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版统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道德与法治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人拥有多重身份,可以是父母的孩子,是老师的学生,还可以是单位的员工。个人拥有多重身份这一现象表明( )
①人的身份在出生后自然就具有 ②人的身份在社会交往中形成
③人的身份不同社会地位就不同 ④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母女、同事——血缘关系
B.同乡、邻居——地缘关系
C.同学、兄弟——业缘关系
D.同行、业主——地缘关系
3.有人这样比喻:“社会是一棵大树,我就是其中的一片树叶;社会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的一颗星星;社会是一望无垠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棵小草。”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过程
C.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关系
D.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4.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 )
①表现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②能保证我们拥有健康的人格
③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④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行为中不能体现亲社会的是( )
A.参加志愿者活动 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爱岗敬业 D.与人为善
6.抖音是一款社交类软件,但是某些短视频出现未成年人禁忌内容,让未成年人沉迷其中。国家网信办3月28日组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对此,青少年应该( )
A.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B.培养高雅情趣,抵制不良诱惑
C.提高网络技术,设计防沉迷软件
D.防微杜渐,远离网络
7.近日,家住上海的13岁女孩小苏(化名)以学习为由,用妈妈的手机偷偷给自己喜欢的网络主播打赏,两个月就花了25万元。对于打赏主播的现象,你最想对你的同学们说的是( )
A.网络直播太可怕,应拒绝从众
B.打赏主播新趋势,要主动跟风
C.对待流行应理智,需合理有度
D.主播挣钱真容易,可弃学尝试
8.《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第64条规定:“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评论。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
③小闽:“网络打开新的交往通道,我们可以和任何人网上交往。”
②小福:“虚拟世界的交往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危害。”
③小周:“网络交往有陷阱,未成年人的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
④小莉:“互联网无所不能的,现代人的网络素养都非常的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新教室”问天实验舱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在线“天宫课堂”奇妙、有趣、生动,点亮了很多同学探索宇宙的梦想。这能帮助同学们认识到( )
①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只有网络才能让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
③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④网络极大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行业方兴未艾的带动在催生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在短视频、直播带货、内容电商和社区团购等新模式的带动下,互联网电子商务在拉动消费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互联网应用领域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应用展现出蓬勃生机和巨大潜力。这表明网络( )
A.为文化交流搭建新平台
B.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C.为民主政治拓展新思路
D.为生态建设提供新途径
11.某市个别网民通过互联网散布谣言,煽动对立情绪,扰乱疫情防控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2022年9月10日,该市公安局对相关人员依法予以查处。这警示我们( )
①要拒绝上网,抵制不良信息
②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③要遵守道德和法律,做守法公民
④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从“今晚全城大消杀”到“自来水加大氯气注入”,从“核酸采样有毒”到“口罩原料会导致肺结节”,从“一阳性男子被吊车转移”到“某地用集装箱运转患者”,近段时期,疫情防控的各种谣言在社交平台流传,导致不少人焦虑、恐慌,一些真实科学的信息反遭质疑,严重干扰疫情防控工作。对待网络谣言,我们识别的办法有( )
①学会辨识信息内容,耸人听闻的信息往往不可信
②注意信息出处,关注行业和部门发布的官方消息
③查看不同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对比和多方验证
④拒绝使用网络,不看社交平台信息,避免受伤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凡人善举在网络上赢得的点赞越来越多,“上热搜”越来越多。数据显示,中国文明网累计发布“中国好人”16228名,网上互动超过100亿次。这启示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
①传播网络正能量 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表达自己的诉求 ④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下图是小明假期生活的一天。下列观点是同学小亮给小明的劝告,你认为合适的( )
①必须远离网络,才能保证身心健康 ②合理使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③不要沉溺网络,学会科学安排时间 ④网络资源无限,要学会与他人合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在“双减”政策引导下,假期生活中小学生摆脱了繁重的作业,不用“背书包在补习班转场”,很多人选择在运动场快乐奔跑,在图书馆里享受自由阅读,在乡间田野体味劳动乐趣。这样的假期生活( )
①有利于学生融入社会,健康成长 ②有利于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③有利于学生放飞自我,自由发展 ④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针对“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互联网算法(互联网算法意思是利用用户的一些行为,通过一些数学算法,推测出用户可能喜欢的东西)的不合理应用,国家网信办等4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这是全世界第一个对“算法”加以具体约束的法案。国家出台此项规定是为了( )
①发挥网络优势,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②杜绝各种侵权行为,消除网络危害弊端
③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 ④规范互联网企业行为,引导传播网络正能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在学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一课后,小华同学设计了复习卡片,请帮她完成相关内容。(10分)
18.【做网络的主人】
材料 一位家长的感慨:“毁掉一个孩子,只要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最直接的现象就是我们身边的青少年学生,还有我们自己的孩子,有许多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不能自拔。为此,2022年6月1日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要求,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作出的规定有哪些重要意义?(6分)
(2)依据以上材料,结合上网课的你谈谈如何参与网络生活?(8分)
19.社会是个多姿多彩的大舞台,绚丽的社会生活,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去探究,去参与。在参加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和融入社会,扩大交往范围,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
作为青少年,我们该如何了解社会呢?为此,某中学八年级(2)班的全体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次主题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观察社会
(1)社会是一张无与伦比的“大网”,我们每个人就是这个“网”上的一个结点。对此,老师让同学们走出课堂,去捕捉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的场景。请你列举一些社会的场景,并对这些场景进行简单的描述。(6分)
活动二:行为反思
(2)班会课上,老师对同学们说:“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个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对此,老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6分)
20.欣赏诗歌,回答问题。
双击鼠标启窗口,信息海洋好神游。查资料,联友谊,赏音乐,通信息。
一叶轻舟万山过,网络魅力谁能敌!有激流,有险滩,暗礁陷阱起波澜。
不良信息撒迷雾,低俗之风讨人嫌。偌大一张互联网,让我欢喜让我烦。
(1)打开互联网,我们除了“查资料,联友谊,赏音乐,通信息”外,还能利用网络的哪些优势呢?(4分)
(2)“有激流,有险滩,暗礁陷阱起波澜”,说说网络有哪些弊?(6分)
(3)“偌大一张互联网,让我欢喜让我烦”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网络?(6分)
…………
参考答案
1. D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题文中,“一个人拥有多重身份,是老师的学生,还可以是单位的员工”,说明人的身份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②④正确;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①错误;社会地位受多重因素的影响,③错误;故本题选D。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