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单元主题同步阅读拓展训练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09日
资源编号 57840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单元主题同步阅读拓展训练

2023-09-09 五年级上册 0 3,60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单元主题同步阅读拓展训练

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主题同步阅读拓展训练

第八单元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五年级阅读考核标准

1.具有较强的课外阅读意识,能自觉安排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有收藏图书资料、参与读书活动的习惯。

2.在规定的读书时间内专心读书,能坚持读书60分钟以上,能与人交流读书感受。

3.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会摘录、会剪报,学会写感想型读书笔记。

4.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词句的意思,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能质疑并展开讨论。

5.初步学会速读,可达每分钟200字以上,学习浏览,能根据要求选择有关读物和收集有关信息。

6.学习探究性阅读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专题性阅读。对人物和表达方法作出简单的评价。背诵诗文30篇,开始阅读中外名著,全学年课外阅读总量达50万字以上。

二、第八单元阅读达成目标

1.背诵《古人谈读书》《观书有感》。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了解读书求学的态度和方法,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中读书方法带来的启发。

4.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5.能梳理、总结如何找书读的方法和心得。

6.能借助比喻句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理解。

非雪天不能读书

徐少康

读书不分四时。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具一番风情;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而我半生读书,都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

我年少时即插队山区,那里地广人稀,劳动很紧张,每年繁忙的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常常是忙得两头摸黑。虽然有时雨天不出工,但能够留给我读书的时间毕竟太少,也太零碎。

只有冬天,对我来说是奢侈的日子,会有整把整把的时日供我闭户读书,我可以在火炉里煨上几个红薯,让书香伴着薯香。书读足了,就从灰烬里拨出几个又香又烫的红薯来吃,吃完后又翻开喜爱的书来读。这种时日,我往往将平日里想读而无暇读的书堆满一床,逐本读过去,或者将一年中零零散散读过的书全翻出来,恣意地重读一遍。

雪夜读书,在我来看也是欢乐的事。一炉红火,满室雪光,四野静谧(mì)的落雪声,我时而默诵,时而低吟,一直到雄鸡初啼才恋恋不舍地吹灯睡觉。现在回想起来,我生平所读的书,在那些雪天里读得最多,也记忆最深。

我常常思忖:为什么我一回忆起读书的生活,总是想到那些苦寒的雪天?难道我就没有杨柳岸边与书相伴的日子吗?难道我今天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读书不值得留恋吗?可是近年来,我的读书成了消遣,早期的锐志没有了,更常常禁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许多书买来,一堆一堆还没翻过,有些只看了开头的几页就再也没有碰过。现在我似乎懂了:人的一生,可用来读书的日子数来不少,但真正用在读书上的时间却不多。读书,是需要一点生存压力的。清人袁枚在《黄生借书说》里说,年轻时因家贫,他如饥似渴地借书读,做官后,生活安顺,“俸去书来”,书容易得到了,反而“素蟫(一种蛀虫)灰丝,时蒙卷轴”,读书的时间反倒不多了。

袁枚说的是书非借不能读,而我则想说书非雪天不能读。寒冬,是时令的雪天;艰难逆境,是人生的雪天;清静寡欲,是情志的雪天。雪天读书,正如旅人在风雪之夜里对家园的思念,更有一番神思的投入和彻骨的深味。

1.“我”在这篇文章里回忆自己什么时间读书的事?(  )

A.雪天    B.夏天      C.秋天 D.春天

2.“我常常思忖:为什么我一回忆起读书的生活,总是想到那些苦寒的雪天?”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A.总结上文 B.引出下文

C.承上启下 D.照应前文

3.“我则想说书非雪天不能读。”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作者认为下雪天可以读书

B.作者下雪天可以一边烤红薯一边读书

C.作者认为下雪天天气寒冷适合读书

D.作者认为在有生存压力的情况下才会好好读书

4.与作者在本文想要表达的观点不符的一个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是(  )

A.闻鸡起舞 B.凿壁偷光

C.囊萤映雪 D.悬梁刺股

5.开头为什么不直接说雪天读书,而是要先说春天读书,夏天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袁枚说的是书非借不能读,而我则想说书非雪天不能读。”你更赞同哪个观点?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有时忙,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如厕,如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能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最可惜的是带出来的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我不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但那一晚真够狼狈,躺在床上后,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屋中书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权且当作一本书吗?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那一摞台历,那是一份《中外历史知识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就此免去了空虚和寂寞,我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作为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7.为文中加横线的词语“津津有味”写出一个近义词和一个反义词。

近义词:(         )    反义词:(         )

8.作者是如何有选择地阅读书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哪些句子体现出作者爱看书?用“ ”画下来。

10.通读全文,用“﹏﹏﹏”画出作者所说的读书的益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学类文本《读书再读书》,完成下列各题。

读书再读书

①关于读书,让人高兴的是我们今天读的书,明天就会变作宝贵的财富,但当我们长大成人,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

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因为:

③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我却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情,为南极洲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④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初春,当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我感觉有花瓣儿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的气息。

⑤读书使我们美丽。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蓦然抬头,那份书卷气已从内心悄然映在脸上。是啊,还有什么比书卷气更让人赏心悦目的呢?

⑥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它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已经把别人的智慧“偷”过来装在自己的头脑中,多好!我们本来天生只有一个头脑,是读书让我们又多了一个头脑。

⑦更为重要的是,读书能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不读书的人,只有一次生命,他充其量只能过一辈子。读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过去,现在和将来。

⑧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所以,亲爱的小读者,请你从看电视、看卡通漫画、玩游戏机的时间中务必抽出时间来读书。别忘了,“书是奇迹”,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生命发生奇迹的话,那就去读书再读书——为了明天不懊悔。(有删改)

11.把第⑤段画线的句子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⑥段画线句子中的“偷”字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别人的智慧”指的是________。

13.作者认为读书的好处很多,请你从文中找出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学期你一定读了不少好书,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推荐给大家,写出书名、作者以及你喜欢这本书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类文阅读。

读书使人优美

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刃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的双眸。

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15.在作者眼中:读书使人________。

16.概括第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认为读书能使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童年读书

莫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

③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不轻易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④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一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着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⑤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但我总是能把他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⑥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⑦不久,我从一个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着做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

⑧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久,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选自《莫言散文》,有改动)

18.作者通过写借阅的四本书来讲述童年迷恋读书的故事,请根据文章内容填表。

借阅的书籍 阅读的地点 付出的代价
《封神演义》
《青春之歌》
《破晓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结合选文,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

A.点题,总领下文。 B.点题,总结全文。

C.过渡,承上启下。 D.铺垫,补充交代。

20.对“我”童年时的确迷恋书的原因不合适的是哪一项(      )

A.没有电影电视。     B.没有收音机。

C.体能不佳,胆小。 D.父母逼着看书。

21.第④自然段中“从草垛后晕着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对“晕着涨脑”一词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我”因长时间专注看书而疲惫。

B.“我”被蚂蚁、蚊虫叮咬而出再身体不适。

C.“我”被马蜂蜇,头肿得厉害。

D.表现了“我”童年时对读书的迷恋。

22.读文中画“ ”的句子,说说“我”感到幸福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我”比作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24.莫言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文章说说莫言的成功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自从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一年年地长大,也一年年地沉默。

就这样一路读到了初二,她的班级来了位朱老师。一天放学后,她正整理书包准备回家,朱老师走了进来。

“小樱子!”老师亲切地叫着她的小名,“你能帮老师一个忙吗?”

“什么忙啊?”她紧张地问道,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惊恐。

“老师想请你帮忙给花浇浇水,老师太忙了,没有时间,小樱子来帮帮老师好吗?”

“好的!好的!”她激动得脸都红了。

朱老师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山茶 丁香 凤仙花 鸡冠花 她特别偏爱的却是一株不认识的植物。它有着清秀挺拔的枝干,长着狭长碧绿的叶子。她一直渴望知道,它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终于有一天,当她再一次给它浇水时,惊喜地发现,花开了!那是一朵纯白的喇叭形的花,优雅地立在枝头,如天鹅般顾盼生姿……

“好看吧?这是百合。”不知何时,老师已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揽住了她的肩膀。她无言地点了点头。“它的花盆好看吗?”老师接着问。

她下意识地注视着花盆,她从没注意过花盆,那竟是一只废弃的破脸盆,锈得连边都没有了。

“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老师温柔地对她娓娓道来。

那一刻,似乎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她布满阴霾的心,使她豁然开朗。从那以后,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成绩突飞猛进,优秀得令人望尘莫及……

是的,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

25.请给第7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26.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优美(        )            高不可攀(            )

反义词:自信(        )            停滞不前(            )

27.“好看吧?这是百合。”不知何时,老师已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揽住了她的肩膀。这段话对人物的(       )、(       )进行了描写。

28.请你找出短文中表达小樱子在浇花这件事中心理变化的词语。

惊恐——(         )——(        )——(           )——豁然开朗

29.“那是一朵纯白的喇叭形的花,优雅地立在枝头,如天鹅般顾盼生姿……”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多选)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排比

30.联系上下文理解“似乎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她布满阴霾的心。” 文中“强烈的阳光”是指                。

31.从文中老师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               的老师。

32.“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联系短文和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

读书再读书

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山路上,突然,有个陌生的声音对他说:“捡几块石头吧,明天,你会既高兴又懊悔。”商人捡了几块石头继续赶路。天亮了,他掏出石头,发现它们都变成了宝石!商人无比高兴,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却很懊悔。高兴的是,石头变成了宝石;懊悔的是,捡得太少了。

亲爱的小读者,读书也是如此。我们今天读的书,明天就会变成宝贵的财富,当我们长大成人,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因为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我却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情,为南极洲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初春,当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我感觉有花瓣儿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的气息。

读书使我们美丽。 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蓦然抬头,那股书卷气已从内心悄然映在脸上。是啊,还有什么比书卷气更让人赏心悦目的呢?

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它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已经把别人的智慧“偷”过来装在自己的头脑中了,多好!我们本来天生只有一个头脑,是读书让我们又多一个头脑。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能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不读书的人,只有一次生命,他充其量只能过一辈子。读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过去,现在和将来。

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所以,亲爱的小读者,请你从看电视、看卡通漫画、玩游戏机的时间中务必抽出时间来读书。别忘了,“书是奇迹”,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生命发生奇迹的话,那就去读书再读书——为了明天不致懊悔,让我们快快来捡宝石吧。

3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珍贵——(    )   沉醉——(    )       优雅——(    )

34.作者在短文开头讲的小故事和读书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偷”字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这样表达,使语言风趣幽默且贴切生动。我还能把它换成__________ 、__________ 等。

36.在作者眼中,读书有哪些好处?根据提示从文中梳理信息,填入方框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童年读书

莫 言

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最大的乐趣。

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楼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喂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许多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jiū)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忍。但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肿成了一条缝。

不久,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着做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

37.借助下图梳理莫言的童年读书经历。

38.“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我”为什么感到“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

童年读书(莫言)

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父亲反对我看闲书,怕我耽误了割草、放羊,我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偷着看书。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印象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1)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喂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许多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将书页翻得飞快,(2)我急速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但我总是能把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最后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不久,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着做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3)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饭也忘了吃。

39.根据划线句子的意思,分别选择相应的词语。

A.废寝忘食                 B.难以磨灭               C.一目十行

(1)                    (2)                    (3)

【联读《忆读书》和《童年读书》,完成以下题目。】

40.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

(1)请用“ ”分别画出《忆读书》和《童年读书》的关键句。

(2)关于提高阅读速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读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B.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C.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D.即使完全读不懂也没关系,只管往下读。

41.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1)请用简洁的语言填写冰心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荡寇志》的感受或评价。

书目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荡寇志》
感受或评价 人物性格极其生动

(2)请为莫言的读书经历选择相应的场景,将选项填入下面的表格。

A.站在门槛上就着油灯读书          B.被几十只马蜂蜇到脸          C.被虫咬又耽误喂羊

书目 读《封神演义》 读《青春之歌》 读《破晓记》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经历 为同学家拉磨

42.关于《忆读书》与《童年读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忆读书》《童年读书》在语言表达上都很朴素,但是情感真挚。

B.《忆读书》《童年读书》写的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描写的场景有详略之分。

C.联系两篇文章中的具体书目,可以发现两位作家阅读面很广,阅读量很大。

D.对比两位作家的阅读感受,可以发现莫言比冰心更痴迷于读书。

43.在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中,我们读了很多有意思的民间故事。根据关键词提示,选择相应的民间故事。

A.《列那狐的故事》            B.《八仙过海》            C.《曼丁之狮》

(1)张果老       铁拐李          吕洞宾(     )

(2)松迪亚塔     流浪成长        平乱安国(     )

(3)颠倒是非     为自己开脱      捉弄其他动物(     )

44.阅读中常常会被其中的一些人物吸引或感动。在“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上,介绍一位你喜欢的书中人物,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

走遍天下书为侣

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如果你问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我回答: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背诵的程度。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  陆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省略  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45.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

46.在作者眼里“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画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爱书之情、读书之乐的一句话。

47.填序号,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读书方法和顺序是(      )

①品味欣赏        ②总结收获        ③想象作者        ④思考内容

48.联系上文,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文章最后句话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A    2.C    3.D    4.A    5.通过对比突出雪天读书让“我”特别难忘,同时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6.我赞同书非借不能读这个观点。借来的书,由于时刻担心需要尽快还回去,反而会让人珍惜宝贵的阅读机会。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第①自然段“而我半生读书,都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可知“我”在这篇文章里回忆自己雪天读书的事。故答案选A。

2.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句子“我常常思忖:为什么我一回忆起读书的生活,总是想到那些苦寒的雪天?”是一句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作者回忆读书的生活,引出下文作者为什么总是在苦寒的雪天读书。答案选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五年级上册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单元主题同步阅读拓展训练 https://www.0516ds.com/5784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