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检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窥望(kuī) 聒噪(guā) 踱步(duó) 存恤(xù)
B、怨怅(chàng) 嗔怒(chēn) 带挈(qì) 撮弄(cuō)
C、恁地(nèn) 桑梓(xīn) 拙病(zhuō) 纶巾(guān)
D、逞辩(chěng) 商酌(zhuó) 拜谒(yè) 发怔(zhè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促狭 虞侯 作揖 顿开茅塞
B、侥幸 疏懒 鄙贱 箪食壶浆
C、半响 轩敞 撇开 面面厮觑
D、腼腆 忌讳 尴尬 死心蹋地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智取生辰纲》)不打紧:不要紧。
B、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范进中举》)亚元: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十名称亚元。
C、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三顾茅庐》)殆:懈怠。
D、调停已毕,然后归坐。(《刘姥姥进大观园》)调停:安排处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博大精深的《红楼梦》,不仅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
B、通过学习《范进中举》,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C、吴用这一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家长对老师说:“令郎在艺考中获得好成绩,多亏老师的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激您。”
B、李老师对语文课代表马芳说:“你每天收发作业,劳苦功高。”
C、王先生对商场经理说:“贵商场待客很热情,服务很贴心,下次我还要惠顾。”
D、付鸣送给我的书的扉页上写道:“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敬请雅正。”
6、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这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B、《三顾茅庐》讲述了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成就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如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C、《范进中举》是《官场现形记》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D、刘姥姥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她虽贪图小利,但心地善良,在贾府人亡势危之时,是她搭救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
何涛道:“不瞒押司说,是贵县东溪村晁保正为首。更有六名从贼,不识姓名,烦乞用心。”
A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之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A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时,更待甚么!……”
选文中A是《水浒传》中哪位人物?选文表现了该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请写出选文在《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名称。
8、下表是某机构对中学生偶像崇拜相关情况的抽样调査结果。九年级某班据此开展了“理性看待偶像崇拜”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后面题目。(6分)
中学生偶像崇拜情况调查表
偶像类型性别 | 英雄人物 | 影视歌明星 | 体育明星 | 其他 | 总数 |
男生 | 7 | 11 | 9 | 1 | 28 |
女生 | 3 | 23 | 2 | 1 | 29 |
总数 | 10 | 34 | 11 | 2 | 57 |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中学生偶像崇拜的情况。(3分)
(2)根据表格反映的情况给中学生提一条偶像崇拜的建议。(3分)
二、阅读探究(42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6分)
苏幕遮①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①苏幕遮: 词牌名。
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碧云天,黄叶地”两句,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天空湛蓝、黄叶满地的秋景图。
B、“山映斜阳”三句由山映斜阳、水天相接、芳草萋萋,到“斜阳外”,由近及远,联想丰富。
C、“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是说毫无例外,作者夜夜都有好梦相伴。
D、词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绮丽之景、阔远之境与深挚之情水乳交融。
10、结合词句,说说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18分)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鲁智深在五台山寺中,不觉搅了四五个月。时遇初冬天气,智深久静思动。当日晴明得好,智深穿了皂布直裰,系了鸦青绦,换了僧鞋,大踏步走出山门来。信步行到半山亭子上,坐在鹅项懒凳上,寻思道:“俺往常好酒好肉每日不离口,如今教洒家做了和尚,饿得干瘪了。赵员外这几日又不使人送些东西来与洒家吃,这早晚怎地得些酒来吃也好。”正想酒哩,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山来,上面盖着桶盖。那汉子手里拿着一个旋子,唱着上来。唱道:
“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
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
鲁智深观见那汉子担担桶上来,坐在亭子上,看这汉子也来亭子上歇下担桶。智深道:“兀那汉子,你那桶里甚么东西?”那汉子道:“好酒。”智深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和尚,你真个也是作耍?”智深道:“洒家和你耍甚么!”那汉子道:“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吃。本寺长老已有法旨,但卖与和尚们吃了,我们都被长老责罚,追了本钱,赶出屋去。我们见关着本寺的本钱,见住着本寺的屋宇,如何敢卖与你吃?”智深道:“真个不卖?”那汉子道:“杀了我也不卖。”智深道:“洒家也不杀你,只要问你买酒吃。”那汉子见不是头,挑了担桶便走。智深赶下亭子来,双手拿住扁担,只一脚,交当踢着,那汉子双手掩着做一堆,蹲在地下,半日起不得。智深把那两桶酒,都提在亭子上,地下拾起旋子,开了桶盖,只顾舀冷酒吃。无移时,两桶酒吃了一桶。智深道:“汉子,明日来寺里讨钱。”那汉子方才疼止,又怕寺里长老得知,坏了衣饭,忍气吞声,那里敢讨钱。把酒分做两半桶挑了,拿了旋子,飞也似下山去了。
只说鲁智深在亭子上坐了半日,酒却上来;下得亭子,松树根边又坐了半歇,酒越涌上来。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来,把两只袖子缠在腰里,露出脊背上花绣来,扇着两个膀子上山来。
鲁智深看看来到山门下,两个门子远远地望见,拿着竹篦来到山门下,拦住鲁智深便喝道:“你是佛家弟子,如何噇得烂醉了上山来。你须不瞎,也见库局里贴的晓示:但凡和尚破戒吃酒,决打四十竹篦,赶出寺去;如门子纵容醉的僧人入寺,也吃十下。你快下山去,饶你几下竹篦。”
鲁智深一者初做和尚,二来旧性未改,睁起双眼骂道:“直娘贼!你两个要打洒家,俺便和你厮打!”门子见势头不好,一个飞也似入来报监寺,一个虚拖竹篦拦他。智深用手隔过,叉开五指,去那门子脸上只一掌,打得踉踉跄跄。却待挣侧,智深再复一拳,打倒在山门下,只是叫苦。智深道:“洒家饶你这厮。”踉踉跄跄入寺里来。
监寺听得门子报说,叫起老郎、火工、直厅轿夫三二十人,各执白木棍棒,从西廊下抢出来,却好迎着智深。智深望见,大吼了一声,却似嘴边起个霹雳,大踏步抢入来。众人初时不知他是军官出身,次后见他行得凶了,慌忙都退入藏殿里去,便把亮槅关上。智深抢入阶来,一拳一脚,打开亮槅,三二十人都赶得没路。夺条棒,从藏殿里打将出来。
监寺慌忙报知长老。长老听得,急引了三五个侍者,直来廊下,喝道:“智深不得无礼!”智深虽然酒醉,却认得是长老,撇了棒,向前来打个问讯,指着廊下,对长老道:“智深吃了两碗酒,又不曾撩拨他们,他众人又引人来打洒家。”长老道:“你看我面,快去睡了,明日却说。”鲁智深道:“俺不看长老面,洒家直打死你那几个秃驴。”长老叫侍者扶智深到禅床上,扑地便倒了,齁齁地睡了。
(节选自《水浒传》,有改动)
11、在空格内依次填写一个动词,概括文中鲁智深与酒的几件事。(3分)
想酒→ 酒→ 酒→ 酒
12、文中汉子的唱词有哪些作用?(4分)
13、结合《水浒传》,完成下面题目。(11分)
(1)鲁智深在上五台山之前所做的义事是( )(3分)
A、拳打镇关西 B、大闹桃花村
C、火烧瓦罐寺 D、大闹野猪林
(2)鲁智深为何被称作“花和尚”?(4分)
(3)与林冲相比,鲁智深的性格有什么特别之处?请举例具体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8分)
穿西装的修车老爹
耶律忆
①老宅拆迁,我们这个工薪家庭得到了一大笔钱,加上父母多年攒下的积蓄,我们买下了一套带车库的复式洋房。入住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邻居不是“金领”就是“海归”。这让我多少有些自卑。
②可父亲却做起了更丢面子的事——在家里车库前摆起了自行车摊。这是父亲的老本行。在老宅的院子里,他已经摆了十几年。街坊邻里都知道陈老头修车既便宜又牢靠,隔着几条弄堂都会来找他修车。
③我劝了父亲好几次,别修车了。可他的态度非常强硬:“不管有没有人来修,摊我一定得摆。你们要是嫌脏,我就天天打扫;要是嫌我穿这工作服丢脸,我就穿得体面点儿。”父亲说到做到,第二天就把我淘汰的西服、衬衫和领带翻出来,洗熨妥当穿上了。车库前的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工具也擦得锃光瓦亮。
④小区里的人路过都会好奇地看看,不少人还会说上几句风凉话:“都住这么好的小区了,竟然摆摊修车?这老头脑子肯定有毛病了……”可这丝毫没让父亲动摇,他每天依旧准时出来摆摊。眼看着一个多月过去,没有一个人光顾父亲的车摊,我也着急起来,可父亲总是笑,不说话。
⑤“大爷,孩子的自行车坏了,能帮忙看看吗?”这天,一个中年人领着小孩站在车摊前,他们的到来让父亲顿时来了精神。他脱下西服,把领带折起来,系上干净的围裙,戴上袖套,忙活起来……修完之后,他还用抹布擦干净车轴,一点机油的痕迹都没留下。看着孩子骑车远去的背影,他笑着说:“谁说我没生意?”
⑥自那以后,来找父亲修车的人多了,而且多是孩子们的车。空闲时,他用狗尾巴草编织小玩偶,挂在孩子们的车上。到了夏天,父亲会在车摊周围摆上花,放上几把躺椅,再沏上一壶清茶。修车的人可以坐下来,歇歇脚;老人们则可以来聊聊天,下下棋。
⑦陈老头修车摊渐渐在小区里出了名,有时甚至需要“排队挂号”。我家车库前的空地,也成了小区老人打发时光的好地方。几年下来,父亲的修车生意越来越好,我也替父亲高兴。
⑧一天,父亲把我叫到跟前,将一个存折小心翼翼地递给我。打开一看,我傻了眼,存折上竟然有20万。父亲说:“我知道你们买这房子,没剩下什么钱。孩子还小,用钱的地方也多,我能帮你们搭把手,日子可以过得宽裕点儿,不要为了钱活得太辛苦……”父亲说着,我连忙转过身,不想让他看到湿润的眼睛。
⑨不由想起小时候和父亲一起挤火车回老家。站台上挤满了人,他会嘱咐母亲看好我,然后冲进拥挤的人群。等安顿好座位,他又忙着给我们打开水泡面,一路忙前忙后。
⑩现在,我长大了,应该多多照顾父亲才是。可每次看着在职场拼搏的我,父亲总是说:“你们照顾好自己就行,我和你妈养老不用你们操心。”如今,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总是熬到晚上9点多才收摊,总是顶着火辣的太阳骑3个小时车去城西最便宜的店进货,总是一年半载也不为自己添件新衣裳……
⑪当我想买这套洋房时,父亲二话没说,把多年的积蓄都给了我。当我嫌弃他摆车摊时,他又西装革履,把车摊装饰成为“花园”,把修车的活计演绎成生活的艺术。
⑫这么多年过去,父亲就是这样为我们活着。
(选自《意林》2019年第5期,有删改)
14、请根据小说情节,在下面表格的空白处填写相关内容。(4分)
小说情节 | “我”的心理感受 |
老宅拆迁搬入复式洋房 | 自卑 |
(1) | 嫌弃 |
初期父亲车摊无人光顾 | 着急 |
父亲修车生意越来越好 | 高兴 |
父亲送“我”存折缓解压力 | (2) |
15、文章第⑪段写到父亲“把修车的活计演绎成生活的艺术”,根据你的理解,找出文中两处表现父亲这一“生活的艺术”的细节。(4分)
16、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并分析“修车老爹”的人物形象。(6分)
17、文章第⑫段写道:“这么多年过去,父亲就是这样为我们活着。”请问“这样”是怎样?你认同父亲“这样”吗?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 (15分)
唯有垂杨管别离
李修文
①病房里的岳老师和那个小病号互不相识,他们一个是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但那所小学已经关闭多年,岳老师事实上好多年没当老师了;一个是只有七岁的小男孩,三岁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学校,他一天都没踏足过。
②在病房里,他们首先是病人,其次,他们竟然变作老师和学生。四十多岁的岳老师,早已被疾病和疾病所带来的争吵、伤心、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可是,【A】 当她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B】 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她就马上开始给小病号上课。虽说从前她只是语文老师,但在这里她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语单词……
③每当病人和陪护者挤满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之中神采奕奕的时刻——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提出许多问题来考小病号。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是有一道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但小病号生性顽劣,只要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岳老师的问题他便经常答不上来。比如那两句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
④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到最后,小病号也愤怒了:“我反正活不了几年了,还背这些干什么?”小病号问完,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到了走廊,就开始大哭。说是大哭,其实并没有发出声音——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一边走,一边哭。走到开水房前,她没有进去,而是靠在潮湿的墙壁上,继续哭。
⑤自此之后,岳老师没有罢手,反倒是教他更多,甚至,跟他在一起的时间也更多。她跛着脚,跟在小病号后面,给他喂饭,让他喝水,还陪他去院子里,采一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回来。小病号的病更重了,要转院去北京。听到这个消息,她夜夜难眠。
⑥深夜,借着走廊里的微光,她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她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这本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乘除,也有英语单词。
⑦微光映照下的她,让人感慨:无论如何,这一场人世,终究值得一过。死亡是人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但是你至少要留下抗争的痕迹。
⑧一大早,小病号就要去北京了。他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别,自然也跟岳老师道别。可是,那本教材,虽说只差一点点就要编完,终究还是没编完。岳老师将它放在小病号的行李中,然后捏了捏他的脸,跟他挥手。如此,告别便潦草地结束了。
⑨几分钟后,有人在楼下呼喊着岳老师。开始,她全然没有注意,只是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发一语。突然,她跳下病床,跛着脚,狂奔到窗户前,打开窗子。于是,全病房的人都听到喊声,是小病号。他在院子里扯着嗓子喊出来的竟然是:“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能怕岳老师没听清楚,他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喊了一遍,再喊一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⑩离别的时候,小病号终于完整地背出了那两句诗。岳老师却并没有应答,她正在哭泣——
一如既往,她没有哭出声来,而是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除了隐忍的哭声,病房里只剩下巨大的沉默。似乎人人都知道,此时此地,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杨。
(有删改)
18、面对厄运,岳老师带着小病号留下了哪些“抗争的痕迹”?请简要概括。(4 分)
19、岳老师两次大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具体分析。(3分)
20、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A】 当她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B】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她就马上开始给小病号上课。(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1、本文以“唯有垂杨管别离”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分)
三、作文(50分)
22、重读一本老书,就会发现新的感受;再游一次名胜,就会发现别样的景致;回望走过的足迹,就会发现自己的成熟;回味亲友的关爱,就会发现被忽略的幸福……只要有心,只要留意,我们也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无数的不平凡。
请以“发现”为话题,自拟题目,自主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D 点拨:A项“聒”应读guō;B项“挈”应读qiè;C项“梓”应读zǐ。
2、B 点拨:A项“虞侯”应为“虞候”;C项“半响”应为“半晌”;D项“死心蹋地”应为“死心塌地”。
3、C 点拨:殆:大概。
4、C
5、D 点拨:A、“令郎”是敬辞,用于称对方的儿子,此处应该为“犬子”;B、“劳苦功高”指出了大力,吃了大苦,立了大功,这里使用不当;C、“惠顾”是商家对顾客说的客套话,此处使用不当。
6、C 点拨:《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