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版统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1.2022年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一名儿童小号手吹响《我和我的祖国》的悠扬旋律。中国各行各业、先进模范人物,56个民族的代表,用双手将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传递到体育场升旗区,交付礼兵手中。全体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这一场景( )
①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国家尊严 ②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力量
③激发起我们强烈的国家认同感 ④激发起我们强烈的文化优越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青春,需要彩虹般绚丽的向往,而追求的脚步则需山一般坚实沉稳。“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青春年少的我们,正值人生韶华,不负青春,需要我们( )
①少年有梦,就能圆梦
②自立自强,乐于奉献,悟生命意义,创无悔青春
③胸怀民族复兴梦,新时代使命我担当
④踔厉奋发,笃行不息,一起向未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1年9月25日,在党和人民亲切关怀、坚定支持和不懈努力下,孟晚舟在结束被加拿大方 面近3年的非法拘押后终于平安回到祖国。一句“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道出了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这说明( )
①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无法兼顾的
③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利益要服从个人利益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布茹玛汗:毛勒朵,用双脚丈量祖国边境线58载,刻下带有“中国”二字的石头十多万块。她说:“边境安宁了,祖国安定了,我们就能像现在这样日益昌盛,过上富裕好日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是公民权利
B.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C.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D.维护民族团结是人民的共同愿望
5.世界因劳动而改变,生活因劳动而美好。习近平多次强调,“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这说明( )
①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②要崇尚劳动、热爱劳动
③劳动精神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义务
④要弘扬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向全会作说明,“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这一目标的必要性是( )
①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
②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支撑
③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
④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产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是因为( )
①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
②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③树立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总体国家安全观时强调,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下面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作出贡献
③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④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2年1月17日,江苏省召开“沿海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专项表彰奖励大会”,对在我国领域海域打捞上缴水下可疑窃密装置的11位渔民及5名相关人员进行表彰并给予奖励。这有利于( )
①公民依法打击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
②增强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③调动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④杜绝各类危害国家安全和违法犯罪行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0.2021年3月,H&M、耐克及阿迪达斯等多家企业声称抵制中国新疆棉花在中国互联网激起极大愤怒。之后多位中国艺人密集宣布终止与H&M、阿迪达斯、耐克、匡威、优衣库等多家外国品牌一切合作。这一做法启示我们( )
A.维护国家利益必然牺牲个人利益
B.抵制外国商业品牌,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
C.个人利益就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D.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捍卫国家利益
11.席卷全球的疫情、频发的极端天气、欧洲大陆重燃战火让全球主要粮仓遭遇重创。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这启示我们要重视( )
A.粮食安全 B.军事安全 C.国土安全 D.科技安全
12.彭士禄是革命英烈彭湃之子,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历经磨难,初心不改,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他的感人事迹表明( )
A.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矛盾的
C.要始终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D.人生是否有价值在于是否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
13.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抵达深圳机场发表演说时说:“回首3年,我更加明白,个人命运、企业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十指相连,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孟晚舟的这句讲话告诉我们( )
①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总是一致的
③个人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④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为我们的生活操劳,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呵护这份亲情。下列名言或诗句体现孝敬父母的是( )
A.业精于勤,荒于嬉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5.“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把我往哪里搬”作为我国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的彭士禄,一直身体力行着这句话。大学毕业时,根据国家需要,他毅然改行学习核动力,从中国潜艇核动力到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都留下了他辛勤的足迹与汗水。彭士禄生前在自述中写道:我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劲,不做则已,一做到底。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②要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③要勇担使命,无私奉献
④要不懈奋斗,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家安全机关因市民陈某的一个举报电话,及时化解了一起危害国家生物安全的风险隐患。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①维护国家安全只能靠群众举报 ②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③应该牢牢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④要以生物安全为国家安全的根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我和我的祖国,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对这段歌词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国家发展为我们成长提供良好的机遇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以人民安全为基础
④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紧密联系、高度统一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某村附近有一处军事基地。2021年8月20日,村干部在村口发现两名男子形迹可疑,便迅速向派出所报告。经审查,其中一名男子涉嫌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这让我们认识到( )
①要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②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③维护国家安全只是成年人的事情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教育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将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国家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说明( )
①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②劳动是中学生的首要任务
③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④劳动能成就中学生的一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中国共产党带领我国亿万人民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今天,我们应该( )
①努力成为脑力劳动者,为国家和社会作更多贡献
②为祖国的成就感到自豪,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③继续发扬实干精神,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④以执着的信念、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共40分)
21.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没有国土、人口和主权,国家就不能生存。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有同学说:国家好,大家才会好,维护国家利益责无旁贷。还有同学说:当前学习最关键,关心国家发展,报效祖国是长大以后的事。
请你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18分)
22.阅读两则故事,简述为什么每位劳动者都值得尊敬和学习?(10分)
23.【透视家庭教育评析社会热点】
观察两幅有关家庭教育的漫画,回答问题。
(1)两幅漫画共同反映了家庭教育的什么问题?(2分)
(2)结合两幅漫画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评析。(10分)
…………
参考答案
1.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爱国情感。
①③:吹响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传递国旗,升国旗,高唱国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这一幕幕场景都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国家尊严 ,激发起我们强烈的的爱国情感和国家认同感,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这一场景未展现出我国科技水平和中华优秀文化,从中我们无法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力量,未能激发起我们强烈的文化优越感,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2. D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