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2 作文之审题立意-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含答案和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10日
资源编号 48142

考点12 作文之审题立意-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含答案和解析)

2023-04-08 中考 0 3,66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考点12 作文之审题立意

命题趋势

近五年中考作文题(部分)
2022 请以“采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话题作文
2021 其实不只是考试,生活中很多事情,如跑步、画画,比赛、表演等,人们都希望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可讲述经历或见闻,可发表见解,也可进行文学创作。

材料作文
2020 请从上面申请的内容中任选一项,给新学校负责社团工作的张老师写封信。可以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也可以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 材料作文
2019 “你总是渴望得到同学的肯定,我觉得,你首先得肯定自己。”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人肯定能增强信心;换位思考,我们也要学会肯定别人。”

“关键是这种肯定必须是真诚的,因此应留心发现他人的闪光点。”

这几个同学的谈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材料作文
2018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说“麻烦你了”“给您添麻烦了”。可能是打扰了人家,这样说是表达歉意;或许是得到了他人的关照和帮助,这样说是出于礼貌,表示谢意。

人与人交往中,看似简单地说了一句话,其实隐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

你是否有麻烦别人或别人麻烦你的经历?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

材料作文

重点考向

作文之审题立意

考点一:作文之审题立意

(1)审读关键词

作文题也是有“题眼”的。所谓“题眼”,就是题目中那些昭示、启示或暗示写作关键的词语,考生在审题时如果能借助题目中的某些关键词来准确理解题意,写作时就能够紧扣话题,突出重点,切中要点,自然也就能避免离题、扣题不紧等常见失误。如2017年杭州卷作文题目“本来我可以         ”,关键词是“本来”,还有材料中的“但我……”。考生要对自己生活中原有的机会进行梳理,挖掘自己的内心。

审题限制词

我们说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但不能置其他于不顾,导致偏离题意。如作文题《有资格哭的孩子会更强壮》。审题题目中的限制词,一个是定语“有资格哭”,另一个是状语“更”,而这个谓语“更强壮”突出了“有资格哭”的意义。“有资格哭”可以理解为遭受到了挫折和不幸,这篇作文要重点写出某次人生的挫折和苦难的经历,然后再写出如何战胜这次经历,有点类似“风雨之后才有彩虹”的题目。所以审读时,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些限制词,我们的作文才能切准题意。

审读隐含义

抓住了关键词,注意了限制词,还要审读它的隐含义。有点题目用的是比喻义或象征义。考生再理解题目时不能只停留在其本义上,要仔细推敲,挖掘出题目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又如作文题“我也是一束阳光”,题目中的“阳光”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应是比喻义,考生不能简单地认为太阳的光芒。这个“阳光”可以指能给别人带来温暖的品格和与众不同的个性、风采……

作文立意的方法:

(1)留心生活,由小见大法

由小见大,是指作者再写作的过程中对所刻画的形象进行取舍、浓缩、强调,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在作文时,我们常常选取的是小角度,叙述的是小事情,描写的是小场景,刻画的是小人物,但这并不决定我们写出的文章立意就必然肤浅。善文者,虽然选取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却能表现出大的思想、意义。中考作文中,考生不妨借助小事情、小场景、小角度、小人物来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

善于类推,由此及彼法

由此及彼,即运用发散思维,由此物联想到彼物。针对此类立意的文章,作者可以通过横向组合的方式展开笔墨,在横向拓宽中表达主旨;也可以用板块式行文,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支撑文章的主旨,从而使文章的主旨更为丰厚,更为深刻。

关心热点,由浅入深法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时,考生要聚焦生活热点,揭示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及时代性的社会问题,由浅入深地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现象出发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结果。此类立意的文章,不仅要回答“是什么”“有什么”的问题,而且要回答“为社么”“怎么办”的问题。

追根朔源,由果导因法

凡事有因,无因不成果,有后果则必有前因。因与果的联系,才构成了事物的发展变化。由果导因,是指我们由所描述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其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采用此类立意法,往往能使文章主题突出,底蕴深厚。

逆向思维,人无我有法

想别人之不能想,放弃从众,别开一路。大部分同学写文章都是千篇一律,比如写爬山的文章,大部分同学都是1、自己抵达山脚很亢奋,立志登顶。2、爬到一半不想爬,气喘吁吁想放弃。3、救场人物来助力,小草小花也含情。4、成功登顶我最牛,凡是坚持必胜利。爬山非要登顶?……所谓成功,不是你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不是非要你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举止,而是在奋斗过程中,你自己所收获的、所缔造的奇迹。

偷换概念,一切有我法

借他人事,借古人事,集中于我身,新瓶装旧酒。比如作文“那一刻,我很幸福”,我们可以把自己变成荆轲,用想象的笔法来展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真题过关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采访”的相关知识。请以“采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叙述某次采访的经历,可以想象采访某个人的情景,也可以谈谈你希望采访某个人的理由。采访对象可以是现实生活中你熟悉或陌生的人,也可以是历史人物或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可以是英雄人物,也可以是平凡的人……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字数600-800字;(3)不得抄袭、套作;(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这次考试我要超常发挥!”

“能正常发挥,就很不错!”

其实不只是考试,生活中很多事情,如跑步、画画,比赛、表演等,人们都希望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可讲述经历或见闻,可发表见解,也可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字数600-800;(3)不得抄袭、套作;(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你即将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希望参加新学校的社团活动,使自己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假如学校已有你感兴趣的社团,就申请加入;假如学校目前还没有符合你兴趣特长的社团,就申请创建一个新社团。

请从上面申请的内容中任选一项,给新学校负责社团工作的张老师写封信。可以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也可以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

要求:(1)统一署名“杭晓舟”,时间“6月26日”;(2)600一800字;(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总是渴望得到同学的肯定,我觉得,你首先得肯定自己。”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人肯定能增强信心;换位思考,我们也要学会肯定别人。”

“关键是这种肯定必须是真诚的,因此应留心发现他人的闪光点。”

这几个同学的谈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说“麻烦你了”“给您添麻烦了”。可能是打扰了人家,这样说是表达歉意;或许是得到了他人的关照和帮助,这样说是出于礼貌,表示谢意。

人与人交往中,看似简单地说了一句话,其实隐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

你是否有麻烦别人或别人麻烦你的经历?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模拟检测

1.三人正要离开图书馆,小文看见同学小乐穿着志愿者的衣服在整理图书。在得知需要志愿者后,他自告奋勇要替图书馆写一份面向初中生的招募信。请你以小文的身份写下来。(不少于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让古画动起来融起来活起来》打开了我们的创新思路,如果学校文艺晚会让你策划一个融合古韵风貌的节目,你会选择什么内容和形式来呈现?请写下你的创意与设想,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果我再坚持一下,我可能就已经拿到钢琴十级证书了。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报名参加那次演讲比赛。

如果没有疫情发生,我这次春假将会跟我哥哥一起去旅行。

这几个同学谈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4.阅读下面文字,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在与父母、老师、同学等身边人的相处中,与陌生人的接触中,与难题的交锋中,甚至与自己的抗争中,我们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这时的你会有怎样的情绪、反应?是无视他,不理睬?是心烦躁,生闷气?是怒火冲,恶言出?还是……

题目一:上面的文字,是否让你想起了自己曾遇到的人、经历的事?现在又有哪些感悟与思考?请把它们叙写下来,写成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

题目二:请你以九年级“学长”或“学姐”身份,撰写一篇600-800字的演讲稿,和即将步入初中的“学弟”“学妹”们交流遇到不顺心事的处理方式,分享你的体悟,并提出建设性建议等。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得抄袭、套作;(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师名或其它身份真实姓名。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学校文学社决定编辑一本专刊《大美千岛湖》献礼第19届亚运会。请你积极参加投稿,写作提示如下:

写作角度    写作提示

旅游景点    推荐游览路线,介绍景点,讲述千岛湖民间故事……

美食佳肴    推荐特色菜品或小吃,介绍它们背后的故事……

社会风尚    “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文明现象志愿服务……

身边佳事    平凡人暖心故事:最美的淳安人、淳安抗疫故事……

要求:①任选角度,自拟题目;②符合文体特征;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600—800字。

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有人说,抬起头,可见一树繁花;抬起头,可见满天星斗;抬起头,可以从迷茫中走出;抬起头,才会去拥抱真实的世界……

也有人说,低下头,可见绿草如茵;低下头,可见藻荇交横;低下头,可以感受亲情的温暖;低下头,才能看到自己走过的脚印……

对上面这两段文字,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可讲述经历或见闻,可发表见解,也可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字数600—800;(3)不得抄袭、套作;(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写作。

《杭州日报》曾报道“住在精神病院的天才译者”金晓宇的故事,金晓宇基本没上过高中,且长时间因病住院,但他自学英语、德语、日语,10年时间翻译了22本书。这个伴随着巨大苦难与奇迹的真实故事一时感动整个杭州。不少读者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感谢金晓宇先生,致敬生活中的勇者!”

“生命明明那么脆弱,却常常爆发出超越性的力量。”

“找到了那束光,人间就值得。”

……

班级准备以此材料为话题举办演讲比赛,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表达自己的看法。

要求:(1)题目自拟;(2)字数600—800;(3)不得抄袭、套作;(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写作。

《杭州日报》曾报道“住在精神病院的天才译者”金晓宇的故事,金晓宇基本没上过高中,且长时间因病住院,但他自学英语、德语、日语,10年时间翻译了22本书。这个伴随着巨大苦难与奇迹的真实故事一时感动整个杭州。不少读者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感谢金晓宇先生,致敬生活中的勇者!”

“生命明明那么脆弱,却常常爆发出超越性的力量。”

“找到了那束光,人间就值得。”

……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向学校公众号“青春往事”栏目投稿。

要求:(1)题目自拟;(2)字数600—800;(3)不得抄袭、套作;(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9.三人走出图书馆,看见一对母子在拉扯,听到这样的对话。

妈妈:好不容易到了图书馆,你就听我的进去看书吧。

儿子:我才不进去呢,我要回家看书。

妈妈:这里环境好,不容易分心,效率高。

儿子:家里更安静,还可以随时查阅网络图书,图书数量比这里多,为什么要来这里?

妈妈:你这孩子,真不听话!

三人听后,各有所思,回家后想到给母子其中的一个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就请你以小海的名义写信,假定孩子名叫小方。

【写作要求】①自拟题目;②符合书信文体特征;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1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提示作文。

“成功之母”博物馆,最早由瑞典心理学教授Samuel West于2017年6月创立,其官网有一句话“如果我们不谈论失败,我们永远无法从中学到东西”。如果我们当地也有一家这样的博物馆,向你征集“不曾成功的物品”,并要附文一篇讲述这件物品的特别之处和你从中获得的经验感受。你会放入一件什么样的物品呢?

【提示】

(1)物品可以是你养鱼失败而废弃的鱼缸,可以是你珍藏着的当年落选的科技作品,也可以是你为修复友谊而被拒绝的赠礼,甚至是一连串记录失败过程的照片……

(2)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师生的真实姓名。

11.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禾城人的幸福,沉浸在锅碗瓢盆的声响中,寄托于水乡运河的绵延里,展现在红飞翠舞的衣裳下。本栏目邀请你分享真体验,书写真性情。

推荐主题 “民以食为天”,请你推荐一道美食,讲述你与美食之间的故事(或推介美食特色、烹饪过程)。 汉服回归,旗袍改良,是一种“复兴”:皮影戏没落,方言退化,是一种“式微”。你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 作为学生,你可能对校服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或建议,请给LARK品牌首席科学家李毕忠博士写一封信,表达你的心声。
具体要求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主题,写一篇文章;2.题目自拟,文体自定,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等。

12.根据要求写作。

细腻的人,能写出内心的温度;思辨的人,能写出内心的深度。大作家,写的也是些生活小事、琐事。李清照一次醉酒,认不得回家路,“误入藕花深处”,于是有了《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杨万里一次远足,在崇山峻岭中,只见“一山放过一山拦”,于是有了《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作家的本领在于,用小事、琐事,写出别人看不到的意味。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进行写作。

【写作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13.同学们在班会课上对“正常”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请参与以下写作任务。

每个人对一件事正常与否的判断可能会有所不同,下图中的场景也可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你眼中“正常”是怎样的?正常的事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吗?请结合你的经历或看法,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你可以叙述自己或身边的故事,谈谈你对“正常”的理解;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论证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题目自拟,不得写成诗歌。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

参考答案

真题过关

1.【答案】例文:

夕阳下的采访,边疆里的情怀

“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参加报社的小记者采访活动,我随着采访团来到了遥远的新疆。望着眼前的漫天黄沙,不远处绿色的白杨英挺伟岸,万叶翻动,萧萧有声。而我的采访对象——作为老师的父亲在简陋平房里,立于讲台,目光如炬。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考点12 作文之审题立意-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含答案和解析) https://www.0516ds.com/48142.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