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一、现代文阅读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领会——(___________) 告别——(___________)
2、选文主要写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联系全文来看,它起到了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另一种东西”表面指的是______________,事实上指老人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递进。 C、表示转折。 D、表示省略。
5、对“青山是不会老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山上的树木一年四季常青,保持郁郁葱葱的生长态势。
B、老人执着、崇高的精神永远流传。
二、阅读《成大事者必有静气》一文,完成习题。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hé)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心静如水,处变不惊。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何为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通俗地讲,静气就是“能沉得住气”。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要抵御前秦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但是,主帅谢安此时却在后方指挥所里不慌不忙下着围棋。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陪他下棋的人实在忍不住了,询问战况,谢安才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遂已破敌。”毛泽东在长征途中面对万千敌军的围追堵截,用静气一次次带领红军化解危机,创造出夺占娄山关、四渡赤水等一系列辉煌战绩,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于既倒。
③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他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航天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心率始终在70次左右,绝对称得上心如止水。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万众瞩目、全球媒体关注的情况下,要保证200多次各种各样的操作实现零失误,对于常人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杨利伟做到了,并且完成得如平时训练一样镇定从容。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经过十几年如一日不厌其烦的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普通人也能完成这样的操作。的确,培养静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个过程就如铁杵磨针一样充满了艰辛。
④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就是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本能的恐慌。所以,越是博学的人,事业越开阔,头脑越冷静。还要善养正气。诸葛亮在《诚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气要靠正气来支撑。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无欲则刚,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
⑤我们正处在战略机遇期,各种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很多人都有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就越要“每临大事有静气”,保持轻松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做到举重若轻。这样才能担重任而不急,临危难而不乱,科学地制定措施,把握好大局,处理好大事。
6、选择正确的义项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括号内。
①“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中的“瞬”的意思是(________)
A、眨眼,眼球一动 B、极短的时间
②“处变不惊”中的“处”的意思是(___________)
A、居住 B、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
C、置身在(某地、某种情况等) D、处置;办理
③“不言而喻”中的“喻”的意思是(___________)
A、比方 B、明白,了解 C、说明,使人了解 D、姓
7、课文第小节中,突出主帅谢安“有静气”的关键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毛泽东带领红军取得的辉煌战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8、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诸葛亮的名言。“每临大事有静气。”是翁同稣弟子所言。( )
②“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要抵御前秦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加点部分用了两个“不”,双重否定为强调肯定,突出了形式的极端凶险。( )
9、这篇文章中为了突出“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列举了多个“成大事者”的例子。有三国时 期的_____________,有东晋时期的_____________,有晚清两代帝师___________,有带领中国 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伟人毛泽东,还有航天英雄杨利伟。如果请你再举一个外国人的例子, 你想到了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
10、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杨利伟)吐露真情:经过十几年如一日不厌其烦的刻苦训练, 不断积累经验,普通人也能完成这样的操作。你认为杨利伟真的只是个“普通人”吗?请说 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领悟 道别
2、所想 总结全文
3、绿绿的山林 无私奉献、造福山林的精神
4、A
…………
统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青山不老》同步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