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阅读
主题04 咏史怀古诗
(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
思维导图:
习题训练:
一、
再泛吴江① [宋]王禹偁
二年为吏住江滨,重到江头照病身。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
随船晓月孤轮白,入座晴山数点春。 张翰②精灵还笑我,绿袍③依旧惹埃尘。
注:①〔再泛吴江〕本诗写于诗人第二次遭贬之时。②〔张翰〕西晋文学家,任司马府的东曹掾时,借口思念家乡的莼菜羮和烩鲈鱼,向齐王辞官,回到了老家。由此而产生了“莼鲈之思”的典故。③〔绿袍〕宋制,七至九品服绿。
【读意象】
1.“野鸟”“渔人”两个意象都有(1)_____的特点,诗人借它们表达了(2)_____之情。
2.诗歌常常运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本诗尾联用张翰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②,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释】①此诗写于欧阳修被眨滁州期间。怀嵩楼为唐代名相李德裕被贬滁州时所建。②画角:乐器名,发声高亢。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景自然流畅,于景物描绘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精神面貌。
B.“野菊开时酒正浓”描绘了深秋时节野菊竞相开放、诗人与郡僚举杯畅饮的画面。
C.颈联中“青松”意象耐人寻味,在斜日映照下,给人苍翠挺拔之感。
D.本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悲愤之情。
2.赏析“霜林落后山争出”中“争”的妙处。(4分)
三、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乙】
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甲诗中的“楚客”和乙诗中的“逐臣”指的是谁?他有着怎样的遭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甲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题岳阳楼①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②,华堂张与贵人看。
【注】①元和十四年春,贬至江州的白居易再调忠州刺史,经过岳阳时写下该诗。②图障:指绘有图画的屏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孤独地登上岳阳楼远眺,看到了春天的洞庭湖水满为患,忧心忡忡。
B.诗人看到洞庭湖“连梦泽”“近长安”,极写洞庭湖之广阔。
C.岸上攀树之猿的苦啼与远雁飞渡洞庭的艰难引发了诗人的无尽悲愁。
D.洞庭湖壮美景色难以画成屏风,陈在华丽厅堂,来供达官贵人品赏。
2.前人评论此诗,认为“落句怨愤极矣”,请结合诗歌对该观点进行分析。
五、阅读辛弃疾《鹧鸪天》,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①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②,不成③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④元无定,得似⑤浮云也自由。
【注释】①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②归休去:退休、致仕。去,语助词。③不成:反诘词,难道。④出处:指出仕与隐处,做官与退隐。⑤得似:真是。
1.请说说“愁还随我上高楼。”中“随”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曾说“而今识尽愁滋味”,请结合本首词的具体语句,说说他识尽了怎样的“愁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B.“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这两句直抒胸臆,语言浅白,此中感慨,让人读而心有戚戚。
C.“得似浮云也自由”中“也”字表现了词人致仕、退隐后的自由与喜悦之情。
D.此词在表情达意上,采用层层剥笋式抒情,越来越清晰地显现了他愁苦的来处。
六、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①,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①浮云蔽日: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
1.本诗“沉郁怀古”“ 哀怨如缕”,请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请从构思、写法、语言中任选一个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
1.(1)自由自在(悠闲自在) (2)弃官归隐(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理解。“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意思是满眼望去,吴江碧波荡漾,江上野鸟自由地飞翔,江边渔人身穿蓑衣在微雨中悠闲垂钓,“野鸟”“渔人” 都是自由、悠闲的,诗人恰到好处地运用“输”“属”二字, 表达对山野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生涯的厌弃。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