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友情提醒:本卷共4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1.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该法是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 )
A.畜牧法 B.黄河保护法 C.妇女权益保障法 D.农产品质安全法
2.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就斐然。下列图片能直接体现这一结论的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对于下框内容体现的共同主题,你认为最贴切的是( )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实施后,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九部法律同时废止。 |
A.网络是把双刃剑 B.犯罪的基本特征 C.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D.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4.近日,我市各中学组织学生利用休息日开展爱心义卖活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亲社会行为要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③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最佳方式 ④是为了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小浩想利用周末策划组织“义务宣传宪法知识活动”,他应该( )
①召集人员、分工协作 ②确定主题、制定计划 ③深入社区、开展活动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
6.“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这句话主要说明( )
①我们要积极参与改进规则 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除了家人、恋人和挚友亲朋,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恰好是一米,超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的心理就会觉得相对紧张,感觉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侵犯,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米线”规定的由来。在公共场所设置“一米线”( )
①降低了社会运行效率 ②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
③保障了公共场所秩序 ④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对下列名言警句所蕴含道理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不学礼,无以立——礼主要表现仪表端庄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③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相互的,要互敬互爱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下列法律责任,能够成为判断其行为属于犯罪的依据是( )
A 罚款 B.罚金 C.没收违法所得 D.赔偿损失
10.某校邀请检察官为学生开设法治教育讲座,下面是检察官与学生的对话摘录。从对话中我们能懂得的道理是( )
①预防违法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②不良行为是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③未成年人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④有不良行为的人一定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作为消费者,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向_________提起诉讼。( )
A.律师事务所 B.消费者协会 C.人民法院 D.公安机关
12.努力完成学习任务、遵守校规校纪,这是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这个责任主要来自( )
A.法律规定 B.家长的要求 C.老师的期望 D.自己的兴趣
13.道德与法治课代表去省里参加学科竞赛,班主任让小敏作为临时课代表。尽管小敏不大愿意,但她还是答应了,并且认真负责,受到班主任的表扬和同学们的称赞。这说明( )
A.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同样也能做好 B.要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评估
C.承担了非自愿选择的责任,可以受到表扬 D.小敏承担的责任来自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
14.青年时期的钱伟长,为了科学救国放弃成绩优异的文史专业,转学不擅长的物理专业;抗战胜利后,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他说:“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他的事迹告诉我们( )
A.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B.国家利益至上,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C.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D.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考虑个人利益
15.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某同学在分组讨论环节引用了以下名言警句:“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由此可以推测,他们讨论的主题是( )
A.生活需要秩序 B.责任与角色同在 C.实干创造未来 D.社会生活讲道德
16.下图中“?”处的正确内容是( )
A.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以人民为中心 B.中国共产党领导 C.全面依法治国 D.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二、非选择题(第18~20题,共49分)
18.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需要用智慧面对各种选择。
信息一
面对身患危重疾病的患者,人们常常会选择闭口不谈实情,而以“善意的谎言”来使病人对治疗充满希望;面对不谙世事、失去亲人的孩子时,人们常常会选择暂时不告诉他真实的情况,待孩子懂事后再以实情相告,以此来关爱孩子的健康成长…… |
信息二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包括:辱骂、中伤、讥讽受害者;对受害者进行人身攻击;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意做的事……调查显示,56.3%的受害者不知道如何应对校园欺凌,25%的受害者选择逃离事发地或是默默忍受。 |
(1)运用所学知识,点评“信息一”中人们的智慧选择。
(2)面对校园欺凌,有效保护自己需要我们有智慧。请写出你的智慧方法。
19.八年级某班同学以“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增强劳动观念和技能”为主题开展调研活动,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项目 | 内容 | 占比 | 相关链接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劳动教育环境。 ☆徐州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要求,中小学生每周家庭劳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一到两项生活技能。 |
中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现状 | 是否参与:是 | 91.5% | |
每周参与时间:0-1小时 | 68.8% | ||
劳动技能:会炒菜 | 3.8% | ||
对中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认识 | 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做家务 | 66.6% | |
人工智能时代不需要劳动 | 46.7% | ||
体力劳动者社会地位不高 | 48.9% |
依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任务
(1)中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现状反映了哪些问题?
(2)简要分析“对中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认识”中的不合理之处。
(3)加强劳动教育需要各方面承担责任。从三个不同角度写出其应承担的责任。
20.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围绕“网络生活新空间”这一主题举行了一次研讨会,以下是他们搜集的资料,请你参与研讨并完成相关问题。
资料一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互联网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稳步发展;作为数字社会的互动平台,互联网充分发挥媒介属性,支撑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大交互;作为在线政务、共享出行、移动支付等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成为改善民生、增进社会福祉的强力助推器。
资料二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各网络平台推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并以人脸识别等新型防伪技术来杜绝未成年人逃避监管。有专家指出,“防沉迷”仅靠网络技术是不够的,更需要青少年的理性参与。
资料三 当下,网络空间成为国家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疆域,保障网络空间安全就是保障国家主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只有让网络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让全民参与网络安全的防护,才能真正维护国家安全。
(1)从资料一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
(2)依据资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给中学生“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
(3)运用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完善下面发言提纲。
★列举网络安全存在的隐患:钓鱼网站;恶意二维码;虚假免费Wi-Fi等。
★说明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中学生维护网络安全的正确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时政题,解析略。
2.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
①④:我国科技创新成就斐然,分析选项,中国天宫空间站建设、天宫一号成果发射,符合题意,故①④正确;
②:选项属于体育取得的成就,故②错误;
③:选项属于政治建设,故③错误;故本题选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