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1日
资源编号 52613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2023-06-19 五年级下册 0 95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重难点检测卷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读下面选项词语,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hú)蝶          (yīnɡ)桃        (yì)旎               (bǐnɡ)     

B.(bànɡ)壳     澄(chénɡ)澈      (ɡé)掉             徘(huí      

C.水(piáo)      (chú)头          (yān)园           华(qiáo)

D.(wō)瓜        (bá)草            点(zuì)             (juàn)念

2.下列加点字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杨氏之子甚聪惠   智慧              B.夫不可陷之盾  夫妻  

C.吾盾之坚  坚固                            D.其人弗能应  应答

3.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白的学习能力特别强,每次的阅读题都能手疾眼快地率先完成。      

B.每当同学们遇到问题,他总能想到解决办法,真是班里的智多星。      

C.我们正是豆蔻年华的年纪,更应该珍惜学习的大好时光。      

D.武松的梢棒折做两截,他打虎的过程一波三折。

4.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自相矛盾》一文告诉我们:做事说话要三思而行,切忌片面夸大,而无法自圆其说。

B.《摔跤》一文选自丰子恺的《小兵张嘎》,文中对小嘎子、小胖墩儿动作的描写尤为传神。      

C.《手指》一文语言风趣幽默,展现了一只手上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和用处。 

D.《青山处处埋忠骨》为我们展示了伟人毛主席作为父亲平凡的一面。

5.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他怕师傅难堪,哪敢说真话?②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真话。      

B.①几时见说有大虫!ㅤㅤ             ②不曾见说有大虫。   

C.①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②十万支箭,三天难道造不成吗?   

D.①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ㅤㅤ    ②上下都挺脱。

二、填空题(共3小题)

6.在横线上正确规范书写下列词语。

píng zhàng ___________  léi gǔ___________           juàn liàn ___________  hóu lóng ___________

fěi tú___________       duàn liàn ________    niǔ kòu ___________   tiào wàng __________

7.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结合语境选词填空。

风_____浪_____         _____如雨_____         养_____处_____ 

__________大悟         _____脑汁_____         一针__________

(1)用来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2)含有比喻关系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3)形容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醒悟过来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这句话意思相同。

(2)战士出征,无论怎样艰苦、频繁的战事都无法磨灭将士的报国壮志,正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所赞美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3)从翁卷的《乡村四月》“乡村四月闲人少,____________________”,我感受到了农事的繁忙和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4)王之涣的《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____”诗境界开阔,描绘了一幅壮丽苍凉的边塞图。

(5)《杨氏之子》描述了杨氏子的聪慧,他巧对孔君平的话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9.口语交际。

你们班刚转来一位新同学,老师想让作为班长的你担任小小讲解员,带领新同学熟悉校园环境,你会怎样给同学讲解呢?请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写句子。

(1)沃克医生对刘伯承说:“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丽而神奇的月岩曾经获得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赞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修改病句)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生活作为健身的一部分。各种各样花样繁多的运动软件为健身者量身定制健身计划。这些软件通过视频等方式传承健身技能。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照样子,选择一个场景,突出景物的静态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1.阅读。

《自相矛盾》节选

ㅤㅤ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_______________,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①陷:刺破②或:有的人③何如:怎么样

(1)把原文补充完整。

(2)读文中标“”部分,填一填。

①“誉”可以组词为__________;联系上下文,我猜“坚”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字可以理解为“说”;“__________”是代词,指他自己的盾。代字入词,“誉之曰”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看注释,“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莫”表示否定。

④连词成句,标“”部分的意思就是__________:“我的盾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2.阅读。

跳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用“_____”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

(2)选文中的破折号表示______________。

A.解释说明    B.语意转折    C.声音延长    D.意思递进

(3)选文第一自然段中对船长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船长_____。

A.脾气非常暴躁,言语粗暴。

B.关心爱护孩子,说话很有感情。

C.语气坚定,遇事沉着冷静。

(4)船长在千钧一发之际,立刻让孩子跳进海里。下面_____不是船长考虑到的。

A.孩子跳海有可能生还,不然掉到甲板上必死无疑。

B.要是孩子能够转身回来就不开枪。

C.海面风平浪静,孩子跳进海里后的危险降低了很多。

D.水手们的水性很好,救起孩子的可能性很大。

(5)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明明很短,为什么“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中讲述了在危急关头父亲救下儿子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泥活》,回答问题。

泥活

ㅤㅤ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地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①这会儿,只见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着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②他重新拿起床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筋。于此,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他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ㅤㅤ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胖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咧着嘴说:“爷爷,这酒这肉你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

ㅤㅤ“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扭头问。

ㅤㅤ③“我刚把芮(ruì)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不是泥人冯,这么精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ㅤ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ㅤㅤ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用拇指轻轻地摸了又摸,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摆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ㅤㅤ④“带去吧!”冯兰瑞嘴角翘起,“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ㅤㅤ“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刚忙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ㅤㅤ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呆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向下压去。

(1)给下列加点汉字选择正确的拼音。(用“√”勾出)

揪住(jiū  qiū)________    虬筋(zhā  qiú)________    不愧(ɡuǐ  kuì)________

咧嘴(liě  liè)________     胖墩(ɡuō  dūn)_______    精湛(shèn zhàn)________

(2)请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____”线的3句话分别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人物。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句①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句②__________

句③__________

(4)根据文中的描述,冯兰瑞的年龄用哪个词形容比较合适__________

A.而立    B.不惑    C.花甲    D.弱冠

(5)“武松打虎”是冯兰瑞满意的作品,他为什么还要毁掉?写下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习作(共1小题)

14.快乐作文。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我们的家人、邻居,学校的老师、同学,上学路上的交警、清洁工,超市里的售货员、消费者……选择给你印象深的一个人写下来,具体表现他(她)的特点。可以选用典型事例,可以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特点,也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书写工整,字数500字左右。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C

【解答】A.有误。蝴蝶:旧时以为蝶的总称、今动物学以为蝶的一种。故“胡蝶”应为“蝴蝶”。“旖旎”的“旖”读作“yǐ”。

B.有误。“割草”的“割”读作“gē”。“徘徊”的“徊”读作“huái”。

C.正确。

D.有误。“点缀”的“缀”读作“zhuì”。

故选:C。

2.B

【解答】A、C、D古今意义相同。

B.古今意义不同,句意: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夫:发语词,放在句首,表示议论。现在的意思是:丈夫。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五年级下册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261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