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前预测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7日
资源编号 60680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前预测卷(含答案解析)

2023-10-25 八年级上册 0 64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版统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前预测

道德与法治试题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小秦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案例探究。对此案件,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李某的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

②法律有限,自由有界

③李某违背了诚信这一传统美德和宪法原则

④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③

2.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宣传法律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某中学八年级(2)班举行以“善用法律”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

A.遇到非法侵害不轻易诉诸法律,诉讼是在瞎折腾

B.靠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权是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C.受到非法侵害时,可以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打110

D.遇到非法侵害,要依靠自身力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2022年在WTT澳门乒乓球冠军赛中,梁靖崑与林高远比赛后,梁靖崑作出不得体庆祝活动,造成严重社会影响,中国乒乓球协会发布通告,取消梁靖崑2022年度后续国际、国内比赛资格,其中就包括WTT世界杯、全锦赛以及亚洲杯等重大赛事,对这一事例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从小培养自己的文明有礼的良好品德

②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的形象

③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促进社会和谐

④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的前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5.李某因抢劫,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5年;某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作者将该出版社告上法庭。李某、某出版社的行为分别属于(   )

A.严重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6.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火车说,自由就是在铁轨上奔跑;鱼儿说,自由就是在河流里嬉戏;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握好方向盘,按交通规则行使,这说明(   )

①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自由是不可以随心所欲的

③没有规则就没有自由

④规则是对自由的束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2022年2月,姜女士带着孩子在公园游玩时相机被偷,姜女士立马追上前大喊抓小偷。三名中学生见其情况,立即骑着自行车向小偷追去。在小偷丢下相机后,他们也没有继续追赶,并且保证自己一直留在人群较多的地方。下列对此事理解正确的有(   )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我们的责任

②见义勇为者应受到全社会褒扬和敬佩

③要敢于并善于与犯罪行为作斗争

④青少年心智未成熟,要远离犯罪,做一个漠然的看客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公司违法拒签劳动合同被职工告上法庭,职工获赔10万元;某地2人未报备且故意隐瞒行程被拘留。上述行为分别属于(   )

A.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9.做文明有礼的中学生,我们应该(   )

①举止端庄,仪表整洁②态度谦和,谨小慎微

③遵守秩序,沉默不语④语言文明,说话和气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山东省某地利用信用表彰制度对828名荣获“诚信明星”“诚信之星”和“诚信个人”的村民进行表彰奖励,共发放大米、鱼、肉等上万斤,以此来引导村民践行诚信。这是因为诚信(    )

①能避免村民之间产生矛盾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④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梅子在班上的人缘很好,同学们都喜欢与她交往。她与人交谈时,总是神情专注,对同学真诚、自然的赞美,总是令人愉悦。下列对梅子的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

A.世故圆滑,善于与人交往

B.从细节上做到了文明有礼

C.践行了诚信做人的理念

D.凡事顺从他人,缺乏主见

1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悄悄滋生了一种“疫情歧视”。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人们遭到了很多“冷眼相待”。社会呼吁大家拒绝歧视,尊重每一位同胞。这是因为(    )

①尊重能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尊重

③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不同的

④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人,应享受特殊权利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3.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遵守学校规则才能保证我们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下面几位同学的做法你赞同的有(   )

A.小明总是在上课铃响后才走进教室

B.小丽在语文课堂上随便讲话

C.小阳在经过教室走廊时不嬉戏打闹、不大声喧哗

D.小红在图书室一边看书一边吃零食

14.从肿瘤医院旁小巷里的油条摊位到炒1个菜收1元的“抗癌厨房”,18年来,万佐成和熊庚香与癌症病人相伴,用爱心守护他们。感动中国人物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的凡人善举,折射出他们的优秀品质是(   )

①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②尊重他人,以礼待人

③坚持不懈,诚信做人,扶危济困

④丰富生命,拒绝冷漠,乐于助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公共场合“请自觉排队”告诉我们(   )

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②规则就是秩序,秩序就是规则

③没有规则,我们的生活将会陷入无序化状态

④规则要靠秩序,才能够正常运转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16.截至2021年3月,北京法院累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40.72万例,限制消费信息64.41万例,限制371.53万人次购买飞机票,限制19.69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有8.76万名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法律义务。把“老赖”的名字登上曝光台,让他们坐不了高铁、乘不了飞机的举措(   )

①有利于净化社会空气  ②有利于杜绝违法行为犯罪

③有利于培养诚信意识  ④有利于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起点,每个人来到世上,学习做人就是从讲文明、有礼貌开始的。在孩子咿呀学语时,父母教其文明礼貌:进入学校,老师教其文明礼貌;到社会上,时时处处都要求人们讲文明、有礼貌……这是因为(   )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

③文明有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④文明有礼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不需买卖商品,只需通过简单的注册,交50元会费,就可以在一年内赚100万。”类似的网络诈骗防不胜防。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善于辨是非,拒绝不良诱惑

B.赚钱很诱惑,一定会上当

C.网络是陷阱,必须完全拒绝

D.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9.网络为未成年人的交往提供了一个新平台,但未成年人在使用网络时出现很多问题,如沉迷网瘾难以自拔。国家网络安全局在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出未成年人上网要做个“四有好网民”。为了做一个好网民,我们中学生应该(   )

①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丰富文化生活,培养高雅情趣

③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过健康的网络生活

④加强自我保护,坚决不用网络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阳光跟帖”行动倡导广大网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尺,理性评论、文明跟帖,壮大跟帖评论正能量,改善跟帖评论生态,形成人人争做“中国好网民”的良好评论氛围。要做一个“中国好网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坚持言论自主,不需要网络

②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抑制、举报有害信息

③坚持理性发言,不信谣,不传谣,保持冷静和克制

④利用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同学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与人为善,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这是因为(   )

A.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B.只有这样做,才能在同学中树立威信

C.每个人在经济和生活条件上是相同的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下列关于网络的影响和典型事例对应正确的是(    )

A.网络→积极作用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智慧城市”

B.网络→消极作用→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市长信箱”

C.网络→积极作用→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诈骗”

D.网络→消极作用→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网络谣言

23.《元史·许衡传》中记载:夏日外出时,众人争相摘取路边的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奖惩等外在约束

B.遵守规则需要我们自律,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C.要积极改进和不断完善各种规则

D.不遵守规则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4.目前WiFi陷阱有两种:一是“设套”,主要是在宾馆、饭店、咖啡厅等公共场所搭建免费WiFi,记录用户在网上进行的所有操作;二是“进攻”,主要针对家庭WiFi,若WiFi密码强度不高,黑客破解WiFi,就可能对用户电脑进行远程控制。这警示我们在使用网络时要(    )

①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正确使用互联网

②拒绝使用WiFi,避免受到侵害

③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公开个人信息

④开展清网行动,严厉制裁网络黑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第Ⅱ卷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25.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微信等社交工具可以让我们结交新朋友、找工作等,但是也有一部分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虚拟性的特点,在网上进行不法活动,造成许多人上当受骗。网络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有人认为:“网络带给社会进步,丰富我们的生活,有些小问题也无大碍。”也有人认为:“网络世界也需要讲诚信,我们要慎重对待网络世界。”

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26.【社会生活讲道德】

某校八年级(1)班围绕下列关键词开展了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关键词一  尊重他人

每个人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即包括获得他人的尊重,也包括自我尊重。这些需要得到满足;人会觉得自己有价值:有能力:有用处。小明搜集了一下名言。

名言或诗句 体现教材中的观点
人生而平等。 平等对待他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敬人者,人恒敬之。

(1)请你根据示例,完成上面表格。

★关键词二  诚实守信

2022年9月20日福州晚报报道:日前,福建省福州市企联为荣获我市第四届“诚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的3家企业授牌。这3家企业分别是:福州弘博工艺有限公司、福建德通金属容器股份有限公司、知服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2)福州市企联举行诚信授牌有哪些积极影响?

★关键词三  以礼待人

2022年8月29日人民日报报道:最近一段时间,旅游市场持续恢复。行业回暖向好令人欣慰,同时也有一些现象值得关注。在一些景区,乱扔垃圾、破坏生态、无视安全底线等不文明旅游现象时有发生,不仅扰乱了景区的正常秩序,也影响了其他游客的参观体验,甚至可能威胁人身安全、造成财产损失。文明出游,再次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3)请你为文明出游提出合理化建议。(答出三点即可)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3月15日,网传“22点40分左右洋埭村龙林小学附近一个核酸检测为阳性者跑了……”。经核实,该微信文字内容系涉疫虚假信息。经查实,居住在晋江的王某听信他人传言,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于3月15日23时许将该虚假信息发布到微信群里,后在网上广为流传,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王某的行为构成了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晋江警方行政拘留。

(1)王某的行为属于何种违法行为?

(2)结合材料,运用规则和自由的有关知识,分析王某受到处罚的原因?

(3)违法无小事,林某案件对我们有哪些警示?

28.【预防犯罪 健康成长】

(1)观察漫画,说说小闽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

(2)材料中小闽从不良行为发展到犯罪的过程对我们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有何启示?

…………

参考答案

1. C

【解析】本题考查违法的类型、诚信、合理利用网络知识。

①④:题文中,李某用网络进行诈骗活动要承担刑事责任,启示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网络有限,自由有界,②错误;

③:诚信不是宪法原则,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前预测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068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