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两大题,28小题。考试形式为闭卷书面笔答。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为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用2B铅笔正确填涂考试证号下面的数字。
2.作客观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3.答主观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书写,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应将错误内容划去,然后在原答题卡区域内写出正确答案。
4.答题卡不能折叠、污染、穿孔、撕破。不准使用胶带纸、修正液、可擦洗的圆珠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客观题共25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的正确选项。(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2022年6月30日至7月1日,习近平莅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別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习近平指出,有伟大祖国的坚定支持,有“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实保障,在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香港一定能够创造更大辉煌。( )
A.20年 B.25年 C.30年 D.35年
2.他是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他致力于飞机设计研究,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高空高速歼击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也是该机以后改型的总设计师。他是( )
A.杨振宁 B.顾诵芬 C.吴天一 D.彭士禄
3.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
A.十八 B.十九 C.二十 D.二十一
4.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伟大革命迎来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6年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的建立
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5.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③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改革开放解决了当前中国的一切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九年级(1)班同学打算出一期“改革开放铸就辉煌”主题黑板报。下列可以作为黑板报素材的有( )
①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④共建“一带一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的话语表明( )
A.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B.摆脱贫困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
C.全面小康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梦想
D.我国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8.新时代有新的奋斗目标,在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①能有效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同时富裕
②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③要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④必须坚持劳动成果平均分配,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废旧物品再利用成为新时尚。用废旧轮胎养花,用饮料瓶制作手工艺品,用包装纸、雪糕棍儿制作台灯……废旧物品再利用( )
A.是别出心裁的好点子,是以追求时尚为目的的匠心之作
B.体现了错误的消费观,花盆、台灯很便宜,直接买就行
C.表明创新无处不在,创意与环保结合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D.是浪费时间,把宝贵的光阴花在要丢弃的物品上不值得
10.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蒸汽机无人机作业的改良、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出现,推动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这说明( )
A.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B.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C.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D.创新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要勇敢面对挑战
11.我国的大病医保目前已经覆盖了十多亿人口。大病保险制度推行之快、覆盖之广、群众感受之深,已经和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世界最权威的医学期刊称赞中国的大病保险制度创新值得借鉴。这说明了我国( )
①已处在世界创新国家的前列
②正走在通往国强民富的创新路上
③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期
④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习近平强调:“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之所以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因为( )
①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④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习近平说:“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为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我国必须( )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降低研发投入,加大技术引进
③优先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④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从机器大厨到魔力场馆、从“最快的冰”到“最真的雪”、从机器视觉到5G云转播……我国攻克了一批批核心技术,一项项高科技让北京冬奥会惊艳世界。由此可见( )
A.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B.科技可以降低训练强度
C.我国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
D.创新需要保护知识产权
15.中国建筑的榫卯结构,今天仍然被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的建筑行业借鉴;近年来我国也借鉴德国、加拿大等国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经验。这说明( )
A.一切外来文化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B.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消除差异
C.经济全球化给文化多样性带来挑战 D.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16.冰墩墩、雪融融、“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中国漫”,向世界诠释了中华文明的自信、友好和独特魅力。这让我们感受到( )
A.中华文化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为重要的动力
B.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
C.多样外来文化与冬奥精神相融共生的创意性
D.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17.小明在“讲中国好故事,凝聚人生价值”的活动中,讲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在长沙与世长辞。他在生命最后时光,念念不忘的还是杂交水稻,并再三叮嘱弟子,一定要将杂交水稻推广好,要把解决好“大家”的温饱问题作为重点工作。听了这感人肺腑的故事,真情感受到袁隆平院士的个人价值集中体现在( )
A.爱国 敬业 B.诚信 友善 C.平等 公正 D.敬业 公正
18.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些精神( )
A.弘扬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是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为国家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D.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1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中我们可以领会到( )
①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 ②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
③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 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28年9月27日,南京雨花台的刑场上,一名男子身穿青绿色夹衫、白单裤,脚穿白帆布胶底鞋,梳着整齐的头发,迎风站立,视死如归。在他的内衣口袋里,留有两封书信。其中一封写给弟弟妹妹的诀别信,字字坚毅、句句千钧、忠贞可表,饱含铁骨柔情,读来感人至深。
亲爱的弟弟妹妹:
我今与你们永诀了。
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我的肉体被反动派毁去了,我的自由的革命的灵魂,是永远不会被任何反动者所毁伤!我的不昧的灵魂必时常随着你们,照护你们和我的未死的同志,请你们不要因丧兄而悲吧!
——-摘自江苏宜兴革命烈士史砚芬(1903一1928)家书(原件现存于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透过这封家书,我们能够感悟到( )
①革命文化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②要自觉高扬民族精神,创造精彩人生
③为实现革命理想而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 ④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情怀
A 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下表是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该表反映了我国( )
总人口(万人) | 增长率 | 60岁以上人口占比 | |
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 | 133 972 | 0.57% | 13.26% |
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 | 144 178 | 0.53% | 18.7% |
①人口基数大 ②人口素质偏低 ③总人口增速趋缓 ④老龄化加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我国科技部发布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1年度报告》指出:2015年以来,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和东南亚区域三大热带雨林区森林面积持续减少,全球森林面积净减少28.41万平方千米,而我国的森林面积持续增长,陆地生态系统在较大范围内呈有序恢复、向好发展态势。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③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④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中央财政计划2021-2025年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贯彻的发展理念是( )
A.共享 B.协调 C.绿色 D.创新
24.为应对气候变暖,中国向世界承诺我国将在2030年前和2060年分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注:碳达峰即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碳中和是指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捕集或吸收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上述承诺 ②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造福人类
③促进发展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首位 ④影响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环境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无废城市”发展模式旨在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近年来,我国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这一举措( )
A.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要求
B.能迅速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C.可以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D.从根本上解决了垃圾围城的现象
第Ⅱ卷(主观题共25分)
二、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上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3大题,共计25分)
26.材料一 1954年,修筑川藏公路的战士在怒江两岸的悬崖陡壁上劈山筑路。(左图)
2021年,北京援藏医生王克明(左)在西藏当雄县格达乡格达村牧场为牧民义诊。(右图)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1)材料一中两幅图反映了两代共产党人的风貌,请问你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
(2)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并举出身边的两个例子来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的?(例如帮助贫困人群脱贫)
27.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写下《天问》,追问宇宙星辰的奥秘。如今,我国“长征五号”系列火箭携“天问一号”冲天奔火、助“嫦娥五号”九天揽月、送“天和”核心舱太空建站……中国航天人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接力攻关,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创新精神。而开放空间站、与全球共享北斗系统、“中国天眼”邀请世界共“见”未来,也彰显了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担当。
(1)“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北斗系统”等航天事业工程名称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元素?中华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2)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航天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那么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并写出其核心在当代中国的本质。
28.无锡市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对无锡十年来科技创新领域进行研究。
【关注引才引智】无锡接连出台“ 太湖人才计划 ”,“ 太湖人才计划”升级版1.0/2.0,持续出台“锡引惠才”12条、优秀大学生“锡引”工程升级版8条、“助企惠才”人才10条等政策,构建起了覆盖诺奖得主、中外院士,到优秀大学毕业生和技能型人才的全维度、多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十年来,科技创新、引才引智推动产业发展作用凸显。
(1)请同学结合材料分析我市落实了哪些发展战略?
【数说科技创新】无锡科技进步贡献率自2013年起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10家、位居全国前十、全省第二;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首破万亿、达到10514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15.28%、位居全省第二;物联网产业入围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总量位居全省第一;近十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1项、中国专利奖75项,主导参与制定修订国际标准66项、国家和行业标准2386项,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根据《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无锡位居全国城市第13位、地级市第2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无锡在主体培育、载体建设、技术攻关、资源集聚、生态营造等“五箭齐发”,助力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2)无锡成功跻身全国创新同类城市前列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奏响青春号角】
(3)我们感受到“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的矫健步伐,广大学子也要积极投身其中。请你谈谈在科技创新的今天,我们青少年怎么做?
…………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时事题,解析略。
2.B
【解析】
【详解】时政题,解析略。
3.C
【解析】
【详解】时事题,解析略。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