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

2021-10-18 0 4,323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1放大镜

1、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

(1)放大镜中央厚、边缘薄,能放大图像。

(2)玻璃片无厚薄,不能放大图像。

(3)近视眼镜镜片中央薄、边缘厚,不能放大图像。

2、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

3、不同放大倍数镜片的凸度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4、我们可以用一个烧杯、烧瓶、玻璃杯和矿泉水瓶等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容器加满水制作成一个放大镜。也可以在透明的塑料膜或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制作成一个放大镜。

5、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又叫凹透镜。

6、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

(1)方法一:保持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1.2怎样放得更大

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2、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

  • 制作方法:

①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较小的文字,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保持这个放大镜的位置不动。

②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测量这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③把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

(2)当放大镜离书本较近时,图像清晰但放大的倍数较小;当放大镜离书本较远时,图像模糊但放大的倍数较大;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个位置上的图像是清晰的,放大倍数也相对较大。

(3)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大于其中任意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3、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

4、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5、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6、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1、显微镜的使用

2、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看到的范围大小)均不同。图像越大,视野越小;图像越小,视野越大。

3、在显微镜下,蝴蝶的彩色翅膀其实是由许多小鳞片组成的。

4、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5、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有的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6蝇的眼睛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复眼,能看到周围360°范围内的物体。

7、受昆虫启发的发明创造

(1)人类模仿苍蝇的触角,研制出“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

(2)根据苍蝇复眼的视觉原理,人类研制出了“蝇眼照相机”和“蝇眼雷达”,还仿制出一种“蝇眼探测系统”。

(3)蝴蝶翅膀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从而调节体温。科学家受蝴蝶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

1.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 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他用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片,发现木片上看上去像有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们命名为细胞。

2、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3、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所以物体需要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4、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

(1)盖上盖玻片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地盖上,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2)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滴碘酒是为了让细胞染色,便于观察。

(3)不要用摸过洋葱的手揉眼睛。

5、洋葱表皮细胞的特点

(1)在显微镜视野中,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大体为长方形,它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看到的小黑点是细胞核,看到的大泡泡是液泡。

1.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1、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发现血液红细胞的是科学家简·施旺麦丹。

3、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1)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祥,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同一生物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是不同的,虽然两者都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结构,但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4、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5、我们的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含有的细胞数超过10万个。

6、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比如草履虫、眼虫、喇叭虫、变形虫、太阳虫、细菌等,就是一个细胞。

1.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不仅看到了细胞,还发现了很多微小的生物。

2、在水中生活着形态各异的微小的生物,他们也具有生物的特征:

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会运动,能繁殖等。

3、 在池塘的水中有不少微小的生物,可能有草履虫、水蚤、钟形虫、喇叭虫、变形、线虫、新月藻、衣藻、眼虫等。

4、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1)用滴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然后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2)在显微镜下看到在水滴中运动着的就是微小的生物。

(3)控制微生物的运动速度的方法:

①事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②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

5、我们还可以提前培养微小的生物

(1)霉点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聚集而成的。

(2)当我们用滴管取烧杯内的水时,可以适当靠近水面附近,这里的微生物比较密集。

6、荷兰科学家的安东尼·范·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微生物的人。

7、绝大多数微生物都非常细小,只有通过显微镜等工具的帮助才能看到。而蘑菇、木耳、灵芝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1.7微生物与健康

1、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探知世界。那时候,人能发现的最小的动物,就是一些很小的昆虫。

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看到了细菌、病毒、生物细胞等。3、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导致了许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由此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眼睛→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4、微生物既给人们带来了危害,也给人们带来了好处。

5、微生物带来的危害

新冠肺炎病毒

(1)科学家发现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的元凶原来是细菌和病毒,并研制了许多对付细菌和病毒的药物和方法。

(2)有些微生物会引起霉变。霉变的食物对身体有害。空气潮湿温暖时,正是各种霉菌生长和繁殖的最佳时机。因此,保持干燥低温可以防霉。

…………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下载: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2)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六年级下册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 https://www.0516ds.com/20219.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