。”
【字义例释】
①(介)表对象、方向。对着,朝着。
【例】眈眈相向(七上蒲松龄《狼》)
②(副)先前的
【例】寻向所志(八下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动)接近
【例】秋天漠漠向昏黑(《八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动)奔向,趋向
【例】回车叱牛牵向北(八下白居易《卖炭翁》)
【巩固练习】
(1)磨刀霍霍向猪羊( )(七下汉乐府《木兰诗》)
(2)便扶向路( ) (八下陶渊明《桃花源记》)
【拓展阅读】
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赤壁之战》
1.解释加点字
闻操已向荆州( )
2.翻译文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
(1)磨刀霍霍向猪羊( )(七下汉乐府《木兰诗》)对着
(2)便扶向路( ) (八下陶渊明《桃花源记》)先前的
【拓展阅读】
1.奔向
2.到夏口,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发,(于是)日夜兼程,等到到了南郡,刘琮已投降曹操,刘备向南撤退,
【说文解字】
《说文》:“晓,明也。从日,尧声。馨皛切(xiǎo) 。”晓会意兼形声字从日,表示日出天亮从尧,尧有高义,太阳升高也就是“晓”尧兼表声段玉裁注:“俗云天晓是也。……引申为凡明之称。”本义是天亮引申为“明智”、“明白”、“知道”、“告诉”等义
【字义例释】
①(动)告知,开导
【例】因往晓之(七上列子《杞人忧天》)
②(名)天亮时,清晨
【例】晓驾炭车辗冰辙(八下白居易《卖炭翁》)
【例】晓雾将歇(八上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例】天接云涛连晓雾(八上范仲淹《渔家做》)
③(动)知晓,明白
【例】晓畅军事(九下诸葛亮《出师表》)
【巩固练习】
解释加点的字
(1)晓镜但愁云鬓改( )(九上李商隐《无题》)
(2)阴阳割昏晓( )(七上杜甫《望岳》)
【拓展阅读】
牟曰:“智者之言固非愚者之所晓。后镞中前括,钧后于前。
1.解释加点字
智者之言固非愚者之所晓( )
2.翻译文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
解释加点的字
晓镜但愁云鬓改( )(九上李商隐《无题》)清晨
(2)阴阳割昏晓( )(七上杜甫《望岳》)清晨
【拓展阅读】
1.明白
2.”公子牟说,有学问,有智慧,聪明的人说的话,本来就不是傻瓜所能懂的。“后镞中前括,一支连一支,
【说文解字】
效(拼音:xiào),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此字本义指训诫、教诲,引申指效法,又引申指效验、检验。秦简中的”效律”就是查验官府物资财产的法律。还通”交”,指交纳。甲骨文、金文中用作人名。
【字义例释】
①(名)功效
【例】愿陛下托臣在讨贼兴复之效(八下诸葛亮《出师表》)
②(名)效果,成效
【例】不效则治臣之罪(九下诸葛亮《出师表》)
【巩固练习】
解释加点词语
恐托付不效( )(九下诸葛亮《出师表》)
【拓展阅读】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更效角她容文武争驰,君臣无事更效角她容,可以尽豫游之乐。
1.解释加点字
信者效其忠( )
2.翻译文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
成效
【拓展阅读】
1.功效
2.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