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区锡北片2022秋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物理
(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13题,2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如图是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省距离的是( )
A.羊角锤 B.核桃夹 C.园艺剪 D.赛艇的桨
2.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匀速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阻力和阻力臂乘积不变 B.拉力F先变小后变大
C.拉力F的力臂不变,拉力F变大 D.这个杠杆先省力后费力
3.小明同学从距地面1m高的地方竖直向上抛出一块橡皮,橡皮离手后,在空中飞行到落地的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
4.对如图所示的三个电路,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断路、乙短路、丙通路 B.甲通路、乙短路、丙短路
C.甲断路、乙通路、丙短路 D.甲短路、乙断路、丙通路
5.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铜块和水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把铜块放入水中,则它们之间( )
A.不发生热传递 B.温度由铜传给水
C.热量由水传给铜 D.热量由铜传给水
6.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总功一定,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相同的时间内,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的功多
C.当额外功一定时,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D.当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7.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一小球由A点以速度ν沿轨道滚下( )
A.整个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不变
B.小球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相同
C.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A>vB>vC
D.小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等于它在C点具有的重力势能
8.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6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若动滑轮重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了4m B.拉力F的功率为90W
C.拉力F为90N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9.水具有比热容较大的特点,下列现象及应用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比内陆小
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水,感觉变凉爽
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育秧时,傍晚向秧田里灌水
10.某同学把装有2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提到3楼,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最接近于( )
A.6J B.30J C.60J D.90J
11.景颇族的祖先曾发明一种活塞式点火器,以牛角作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附艾绒。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另一手猛推推杆,艾绒即燃,随即将杆拔出,口吹立见火苗。手推杆入筒的过程中,筒内密封气体的( )
A.分子动能减小 B.密度不变 C.分子数增加 D.内能增大
12.在图所示的绝热装置中有一双层金属容器。在内层容器中倒入温度为80℃的水,用温度计I测量其温度;在外层容器中倒入相同质量的温度为20℃的水,用温度计II测量其温度。如果认为热传递只在双层容器内部进行,那么根据每隔相等时间记录的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可绘制出热水的降温图线(用虚线表示)和冷水的升温图线(用实线表示)。在图中,最能反映下述两个容器内水温变化的图象是图( )
13.如图所示,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在重物从水底拉到井口的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汽车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34分)
14.如图所示的滑轮是_______滑轮,观察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使用这种滑轮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AB>AC,则施加的力F1_______F2,拉力做的功为W1_______W2,拉力做功的功率P1_______ P2。(填“>”、“<”或“=”)
16.人造地球卫星在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选填“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增大,机械能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装满水的洒水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它在向公路两旁的花木喷水的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将_____________。
17.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这是利用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这是利用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18.刘明在0.5min内,用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100N的超市购物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重力做功_______J;水平推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___W。
19.(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的中点悬挂一重G=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_____________N。保持F的方向不变,在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_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 如图所示,有一根均匀铁棒重为600N,长为L,O为重心,OA=L/4,为了不使这根铁棒的B端下沉,所需外力F至少应为_____________N,若F的方向不变,微微抬起这根铁棒的B端,所需外力F′应为_____________N。
20.再生制动器是指刹车的同时还可以使发电机发电。先让汽车正常行驶,然后关闭发动机,分别测出开启和关闭再生制动器两种情况下,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对应的速度大小v,计算出动能Ek,作出Ek-s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启再生制动器进行测试的图线是①、②中的_____________,该次测试中的储能效率为__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观察到棉絮被点燃。由此可知:对_____________选填“棉絮”或“筒内气体”做功,内能_____________,其能量转化情况与下列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_____(选填“A”、“B”、“C”或“D” )冲程相同,若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25次,则此汽油机的转速为_____________r/min。
22.如图所示,将位于同一高度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小球以大小相等的速度抛出,其中将甲球竖直向下抛出、乙球竖直向上抛出,则抛出时两球机械能_______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若不计空气阻力,落地前甲球的机械能_____________ (选填“先减小后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不变”或“减小”,下同);落地前乙球的重力势能_____________,动能_____________。
23.质量为4kg的水温由20℃升高了50℃,则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J。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30%被水吸收,则至少需要燃烧_____________g的天然气。(q天然气=4×107J/kg)
24.如图为人们所喜爱的电动自行车,它具有轻便、节能、环保等特点。只要将图中车钥匙插入锁孔并顺时针旋转一下,车子就通电了,但不会行驶。车钥匙其实就是一个_____________;给电动车充电时,电瓶相当于_____________(填“电源”或“用电器”)
25.如图所示,将重物从长4m、高1m的斜面底部匀速推上斜面顶端,已知沿斜面的推力是300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则在此过程中,推力做的总功是_____________J,重物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_____N,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_____N。
三、实验题(26题6分,27题6分,其余每空1分,共40分)
26.(1)某剧组因拍摄节目需要,设计了如图(1)所示拉力装置来改变照明灯的高度,轻质杠杆ABO可绕O点转动.请画出照明灯的重力G示意图和杠杆所受拉力的力臂L1.
(2)工人站在地面利用滑轮组将重物匀速提升,请在图中所示的滑轮组上画出绕线方法。
(3)请按照如图所示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27.如图,塔式起重机的滑轮组将重为1.2×104N的重物5s内匀速吊起2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
(1)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2)绳端的拉力F;(3)拉力的功率。
28.某兴趣小组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个小豁口A和B,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卡片跳起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该兴趣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
A、与卡片的质量有关 B、与橡皮筋的形变量有关 C、与橡皮筋的条数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组选用几根相同的橡皮筋和几张大小相同、厚度不同的卡片进行实验.
(1)小明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把它放在桌面上用手向下压,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_____________,因此它具有弹性势能.
(2)探究跳起高度与质量是否有关,应选择大小相同、厚度不同的卡片,分别套上相同的橡皮筋,操作中将卡片反过来,每次把它在桌面上用手压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发现厚卡片弹起的高度较低,那是因为厚卡片刚离开地面时的_____________比薄卡片小。
(3)为了探究卡片的跳起高度与橡皮筋的形变量是否有关。小明取了一张卡片,多次改变同一根橡皮筋的形变量,测量跳起高度,进行比较;关于上述方案,下列措施中不能实现改变同一根橡皮筋形变量的是( )
A.改变小豁口A和B的距离 B.改变小豁口A和B的深度
C.用一根长度不同的橡皮筋 D.改变每次卡片下压的程度
29.小红和小明在“探究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测得三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实验时,测绳端拉力时,应尽量沿着_____________方向匀速直线拉动弹簧测力计并读数.
(2)他们设计这三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是否有关.
(3)他们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到了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一种方法,汽车作为一种“机械”,提高效率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请你指出以下三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中,方法_____________是与本实验同理的.
方法一: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满员出行;
方法二: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
方法三: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的润滑。
(4)小明发现绳端移动的距离与钩码上升的高度有固定的倍数关系,于是他认为:钩码重一定时,无论将钩码提升多高,都不影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红则认为:钩码提升的高度不同,有用功就不同,机械效率就变化了。你认为_____________的看法是正确的。
30.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杠杆上每小格长为2cm)、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时,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2)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图甲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往_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杆A点处挂上2个钩码,B点处挂上1个钩码,如图乙所示,分别测量出两个力的力臂L1和L2,计算后发现:F1L1=F2L2,便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你认为小明这种实验处理方法是否完善的:________ (填“是”或“否”),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将一端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发现按图丙中弹簧测力计使用方式校零时往往很困难,由于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和秤钩都有一定的质量,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略_________绳子受到的实际拉力(选填“大于”或“小于”),为了在竖直向下方向校零,一种方法是取两个弹簧测力计先竖直方向校零后,如丙图的右侧所示竖直放置,秤钩对钩,在竖直方向拉到某一数值,这时只要移动弹簧测力计_____________的指针,使其示数与另一弹簧测力计相等即可完成校零。
(4)小明觉得这样校零比较麻烦,接着他采用了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在杠杆D点处挂上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重力为阻力F2′,多次调整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测量,发现:F1′L1′总是大于F2′L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中,过程如图甲、乙所示(h1>h2)。
(1)该实验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发现两次木块移动距离S1、S2相差太小。仅利用原有器材,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可使两次木块移动距离差变大,实验现象更明显。
(3)改进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现象可以用该结论解释的是_____________。
A.高速公路限高 B.高速公路限重 C.桥梁限重 D.高速公路限速
(5)下列实验中的物体,与本实验的木块作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
A.“点火爆炸”实验中滴入的酒精
B.“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因素”实验中的小桌
C.“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实验中的水和沙子
D.“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燃烧放出热量”实验中的水
3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初始温度都相同,当燃料燃烧完时(烧杯内的液体均未沸腾),立即读取相应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T甲、T乙和T丙,且有T甲>T乙>T丙.
(1)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___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液体a的比热容和液体b的比热容相比,有Ca_____________Cb (选填“>”、“ =”、“<”);
(2)比较不同物质的热值,应选择_____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燃料1的热值与燃料2的热值相比,有q1_____________q2(选填“>”、“ =”、“<”);
(3)若在燃料燃烧完前,甲图中的液体a已处于沸腾状态,且燃料燃烧完时温度计读数仍然为T甲>T乙>T丙,液体b没有沸腾,则Ca_____________Cb(选填“>”、“ =”、“<”或“无法判断”);
(4)在甲装置中,若燃料为酒精,烧杯内的液体是质量为200克的水,点燃燃料直至燃烧完,温度计的示数由20℃上升到70℃,再结合“10g”燃料这一数据,计算出燃料的热值,通过实验算出的热值与实际相比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3题,2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5、DCDAC 6-10、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34分)
14.定,施力方向,省力
15.<,=,<
16.重力势能,不变,变小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