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暑假预习知识梳理(人教版)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04日
资源编号 102440

专题0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暑假预习知识梳理(人教版)

2025-07-04 八年级上册 0 77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2026学年新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暑假预习(人教版 新教材)
2025-2026学年新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暑假预习(人教版):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暑假预习知识梳理: 专题0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025-2026...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暑假预习知识梳理

专题0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点01:长度与长度的单位

1.测量的意义

(1)测量的意义

仔细观察下面各图,先用眼睛根据直觉判断长短,再用尺子测量一下,就会发现看起来不一样的的线条和物体,实际长度一样。

中间的线段一样长吗? 中间的小圆与右侧的圆直径一样吗? 正方体的边长与小圆的直径一样吗?

生活中,我们常常依靠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器官去判断外界的事物。但是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

为此,人们发明了很多测量仪器和工具。生活中常见的尺子、钟表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和工具。

(2)国际单位制

测量的本质是比较的过程,,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为了方便国际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为SI)。

2.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是米,符号是m。

(2)常用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单位 符号 与米的换算关系
千米 km 1km=100m=103m
m
分米 dm 1dm=0.1m=10-1m
厘米 cm 1cm=0.01m=10-2m
毫米 mm 1mm=0.001m=10-3m
微米 μm 1μm=0.000001m=10-6m
纳米 nm 1nm=0.000000001m=10-9m

知识点02: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工具

长度的测量工具有直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刻度尺是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2.认识刻度尺

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如图所示:

(1)零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使用时要注意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在端,是否磨损。

(2)量程:即测量范围,是指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

(3)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3.刻度尺的使用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应做到“五会”:“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1)会选: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适当量程和分度值)。

①选量程:测量物体长度时,所选取的刻度尺的量程应尽量大于被测物体的长度,这样可以保证测量能一次完成,与分段多次测量相比可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②选分度值:根据测量精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分度值的刻度尺。如安装玻璃时,偏差在“mm”级别不影响安装,选用分度值为1mm刻度尺即可。

易错提醒

实际测量时,并不是测量工具越精密越好,只要能达到测量精度要求就可以了。

(2)会放: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侧要紧靠被测物体,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图甲是正确放置刻度尺情况,乙图即为错误放置情况。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已经磨损,可使其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的一端,读出长度后再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可以得到物体的长度,如图丙所示。

(3)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即视线与刻度尺垂直,不能斜视,图中,A为错误的视线,B为正确的视线。

(4)会读:读数时,要注意区分大格和小格的数目,独处准确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图所示准确值是2.7cm,估读值是0.07cm,所以该物体的长度为2.77cm。

易错提醒

对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是“0”时不能省略,如读数时3.50cm,小数点后的“0”是估读的,不能省略。

(5)会记: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字,还必须注明测量量的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培优进阶:从读数判断测量的精确度

1.使用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进行测量时所达到的精确程度不同,如图所示,上面的刻度尺能精确到毫米(mm),可以读为2.50cm,其中2.5cm是准确值,0.00cm是估读值;下面的刻度尺只能精确到cm,可以读为2.4cm(也可以读为2.5cm或2.3cm),其中,2cm是准确值,0.4cm(0.5cm或0.3cm)是估读值,显然没有上面的刻度尺精确。

2.一个准确地长度测量结果,其最后一位数字是估读数字,从右边数第二位数字所在的位数反映了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如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当测量结果是1.52m时,可知“1”和“5”是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出来的,是准确数字,“2”是估读出来的,是估读数字,进而可推知该次测量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dm。

4.长度的估测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需要对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或采用一些简便的方法粗略测量物体的长度,这就要求我们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尺度以便于进行估测。例如,一只铅笔的尺度大约是17.5cm,一层住宅楼的高度大约是3m,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8m等。

5.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在测量物体长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易直接测量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我们使用特殊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

(1)积累法:当被测物体的长度太小,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测量时,可把n个相同的长度叠合起来,测出总长度后除以n就可以算出物体的长度。下图就是利用此方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示意图。利用此方法还可以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等。

(2)平移法:当待测物体的长度(如球的直径、圆锥的高度等)隐藏在物体内部时,可将其等效平移到物体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如图甲、乙所示,是分别测量硬币直径和圆锥高度的示意图,其中硬币直径为3.10cm-2.00cm=1.10cm。

(3)化曲为直法:测量如图所示曲线长度时,可以用一端易弯曲的但不可伸长的丝线与曲线重合,标号两端的记号,然后轻轻把细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两记号的长度,这就是曲线的长度。

(4)滚轮法:当所测曲线长度较大,如测量跑道的长度,可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跑道滚动,用滚轮周长乘以滚动周数即可计算出跑道的长度。

(5)化整为零法:若被测物体的长度远远超过了刻度尺的量程(如测一卷铁丝的长度),或不便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时,可先选取物体的一小部分,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然后设法测出整个物体与这一小部分的倍数关系,最后根据这一倍数关系求出整个物体的长度。

知识点03: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是s。

(2)常用的时间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物理量 单位 符号 换算关系
时间 h 1h=60min=3600s
min 1min=60s
s
毫秒 ms 1ms=0.001s=10-3s
微秒 μs 1μs=0.000001s=10-6s

易错提醒: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时刻为某一时间点,时间表示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长短。例如:某同学周末从8:30开始做作业,9:40完成作业,这里的8:30、9:40就是时刻,所花费的70min为时间。

2.时间的测量工具

(1)古代测量工具:沙漏、日晷、滴漏等。

(2)现代测量工具:机械停表、机械钟、石英钟、电子停表等。

3.机械停表

(1)认识机械停表

机械停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它有两个表盘,一个是长针(秒针)和一个短针(分针),常见的型号有两种,15ˊ/30″型(小表盘量程15min,大表盘量程30s)和30ˊ/60″(小表盘量程30min,大表盘量程60s)。如图:

(2)读数方法

读数时,先读出小盘上指针所走的分钟数(按整数读);再观察小表盘上的指针有没有超过两数字之间的半分钟刻度线,如果不超过,则大盘按照0-30s读数,如果超过,则大盘按照30s-60s读数。即读数=小盘分钟数+大盘的秒数

易错提醒:使用机械停表注意事项

(1)使用机械停表前先上紧发条,但不易过紧,以免损坏发条;

(2)实验室中切勿摔碰停表,以免损坏;

(3)机械停表不用时应及时将其放回盒内,并让其继续走动,以放松发条。

知识点04:误差

1.误差

进行测量时,由于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差别,这就是误差。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所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误差 错误
产生原因 (1)与测量人的估读习惯有关;

(2)与测量工具的精确度有关;

(3)受环境等因素影响

(1)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

(2)读数、记录结果时粗心

能否消除 不能消除,只能尽量减小 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就可以避免

3.减小误差的方法

(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3)改进测量方法。

考点01:长度单位及其换算

【典例精讲01】(24-25八年级上·湖南怀化·期中)关于长度的单位换算,下列四个算式中正确的是(  )

A.1.2m=1.2×100=120cm B.1.2m=1.2m×100=120cm

C.1.2m=1.2m×100cm=120cm D.1.2m=1.2×100cm=120cm

【变式训练1-1】(22-23八年级上·安徽亳州·期中)小明身高为1.65m,下列关于其身高的单位转换表达正确的是(  )

【变式训练1-2】(24-25八年级上·北京·期中)口罩之所以能够防病毒是因为其主要材料熔喷布,其结构能阻拦直径最小为5μm= m的飞沫。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约为100nm= mm,由于其材料会把病毒吸附在上边,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防护病毒的主要途径是戴好口罩。

…………

参考答案

考点01:长度单位及其换算

【典例精讲01】D

【规范解答】长度的单位换算关系: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进行换算时,将数值看做倍数,然后依据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将1.2m换算为以cm做单位的过程应是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变式训练1-1】C

【规范解答】单位换算时需要把原单位换成目标单位,前面的数字按照进率换算,即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专题0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暑假预习知识梳理(人教版) https://www.0516ds.com/102440.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