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2022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1日
资源编号 48652

【真题】2022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04-17 中考 0 2,16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真题】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各科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南京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铁丝折弯                     C.纸张燃烧                     D.干冰升华

3.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                            B.棉花                            C.蚕丝                               D.黄铜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

A.磷                               B.硫                                C.碳                                     D.铁

5.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6.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由碲制成的全新开关器件,在元素周期表中碲元紫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碲的元素符号为Te

B.碲的原子序数为52

C.碲的质子数为52

D.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g

7.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酒精

8.我国科学家在大气环境中二氧化氮(NO2)探测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                                B.0                                 C.+2                               D.+4

9.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下列关于该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分子的数目变少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

C.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D.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10.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B.装置②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C.装置②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D.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11.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钢铁生锈是(     )

A.在钢铁表面涂油

B.存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C.在钢铁表面刷漆

D.制成耐腐蚀的合金如不锈钢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聚乙烯塑料制食品包装袋

B.甲醛水溶液可用作食品保鲜剂

C.汽油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燃烧方法区分羊毛衣料和涤纶衣料

13.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14.葡萄糖属于糖类,其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D.葡萄糖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5.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16.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系列物质的知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填字母)

A.雨水    B.氮气    C.氢氧化钠    D.高锰酸钾

(2)在纯净物中,根据_________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3)二氧化碳由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17.气体制取,性质,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证明甲烷气体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并完成下表: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18.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1)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通过晾晒海水制得粗盐,析出晶体的母液是该条件下氯化钠的_________(“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表和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_;在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_。

②t℃时,图中P点所示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前者和后者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填字母)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3)实验室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下列操作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______。(填字母)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把蒸发皿中的固体转移到纸上

(4)配制 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水的密度为1 g/cm3),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水的体积为______mL。本实验的操作步骤顺序为______(填字母)

a.计算    b.称量    c.溶解    d.量取    e.装瓶并贴标签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9.对金属材料的研究,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居于第______位。在高炉内,把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________。

(2)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10.8g铝粉平均分成两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一份在足量的氧气中加热至完全反应,理论上生成氧化铝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

②另一份与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若铝粉完全反应,理论上需要9.8%的稀硫酸的质量至少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0.图中A、B、D、E、F、G、I、J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Na、C1、Ca、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D、G为氧化物。A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B、J由三种元素组成;E可以用于金属表面除锈;F可用作干燥剂;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__, B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F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1分)

21.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物质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设计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白醋、肥皂水,各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

【预测现象】滴入无色酚酞溶液的白醋呈______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的肥皂水呈红色。

【提出问题】实验发现,肥皂水未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产生疑惑。

【猜想与验证1】

(1)甲同学提出,可能是因为所用的无色酚酞溶液变质了。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人两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_色,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成立。

(2)乙同学提出,可能是因为所用肥皂水不显碱性。用pH计测定肥皂水的酸碱度,测得pH为7.8,说明乙同学的猜想不成立。

【猜想与验证2】丙同学提出,可能是因为所用的pH为7.8的肥皂水碱性较弱,不足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学习小组同学讨论后,继续探究。向800 mL、600 mL、400 mL、300mL蒸馏水中分别加入0.5g某种肥皂,充分搅拌后,取样,各滴人两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并用pH计测定酸碱度(实验结果如表)。

表中pH为______时,肥皂水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丙同学的猜想成立,由表中信息可知,肥皂水的浓度越______,pH越______,其碱性越强。

【得出结论】根据上述探究可知,无色酚酞溶液在中性液体、______液体、______液体中颜色不发生变化。

【查阅资料】学习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证明上述结论成立

【拓展探究1】取三份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两滴无色酚酞溶液,再以相同的速度同时滴加不同浓度的盐酸,得到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2)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溶液颜色最先褪去的是____________,20分钟时溶液的酸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2】取三份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为1%、2%、3%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溶质质量分数为1%、2%、3%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 B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故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B。

2. C

【解析】

A、石蜡熔化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铁丝折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纸张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由固体状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真题】2022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48652.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