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分)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生物能生长 B.生物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
C.生物繁殖中普遍存在遗传现象 D.生物繁殖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桃树 B.细菌 C.落叶 D.蜜蜂
3、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 )
A.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4、下列全都是生物的一组是( )
A.动物、植物、真菌、计算机病毒 B.玉米、蝴蝶、珊瑚、天花病毒
C.试管婴儿、细菌、珊瑚虫、蘑菇 D.生石花、植物纤维、钟乳石、化石
5、鲸鱼需要浮出水面喷水柱,该过程体现的生命现象是( )
A.生物的生长发育 B.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C.生物的呼吸 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6、“落叶知秋”,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立秋就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
①具有生长现象 ②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③具有应激性
④能适应环境 ⑤能繁殖后代 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7、我国境内的野骆驼以沙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植物为食,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8、“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所描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生活需要营养 B.遗传和变异
C.生长和繁殖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9、小明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竹林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小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猜测和假设
C.制定计划 D.获取事实与证据
10、关于科学探究和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科学探究必须独立探索,不能与他人合作
B.科学探究得出的结论必须与探究假设相符
C.顺时针转动粗、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升降
D.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
11、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装置如图,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空气的有无 B.微生物的有无
C.瓶颈的形状 D.是否灭菌处理
12、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 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 (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并设施、记录 D.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3、科学是基于寻求解释的探究过程,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下列关于探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B.假设是对问题结果的预测,不一定与结论一致
C.探究实验重复多次后,必能获得正确的结果
D.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14、珍妮古道尔在《和黑猩猩在一起》一书中回忆说,她四岁半时,很想知道母鸡身上哪里有一个可以让鸡蛋钻出来的洞。有一天她藏在了鸡窝里,等着母鸡下蛋。“忽然,她慢慢从草窝上站起来,背朝向我,身子向前弯曲。我看见一个又白又圆的东西从她两腿间的羽毛里慢慢地露出来,越来越大忽然,她扭动了一下,噗! 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一个鸡蛋落到了草窝上。”在这个事例中,珍妮古道尔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15、在科学探究中,我们经常要相互交流,下列哪种做法不对( )
A.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B.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要轻易发言,以免被同学笑话
C.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D.当科学探究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在多次重复实验的基础上,应大胆修正原有的知识
16、下列关于“学习使用显微镜”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目镜内看到的圆形光屏,叫做视野
B.只能调节粗准焦螺旋使观察的物像更清晰
C.科学探究中可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修改
D.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设计实验和表达交流
17、下列生物实验所用常规器材中,对观察对象不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放大镜
18、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对光时,使用较小光圈对准通光孔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一只眼向目镜内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C.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避免压坏玻片标本
D.看到物像以后,若物像不太清晰,可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4分)
19、“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宋朝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枝红杏出墙来”现象。
(1)“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____________的特征。
(3)红杏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的生活需要_________。
(4)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的一棵小树再长成参天大树,这说明红杏具有______的特征。
(5)从红杏反映的以上各个特征来看,红杏属于____________。(填写生物或非生物)
20、小玲同学正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实验,请帮她回答以下问题。
(1)她使用的显微镜目镜是5×,物镜是8×,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倍。
(2)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右眼________(填“睁开”或“闭上”)。
(3)她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了一个“b”字,那么载物台上所放的透明纸上写的字是________,说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像。
(4)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移向________。
(5)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对光时,应使用反光镜的________面。
(6)在低倍显微镜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需要转动________,如果想要获得更清晰的图像,需要调节________。
(7)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标本应放在________上,用________压住。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1、利用两盆植株大小相当的含羞草做如下对比实验:
(1)把一盆含羞草放在太阳下另一盆含羞草放在暗室内过一段时间会发现两盆含羞草有什么不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振动的音叉放在含羞草上面,但不触动含羞草,含羞草______。这说明含羞草______(填“能”或“不能”)对声音作出反应。
(3)若将振动的音叉轻碰含羞草的顶部和叶子,含羞草______。可见含羞草能对______作出反应。
(4)小心地用铅笔触碰含羞草的各个部分,发现含羞草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______。
22、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问题重要方法,是人们主动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的实验报告,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计划
(4)实施计划:
①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 和__________两种环境,目的是起到____________作用,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纸盒静置桌上,并将抓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在两侧的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2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如下:
(5)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对于实验测得的实验数据应该怎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表达和交流:在实验中,鼠妇能不能只用一只?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8)实验后应该怎样处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1)以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完成下列用实验法研究的步骤;
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 。
设计实验方案。
a.在铁盘上放一层 ,以中轴为界,一侧盖上 ,一侧盖上 。
b.将10只鼠妇放在湿土的中轴上。
c.用表计时,每隔1分钟统计 下和 下的鼠妇的数量,并记入表格。
实施实验并记录。
实验现象预测;纸板下的鼠妇的数量 玻璃板下的鼠妇数量。
分析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
(2)实验变式拓展;
①实验步骤b中能否将1只鼠妇放在湿土的中轴上?
②某同学为了探究鼠妇喜欢干土还是湿土,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以中轴为界,在解剖盘内的一侧放上湿土,另一侧放等量的干土,将10只鼠妇放在解剖盘的中轴线上,然后在解剖盘上盖一块玻璃板。静置2分钟后,开始观察统计,共统计了10次。
a.为什么要在解剖盘的一侧放湿土,另一侧放等量的干土?
b.该同学为什么要统计10次?
c.实验完毕,如果你是这位同学,你将如何处理鼠妇?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繁殖中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故选C。
2.C
【解析】生物是指一切有生命的物质。桃树、细菌、蜜蜂都属于生物。落叶不属于生物。故选C。
3.D
【解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绿色植物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故选D。
…………
2022-2023学年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