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08  近现代国际政治格局-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及重难点专项训练
发布时间 2023年03月20日
资源编号 47165

重难点08 近现代国际政治格局-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及重难点专项训练

2023-03-19 中考 0 89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及重难点专项训练

专题08  近现代国际政治格局

(2023周年历史事件重难点)

例题导入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用美国的制度。”

—美国总统杜鲁门。

材料三:第一,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国际关系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即美欧日及俄中等主要国家和战略区域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第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性主题不会根本逆转各国战略将主要着眼于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王逸舟 《关于多板化的若干思考》

材料四:苹果的iphone手机在美国设计,在日本制造关键零部件,韩国制造芯片和显示屏,台湾厂商供应另外一些零部件,然后在深圳的富士康工厂组装,最后空运到美国,再被销售到世界各地。

—-曾航《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在1914年夏季 爆发的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这场战争后形成了什么国际政治格局?

(2)根据材料二分析,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为领导世界“在军事上采取了什么行动?美、苏实行冷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国际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效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这-趋势的表现有哪些?

(5)今天,我们面临许多全球性问题,如战争、人口、环境、资源毒品、恐怖主义及全球性疾病等。请你提出一条解决建议。

【答案】

(1)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答不完整不给分)

(2)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

(3)多极化;综合国力或经济实力

(4)经济全球化。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等

(5)加强国际合作、建立相关国际组织等(只要不偏离题意即可)

教材关联

在世界古代史上四大文明古国曾经盛极一时,特别是中国,在封建时代曾在制度、科技成就方面领先世界;但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国家开始对外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后更是形成“东方从属西方”的格局,资本主义开始对世界的统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工业产值后来居上,英法屈居第三、第四,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考点一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

1、确立:通过巴黎和会(1919年1~6月)和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建立了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2、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 《四国条约》 《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等。

3、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4、维护工具:国际联盟(英、法操纵)。

5、影响:

(1)凡尔赛体系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2)华盛顿体系协调了美、日矛盾,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政治局势。

6、有损中国利益的条约:《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7、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给人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共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考点二】二战后的国际格局两极格局(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

1、背景: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经济、军事实力强大,苏联成为唯一能与之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开始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正式形成: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4、结束标志: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5、主要内容:处置德、日等战败国;重新确立战后欧、亚政治地图。

6、维护工具:联合国

7、评价:两极格局以美苏实力均势为基础,实质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体现了大国强权色彩;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考点三】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

1、出现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称霸世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2、主要力量中心:“一超”(美国);“多强”(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

3、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

4、决定因素:经济实力。

5、发展趋势: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和平的局势并不稳定。

四、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认识

1、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三次变化。其中前两次政治格局的变化与两次世界大战有直接关系,第三次政治格局的变化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有关。

2、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强国主导的前提下,体现了强权政治色彩。在当今条件下,多极化格局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但也面临危机和挑战,因此,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各国面临的主要任务。

难点分析

1、概念:所谓国际关系格局是指由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国家或国家集团)经过不断消长和分化组合,从量变到质变,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总体框架。

2、近现代国际格局的演变:

有四次(中考涉及三次)。

第一次:维也纳体系(了解)

第二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三次: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第四次:多极化趋势(目前)

3、三次国际格局变动中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1)第一次变动: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遭到拒绝。华盛顿会议签订

的《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之下。

(2)第二次变动: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中国成为

联合国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极大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3)第三次变动: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4.当今世界什么原因推动国际关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1)根源: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2)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了新的分化和组合。

①美国企图独霸世界,但遭到了包括其他西方大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②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足以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武器。随着国内经济形势不断好转,国际地位也有了很大改善。

③日本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④欧盟成立,促使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

⑤中国的改革开放,促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国际关系中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根源是:国家利益;

近代国际关系的准则是:弱肉强食;

国家关系发展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真题演练

1.表中材料表明

1965年 美国总统命令轰炸越南北部,1970年美国将战争扩大到柬埔寨。
1983年 美国军队侵入加勒比海地区的小岛国格林纳达。
1999年 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进行空袭,并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
2001年 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3年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

A.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安全             B.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世界多极化进程已终止             D.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形成

2、下列体现两极格局的史实是

A.《九国公约》的签订                    B.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C.“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图5是一幅揭露美国2012年推出的“亚太(指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战略”的政治漫画。根据该漫画的寓意,应将其命名为

A.《假和平真霸权》                      B.《新潮流旧秩序》

C.《求团结促发展》                      D.《倡合作谋共赢》

4.美国把欧洲看作全球战略的重点和遏制苏联扩张的第一线。美国对苏冷战成立的军事集团是

A.华约          B .北约            C.三国同盟                D.三国协约

5.下侧是一部历史著作的目录(部分)。其中①处应为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西欧国家走向联合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联合国作用的增强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追求世界霸权,把欧洲看作全球战略的重点和温制苏联扩张

的第一线,而尚未复苏的西欧各因也需要美国的援助。美国以“大救星”的面貌“拯救”了西欧,“拯救西欧” 的行动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欧洲联盟的成立

7.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几个国家实力

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这一现状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是

A.两极格局                                        B.资本主义一统天下

C.社会主义一统天下                       D.多极化趋势

8.冷战结束后,美国继续在许多地区进行军事干预和经济扩张,而亚非拉国家的自主意识 日益増强,不少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这反映出,冷战后

A.欧洲政局剧烈动荡                 B.贸易保护已经不复存在

C.不结盟运动刚成立                       D.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

9.1999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那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 1999 年5月,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 2003 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并占领伊拉克。这说明

A.霸权主义影响世界和平与安全           B.多极化发展趋势加强

C.国际恐怖主义仍然存在                 D.民族矛盾造成地区动荡

10.区分史实与史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要求,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1947年,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      B.1947 年,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

C.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冷战是一种非战争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11.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发展。下列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C.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不再存在

D.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12 . (6分)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重新瓜分势力范围,调整列强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美日两国的崛起和争斗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并使远东和太平洋的局势日益紧张。为解决该区域列强之间的矛盾,战胜国又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冷战不仅具有传统的大国利益冲突的实质内容,具有明显的地缘政治与战略特点,更以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为主要特征。另外,冷战的兩大阵营在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的同时, 又形成一种自我控制机制,使得美苏两国之间始终没有兵戎相见。

–摘编自徐蓝主编 《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特点,被一些观察家形容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部国际问题。

—摘编自[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1)根据材料一, 列强通过这两次会议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是什么?

(2)根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冷战”结束后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部国际问题的原因。

13.探究世界格局中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材料一

(1)某同学为制作20世纪世界格局演变趋势图,整理出以上关键词语,请按正确的时序排列(只写序号)。

材料二  19世纪末,德国强行向清政府租借了胶州湾沿岸,把山东半岛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趁火打劫,以向德因宣战为由,占领了德国在山东的粗借地。战争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但是,列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

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代表提出,《凡尔赛条约》有关中国山东问题的内容,损害了中国利益,应予以取消,并希望会议促使日本放弃有关山东问题的无理要求。出于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考虑,美、英两国对中国的要求表示支持。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也迫于美,英两国的压力,日本代表不得不与中国代表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了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

—义 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概述从19世纪未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山东命运的变迁。说明在中国山东问题上列强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1971年10月25日晚上(北京时间26日上午),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赞成票中,非洲26票,欧洲23票,亚洲19票, 美洲8票。11月15日,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联合国大会,57个国家致欢迎词。其中,智利代表提到:“我们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遵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和平共处原则参加我们工作的-我们深信,它将会对国际安全和有效的和平作出巨大贡献,它将会帮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不发达国家的迫切需求。”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材料四  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下各种力量情况一览表

美国 欧盟 日本 俄罗斯 中国 广大发展中国家
世界唯一超级

大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其主导的“单极世界”

在欧共体的基础上形成,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主张在国际舞台上

发挥其独特作用。

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到2010年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总体实力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回答,世界多极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推动多极化发展的力量有哪些?中国是如何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

…………

参考答案

1.【考点】考点三:美国的霸权主义

【答案】A

【解析】题干表格中的内容反映的是美国采取不霸权主义政策,故选A;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这句话没问题,问题是不符合题意,排除B;世界多极化趋势势不可挡,没有种植,C项表达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2.【考点】考点二:两极格局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重难点08 近现代国际政治格局-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及重难点专项训练 https://www.0516ds.com/4716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