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新课标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新课标】
新课标·通过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思维导学】
【背记要点】
知识点一、女真族的崛起
生活概况: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辽宋时受辽控制压迫。
统一:11世纪末,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
建国:12世纪初起兵抗辽,1115年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都城会宁。
措施:①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②颁行女真文字,③发展生产,势力迅速壮大。
知识点二、金灭辽及北宋
背景:女真崛起时,辽和北宋统治危机重重,统治者腐败无能,人民不断起义。
灭辽:宋金夹击攻辽,宋败。1125年,辽被金灭亡。
灭宋(不战而败):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知识点三、南宋的偏安(绍兴和议1141)
建立:1127年,宋钦宗弟弟赵构(宋高宗)称帝,后来定都临安(东京),史称南宋。
抗金:岳飞等抗金将领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
议和: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
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结果: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易错提醒】
1.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时期,标志是“苏湖熟,天下足”。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
3.宋朝政府设立的市舶司职能是管理海外贸易。
4.南宋时期,太湖流域是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杭州是最大的商业都市,泉州是全国第一大港。
【历史解释】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宋朝海外贸易为何这样发达?
(1)表现:①商港闻名世界(广州、泉州)。②海外贸易范围广(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③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2)原因:①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②宋朝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发达,为远洋航行提供了条件。③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从而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家国情怀】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提示:①经济发展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②经济发展要重视人才交流。③经济发展要重视引进先进科技。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
【三年真题】
(一)、2022年中考真题
1.唐代长安城的规划体现了天子的绝对权威,城市建筑的条理和规整是国家法律和公共秩序的具体表现。宋代东京城的规划设计,土地如何使用是朝廷首先考虑的问题,开设有商铺的街道取代了之前有墙的城坊。从唐到宋都城设计理念的变化体现了( )
A.国家统一的政治追求 B.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
C.重农抑商的传统国策 D.工商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2.据南宋蒋祈《陶记》记载,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景德镇有300多处瓷窑,所制瓷器“洁白不疵”,卖到其他地方,皆有“饶玉”之称。据此可知,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 )
A.只能生产白瓷 B.拥有定窑汝窑 C.反映手工业兴盛 D.兴起于南宋
3.商人之间在大额交易时,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日渐增多。这反映出宋代( )
A.文化生活丰富 B.手工业的兴盛 C.商品经济繁荣 D.边界贸易兴旺
4.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辽宋夏金的并立 B.经济重心的南移C.中央集权的加强D.重文轻武的风气
5. “宋辽金对峙的300多年间,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完成了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变。”以下能体现“这一转变”的现象是(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C.儒学成为主导思想 D.北方民族实现交融
6.下侧是《唐宋发行铜币数目统计表》和《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材料体现出宋代( )
A.商业活动时间、空间不再受限 B.外贸所得在财政中占重要地位
C.商业贸易繁荣的程度超过唐代 D.都市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7.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恢复顺利,而北方战乱不休,故南北经济差异继续扩大。至“靖康之难”,北方再遭战火蹂躏,大批人口南渡,则又一次促使南北经济差异扩大。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金与南宋的对峙
C.宋代商贸的繁荣 D.经济重心的南移
8.从秦朝的“半两钱”到汉朝的“五铢钱”,再到宋朝的“交子”,货币发生了由笨重到轻便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都市生活的繁华 B.商业贸易的发展
C.造纸技术的成熟 D.冶铸工艺的进步
9.《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了中国古代独创的造船技术——水密(意为“不透水”)隔仓,中国古代文献也提及过此技术。然而,长期以来该技术却未见于实物。直到1974年,在福建泉州出土了有13个水密隔舱的南宋木船,中国古人这一造船技术上的创新才得以实证。这说明( )
A.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均真实可信B.文物考古是实证历史的有力手段
C.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开始于南宋D.泉州是宋朝唯一的海外贸易港口
10.开拓、交流、发展、包容的态度是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
——《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摘自郭沫若诗句
材料四:宋朝市舶司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五:“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1)材料一中富有开拓精神、凿空西域的使者是谁?在凿空西域基础上拓展的这条沟通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被称做什么?
(2)材料二中把佛经带回中国的“他”是指谁?材料三中“唐风洋溢奈良城”是指把中华文化传播到哪个国家?
(3)材料四中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宋代有哪些科学技术的进步让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4)材料五中“一带一路”建设坚持的原则是什么?是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二)、2021年中考真题
1.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仿形到计重货币,到宝泉货币,最后出现了纸币的过程。纸币的出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我国最早出现的纸币是( )
A.“交子” B.开元通宝 C.刀市 D.五铢钱
2.宋朝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采取各种优惠政策招徕外国商人,力图将海外贸易控制在政府手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市舶利益。“江海求利,以资国用”是两宋时期的基本对外国策。这反映出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重要原因是( )
A.政府政策支持 B.航海技术进步 C.造船业发达 D.商品经济发达
3.《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末年上供钱物共计一千五百零三万(贯匹两),……仅两浙一路就占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九,若加上江东等五路,则占总额的百分之七十六。由此得出宋代( )
A.江南地区开发 B.政治清明稳定
C.经济重心南移 D.中外交流频繁
4.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货币大体经历了“实物→贝币→金属币→纸币”的演进历史,数字货币正在成为当前和未来货币发展的新趋势。北宋前期,随着商贸繁荣出现了( )
A.贝币 B.交子 C.五铢钱 D.圆形方孔钱
5.下表中人口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西汉末至明初江南地区(除岭南外)人口总数变化表
中历 | 公历 | 人口总数(口) |
西汉元始二年 | 2年 | 2507188 |
东汉永和五年 | 140年 | 6294801 |
唐天宝元年 | 742年 | 10579726 |
宋崇宁年间 | 1102—1106年 | 14580885 |
明洪武二十六年 | 1393年 | 35987111 |
A.赋税制度的改革 B.江南经济的发展 C.高产作物的引进D.土地政策的调整
6.宋代商业贸易非常繁荣。下列四个选项中能够体现宋代商业贸易发展突破时间限制的是( )
A.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出现了草市B.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市舶司
C.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交子 D.早市和夜市应运而生
7.宋代纺织业发达,纺织业家族增添新的成员—棉纺织业。支持该结论的最有力证据是( )
A.《宋书》中开始出现“棉”字 B.北宋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
C.南宋诗人艾可叔的《木棉诗》 D.1966年浙江兰溪县出土的南宋棉毯
8.北宋时期东京每年从南方运输粮食600万石左右;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 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上述现象表明(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江南地区开始开发
C.东南地区赋税沉重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9.北宋时期,政府在南方征收的米谷布帛和专卖收入,经运河运至京师每年达四五百万至一千余万石匹贯,构成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反映出( )
A.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 B.江南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C.南北方耕作技术差距很大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10.下图为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分布变化图。这反映出( )
A.经济重心南移 B.海外贸易拓展 C.疆域面积扩大 D.商品经济繁荣
(三)、2020年中考真题
1.北宋时,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B.自然条件优越C.经济实力较强 D.对外交往密切
2.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追求品质、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代代相传,造就了许多手工业精品。下列文物属于宋代手工业精品的是( )
A.司母戊鼎 B.铜冰鉴 C.骑驼乐舞三彩俑 D.定窑孩儿枕
3.宋代经济远较唐代发达,城市繁荣,商业兴盛。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北宋出现纸币“交子”②北宋东京消除了居民区与商业区的界限
③宋朝重视科举考试④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广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如图呈现了西汉至南宋北方和南方人口户数的变化情况。这说明( )
A.北方财富增长 B.中央集权加强C.经济重心南移 D.城市生活繁荣
5.宋朝统治者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机构加以管理。这一机构是( )
A.市舶司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驻藏大臣
6.《东京梦华录》春二记载北宋都城开封“南通——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辄千万,骇人闻见”。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都城( )
A.城市街道整齐 B.建筑规模宏伟C.客商往来不绝 D.商业贸易繁荣
7.《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主要反映了( )
A.国家重点开发东南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东南地区赋税沉重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8.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以下三幅文物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宋朝( )
A.绘画艺术高超 B.科技领先世界C.经济重心南移 D.商品经济发展
9.宋朝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谚语说明了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城带( )
A.气候宜人 B.交通便利 C.商业繁荣 D.成为丰饶的粮仓
10.观察下列《宋代海外贸易图》,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
A.宋朝的海外贸易路线已经直达欧洲 B.广州、泉州已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C.宋朝开辟经中亚到欧洲的丝绸之路 D.宋朝政府派遣的船队出使西洋诸国
…………
参考答案
(一)、2022年中考真题
1.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天子的绝对权威、土地如何使用是朝廷首先考虑的问题”,这是在突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因此,突出君主专制就是重农;唐代将商业局限在“市”中,宋代将商铺放在街道旁,这显示出对商业的限制;因此,唐到宋都城设计理念的变化体现了重农抑商的传统,C项正确。宋代没有实现国家统一,唐朝没有实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排除AB两项;唐代将商业局限在“市”中,这不是发展商业而是限制商业,排除D项。故选C项。
2.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