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2022年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1日
资源编号 49715

【真题】2022年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05-05 中考 0 2,29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9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真题】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各科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盐城市2022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共6页,在检查是否有漏印、重印或错印后再开始答题。

3、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注意题号必须对应,否则不给分。

4、答题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古诗文名句填空。

(1)言必信,______________。 (《论语•子路》)

(2)____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 (杜甫《春夜喜雨》)

(4)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新颖的比喻描绘边塞的奇异雪景,抒发诗人的惊喜之情。

(8)中秋佳节,小妍把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给远在外地的姐姐,表达对她的思念和祝福。

2.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2月4日、农历正月初四、20点04分璀璨呈现。诗意的ǒu然,浪漫的创意,巧妙的融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为全球无数观众带来了一场“很中国”的视觉盛yàn。节目中黄河水凝结成冰,再由冰碎裂成为奥运五环,短短几十秒,“破冰”和“凝聚”的意蕴都传递出来,这包含了不少中国的传统哲学和看待世界的态度。打破隔(  )阖、互相理解,这不仅是奥运会的功能,也是中国近年来在世界舞台上一直倡导的理念。开幕式中,随着奥运火炬冉冉升起的,是由各国小雪花共同组成的世界大雪花。在遭受过新冠疫(  )情的全球挑战后,“更团结(Together)”这个词写进了奥林匹克宣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雪花盛景,展现的是中国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和包容。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ǒu(  )    yàn(  )   隔(  )阂    疫(  )情

(2)下列短语中,结构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无数观众                                                             B.传统哲学

C.看待世界                                                             D.奥运火炬

(3)根据语境,划线部分有毛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人合一”思想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学派,其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7分)综合性学习。

3.班级开展“魅力‘盐’文化”主题活动,你和小妍一起参加。

【探•字中盐】

(1)为探究“盐”的本源,小妍查到了篆书的“盐”字(如图),但不太懂。于是去问老师。

老师:“盐”由“”而来,“卤”是天然的咸水。你们看“盐”字的结构:左上角“臣”,应该表示官员在旁监督;右上部是“人”在倒“卤”水:下面的“皿”字,应该是煎煮的器皿。

小妍:哦,我懂了,“盐”字的本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事中盐】

在同学们收集到的“盐”文化资料中,一则故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一天,朱德在井冈山一个茅草房,看到一个脸色灰白泛黄的老大爷,关心地问:“老人家,您生病了?”老人断断续续地说:“我几个月没有尝过盐的味道了,连路都走不动了。”回去后,朱德虽然知道部队盐也很紧缺,还是把缴获的食盐分出一部分送给老乡。老人看着红军送来的一包盐再三推辞,战士说:“收下吧,老人家,朱军长说了,我们红军与人民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只要红军有盐吃,就得让老百姓的菜碗也是咸的。”老人含泪收下了。

(2)读了故事,你感慨道:故事中的“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辨•食中盐】

小妍说:“战争年代的盐那么珍贵,现在却有人谈‘盐’色变。那我们究竟怎么吃盐才好呢?”于是她在网页论坛上发出求助帖。

(3)看完回帖,你们明白了应该怎样科学控制每天的摄盐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64分)

4.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

赠萧瑀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进白(全唐进》)

【乙】

贞观八年,房玄龄、高士廉于路逢窦德素,问北门近来更何营造。德素以闻。太宗乃谓玄龄曰:“君但知南衙事,我北门少有营造,何预君事?”玄龄等拜谢。魏征进曰:“玄龄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营造,何容不知?且所为有利害,役工有多少,陛下所为善,当助陛下成之;所为不是,虽营造,当奏陛下罢之。此乃君使臣、臣事君之道。玄龄等问既无罪,而陛下责之,臣所不解;玄龄等不识所守,但知拜谢,臣亦不解。”太宗深愧之。

(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萧瑀:与巍征、房玄龄、高士廉等同为贞观二十四功臣。②板荡:这里指动乱之世。③北门:指皇宫后苑,下文“南街”指中央官署。④以闻:把这件事告诉太宗(李世民)。⑤预:干涉。⑥识:知道。

(1)下列选项中停顿正确一项是(   )

A.疾风/知劲/草    玄龄等/不识所守              B.疾风/知/劲草    玄龄/等不识所守

C.疾风/知劲/草    玄龄/等不识所守              D.疾风/知/劲草    玄龄等/不识所守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于路逢窦德素

②玄龄既任大臣

③而陛下责之

④但知拜谢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陛下所为善,当助陛下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太宗深愧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下面问题。

①自选角度赏析【甲】诗前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诗题目有的版本叫“赐萧瑀”,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都与“谏”有关,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甲】诗和【乙】文内容,简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摘自联合国报告《灾害造成的人类损失2000年﹣2019年》)

材料二

①2021年7月17~24日,河南多地出现破纪录极端强降水事件,具有过程累计雨量大、强降水范围广、降水极端性强等特征。河南有39个县市累计降水量达年降水量的一半,其中郑州、辉县、洪县等10个县市超过常年的年降水量。累计雨量超过250毫米的覆盖面积占河南国土面积的32.8%。1小时最大雨强201.9毫米,创下中国大陆小时气象观测降雨量新纪录。郑州等19个县市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32个县市连续3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②针对当地在本次灾害应对处置中暴露出的问题,国务院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组提出改进建议:深入开展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及运行情况评估,强化预警和响应一体化管理,整体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水平,广泛增强全社会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摘编自“中国气象同”及《南方周末》相关报道)

材料三

2021年7月伦敦遭遇暴雨侵袭。道路被淹没,公交车被困在洪水中。有些英国人认为:洪灾是由不同因素造成的,但“超级地下室”的兴建增多可能是原因之一。因为一旦大雨倾盆,未开发的草地和土地容易吸收雨水,但如果大量建设地下室,降水无处可去,就容易导致洪灾。

(摘编自《世界博见》2021年9月)

材料四

①“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化石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累积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加剧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预计到本世纪中期,全球许多区域出现并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复合型事件的频率大大增加。高温热浪及干旱并发,极端海平面和强降水叠加造成复合型洪涝事件加剧。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

②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大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持续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支撑水平。中国长期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突出包括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在内的生态文明教育。“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活动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展开。以公交、地铁为主的城市公共交通日出行量超过2亿人次,骑行、步行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绿色低碳节俭风”吹进千家万户,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

(摘编自国务院《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2021年10月)

(1)下面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上世纪80年代以来40年间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事件中,最为突出的是洪水和风暴。

B.2021年7月河南极端强降水事件中,1小时最大雨强打破了中国大陆气象观测纪录。

C.有英国人认为造成伦敦洪灾的不同因素中,“超级地下室”的兴建增多是首要原因。

D.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共建美丽中国,正成为全社会的新风尚。

(2)材料二中列举详实的数据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三对发生在同一时段不同地区灾害的报道,侧重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材料四中的划线句,回答下面问题。

①材料一中的哪类信息可以作为这一说法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面对这个形势你将如何做?请结合材料内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楝树花开

顾坚

①去冬今春,为妻子治病,羁旅京畿。欲回扬州已临立夏。“人间四月芳菲尽”,妻子为返家后难见花树感到沮丧。

②我们爱散步,更爱散步时有花树可以欣赏。从暮冬开始,嫩黄色的迎春花就零零星星在荆棘间探出来,像害羞的小孩的脸。跟着便是春梅,红红白白,如云如盖。再接着是玉兰系列次第开放,期间桃花、梨花、樱花、海棠纷纷登场,山茶、丁香、紫荆、紫藤各领风骚;榆钱如翠,槐花赛雪,泡桐悬起串串铃铛……扬城的整个春天,嘉树好花看不足,让人沉湎流连,心醉神迷,精神焕发。

③我安慰妻子,还有一种花树在等着我们呢,你肯定喜欢。

④“什么树?”妻子竟想不起来了。

⑤我笑而不答。

⑥回到扬城第四天,我便扶着病后羸弱的妻子恢复了户外散步。西面的古运河畔是扬城最繁茂的绿花带,杂树生花,鸟语啁啾,空气清冽,最是休闲散步佳处。从解放桥向北,经过普哈丁园粉墙,走向长生寺阁,忽然就闻到了阵阵幽香,淡雅清甜,沁人心脾。

⑦“楝花!”妻子喜悦地叫了起来,加快步伐向前走去。

⑧在一座石砌码头右侧,我们见到一棵楝树,树冠亭亭,新发的绿叶间缀满了细碎的紫白色小花,成团成簇,生嫩可爱。树干并不甚高,我跳起来伸手拍向楝花,激起一阵花瓣雨,纷扬飘落,沾上我们的头发和衣襟。

⑨楝树,里下河平原上最常见的树种。百姓房前屋后,田头场边,河岸湖畔,到处栽植。楝树极易成活;事实上许多楝树都是树种落地自然生发的,加上飞鸟吞食楝果带来的粪便传播,因此野外覆盖极广。每年4﹣5月份,楝花陆续开放,花期可达一月有余。此番我们夫妻自京返扬,恰逢花开繁盛之时。

⑩也许楝树过于寻常普通,城市绿化中难觅踪迹,纵然出现一棵两棵也多是野生的,眼下运河古码头旁边这棵楝树就是这两三年很突兀地冒出来的,而我却记在了心中。今天我把妻子引到这儿,满树的紫花可以给她带来久病归乡的慰藉。

⑪我自幼喜爱楝树。楝树别称苦楝,树皮、树叶和果实都是苦的,几无虫害,夏天在树阴下乘凉,把饭桌搬到树下吃饭,非常惬意。楝树树干粗糙,枝条旁逸斜出,是孩子们练习爬树最好的树种。花落之后,碧绿色的楝果一簇簇悬挂枝头,圆溜结实,是孩子们打弹弓的天然子弹。盛夏时满树蝉鸣,孩子们举着顶端裹有面筋的竹竿来粘,一粘一个准。

⑫到了冬天,楝树叶掉得精光,黄色的成熟楝果却留在树上,很是惹眼。楝果虽苦,却是白头鹎、灰喜鹊、灰椋鸟、黑脸噪鹛、黑尾蜡嘴雀、珠颈斑鸠等鸟儿的美食,真是不可思议。我上小学时,学校曾动员学生打过这种成熟的楝果,供销社专门来收,据说是用来做生产润滑剂和肥皂的原料。

⑬楝树皮、叶、果皆苦,然而她的花最是甜香。看着妻子仰头观花,凝神闻香,我问要不要折一枝带回家,她却断然拒绝,“不!树跟人一样,也有自然开花、自然凋零的权利。”

⑭大病初愈的妻子,对于一株花树生出这种生命的共情,让我感动,让我肃然,让我生出这样的心念:从此以后,敬畏天,敬畏地,敬畏一切貌似卑微的生命……

(选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

(1)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2)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眼下运河古码头穷边这棵株树就是这两三年很突兀地冒出来的。(体会句中加点字“冒”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桃花、架花、樱花、海案纷纷登场,山茶、丁香、紫荆、紫藤各领风骚。(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析文章第⑥段划线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⑪~⑬段是插叙,请简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和《紫藤萝瀑布》都是由物及人,请结合内容简析它们的异同。

【链接】

我只是伫立旋望,觉得这一条紫藤梦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宗璞《紫藤萝瀑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班级开展“磨难•坚守”为主题的名著阅读活动,你和小妍一起参加。

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中什么经典情节?这些“妖魔鬼怪”在整本书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班级打算将《简•爱》经典片段搬上舞台,你和小妍先一起参与剧本完善,为角色补全舞台说明、台词。

罗切斯特:不,你非留下不可!

简•爱(①_____地)(A.沉痛B.激愤)我跟你说,我非走不可!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了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儿美貌和大量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而是我心灵在跟你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离开人世,两个人平等地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

罗切斯特(边点头边重复)②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妍:(朗诵简•爱台词后)面对磨难,简•爱表现出 ③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真了不起啊!

你: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她这样保持初心啊!像A.祥子(《骆驼祥子》)B.匡超人(《儒林外史》)(任选1人),他的人生历程,就只能从反面给人以警醒:④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青涩,留下了成长的滋味;绿意,焕发出奋进的活力;青绿,凝结着希望的印痕。

校刊编委会准备为2022届毕业生出一期专辑,请你为其中的“青绿苔痕”栏目写一篇文章。

稿件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可以记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1)行必果

(2)天时不如地利

(3)润物细无声

(4)我寄愁心与明月

(5)病树前头万木春

(6)乱花渐欲迷人眼

(7)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8)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利、润、愁、渐、梨、愿、婵娟”等字的正确书写。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9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真题】2022年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4971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