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5 文言文阅读之课内文言文基础阅读-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10日
资源编号 46601

专题25 文言文阅读之课内文言文基础阅读-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2023-03-09 中考 0 1,52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25  文言文阅读之课内文言文基础阅读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           B.青树翠蔓(翠绿的藤蔓)

C.潭中鱼可百许头(答应)               D.悄怆幽邃(深)

2.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潭西南而望”中“而”表转折关系,译为“但是”。

B.文中画线句朗读节奏可划分为:隔/篁竹,闻/水声。

C.文中以珮、环相击的响声来形容潭水的声音。

D.作者借小石潭环境的凄清衬托被贬谪后内心的孤寂。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选文记述了作者发现小石潭——_________小石潭——离开小石潭的经过。第2段用“佁然不动”写鱼之“静”,用“_________”(原句)写鱼之“动”。运用侧面描写表现出潭水_________的特点,通过描写游鱼自由自在的情态,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        B.野芳发而幽香   发:开放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离开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快乐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从山写到泉,从泉写到亭,如镜头逐次拉近,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B.第②③④段是按照写景、写乐、写人的顺序来写的,层次分明,引人入胜。

C.醉翁与太守,名号与官职,互为表里,互相映衬,揭示了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D.文章回环咏叹的节奏,舒缓的语气,悠扬的韵致,与虚词“也”的使用有关。

7.如果你和家人来到久负盛名的醉翁亭,你将向家人介绍太守欧阳修的哪些事情?请依据上文分条作答。

三、(2022·青海·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8.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许:杂然相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B.且:年且九十   先驱日:天子且至

C.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亡: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9.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1.文章最后一段以神话故事结尾,有什么作用?

12.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礼赞“三牛精神”: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拓荒牛精神,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愚公具有的“三牛”精神。(任选其中一牛分析即可)

四、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面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3.下面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欲穷其林(尽)                       B.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C.便要还家(同“邀”,邀请)            D.处处志之(记号)

1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其真无马邪

D.闻之,欣然规往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1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语言精练、多用短句,文中有些语句盛新图定为成高,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世外桃源”“豁然开朗”等。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用借代手法,用“黄发”代指青年,“垂髫”代指孩子。

C.文章既具有奇幻神奇的浪漫色彩,又具有真实感人的写实力量。二者在文中相得益彰,交融得天衣无缝。

D.文章讲述了一个渔人发现桃花林、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后再次寻访而不得的故事,借此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16.翻译下面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五、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跌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朝服衣冠(     )          (2)孰视之(     )

(3)闻寡人之耳者(     )      (4)期年(     )

18.请将文题分解为两个短语,用来概括文章的两部分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邹忌劝谏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至少写出三点。

六、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面小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款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B.闻寡人之耳者                           闻水声,如鸣珮环(《小石潭记》)

C.朝服衣冠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D.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鄙,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1.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2.结合语段(一)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成功,除了高超的劝说艺术,还有哪些因素?

23.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和链接材料,说说邹忌和孟子在说理方式上有何相同之处,并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淳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注释】①卒:同“猝”,突然。②恶(wū):怎样,如何。③与:此处为归顺、随从之意。④人牧:指统治者。⑤领:脖子。⑥由:同“犹”。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有删改)

七、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穷:    臭:

2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6.从文中哪两方面可以看出“我”把学习当成最快乐、最重要的事?

八、阅读《富贵不能淫》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欺,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C.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戒:告诫

D.威武不能屈          屈:使……屈服

2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实是欲界之仙都

B.往之女家              辍耕之垄上

C.以顺为正者            以君之力

D.一怒而诸侯惧            环而攻之

29.下列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从他提出观点时用了一个反问句,还用了一个加重肯定语气的“诚”,可以看出他对这个观点深信不疑。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没有独立地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只是一味顺从君主的意志。

C.反驳景春的观点后,孟子从反面提出自己心中的大丈夫的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选文中的排比句气势非凡,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九、                                     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3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______

(2)春和景明  景______

31.翻译下列句子。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32.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大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对此,你怎么看?

十、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小题。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3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刑:

(2)愚:

34.翻译下列句子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35.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不宜偏私”的建议,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十一、阅读《北冥有鱼》,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一怒而诸侯惧      心花怒放

B.去以六月息者也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扬长而去

C.志怪者也       处处志之       志同道合

D.亦若是则已矣    如是再啮        似是而非

3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8.选文中“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一句,看起来和大鹏没什么关系,能删去吗?请谈谈理由。

39.《庄子》延续了上古文化中对于动物的审美传统,借助具体的动物形象传情达意。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分析大鹏和意怠这两种鸟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链接材料】

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肤歌,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迫胁而栖,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緒。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

(节选自《庄子·山木》。有删减)

【注释】①翂翂歌珠:迟缓不能高飞的样子。②引援:有其他鸟引领而飞。③迫胁:即偎依,挤在众鸟之中。④绪:残剩食物。⑤斥:排斥。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③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④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40.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援疑质理  质: 询问

B.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丢失

C.犹幸预君子之列  预:参与

D.右备容臭  臭:香气

4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奔走之劳  公将鼓之

B.今诸生学于太学  皆以美于徐公

C.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入则无法家拂士

D.言和而色夷  博学而笃志

42.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序”交代了本文的文体。

B.第①段通过写先达教学的严厉,突出了“我”幼时求师的诚恳和恭敬。

C.本文通过“我”和“同舍生”的对比,突出强调了“我”求学的快乐。

D.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来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

参考答案

一【答案】

1.C

2.A

3.(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专题25 文言文阅读之课内文言文基础阅读-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4660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