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5年03月31日
资源编号 98279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5-03-31 中考 0 62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江苏省运河中学初三年级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历史独立作业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1. 汉武帝一方面加强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实行彻底的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地方铸钱,统一货币;另一方面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 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发展                         B. 使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

C. 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D. 使朝廷对社会的经济控制加强

2. “这是一座约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全球通史》对唐都长安的描述,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3. 下侧柱状图说明两宋时期(    )

A. 宰相权力的削弱                                                 B. 纸币的大量发行

C. 海外贸易的发展                                                 D. 商标广告的出现

4.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图片共同体现了(       )

A. 早期文明的产生                                                 B. 青铜文明的辉煌

C. 中外文明的交流                                                 D. 中华文明的灿烂

5. 唐朝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图所示农具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适于精耕细作            B. 便利防洪灌溉            C. 促进有秧移栽            D. 有利多种经营

6. “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这段材料评价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7. 解读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对旧道德和旧文化进行彻底批判

D.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8. 苏格拉底说:“它把权力交给所有公民,不需要国家统治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该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使用强术和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以下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全体雅典人均可参与国家管理                            B. 雅典民主政治忽视了统治者的能力和品德

C. 雅典注重对公民知识和道德上的培养                  D. 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

9. 11世纪以后,欧洲教育领域最大的变化就是大学的兴起。到13、14世纪,越来越多的世俗君主或城市开办大学,大学也成为许多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学的发展,他们逐渐取代修道院成为知识和思想的中心。大学的普遍兴起(   )

A. 有利于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                         B. 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C. 极大冲击了欧洲封建王权的统治                         D. 是教会维护神权统治的工具

10.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这表明英国(   )

A. 国王退出政治舞台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 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D. 赢得了民族的独立

11. 列宁说:“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1921年春,列宁选择的“另一条道路”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开展了农业集体化                                              D. 颁布苏联新宪法

12. “新政不是要把资本主义制度连根掘起,新政只是要把资本主义已锈了的车轮磨得光些,使其再能转动。”材料作者意在强调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    )

A. 彻底清除经济危机                                              B. 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C. 保护人民群众利益                                              D.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主要关心的是实现日本非军事化和政治民主化。但美国很快意识到,经济崩溃的日本不可能成为美国可利用的力量,于是开始积极扶持日本。导致美国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B. 美国“新经济”的需要

C. 日本国际地位提高                                              D.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崛起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小题,共24分。

14.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素养】

材料一:

【历史解释素养】

材料二:唐宋时期南方上交国家粮食赋税比例

时间 南方占比
805年(唐) 4562%
1076年(北宋) 5593%
1231年(南宋) 86.88%

——摘编自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

请回答:

(1)历史研究要借助于史料。请你将材料一中的史料按照要求分类。第一手史料_______;第二手史料________。如果要了解八股取士的情况,选择哪一则史料可信度最高?___________。(写序号,多写、少写、错写不得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宋时期南方上交国家赋税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15.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材料一:“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材料二:“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陈寅恪《宋史职宫志考正》

材料三:1915年,《青年杂志》在发刊词中称:今日之社会制度、人心思想,悉自周、汉两代而来——周礼崇尚虚文,汉则罢黜百家而尊儒重道。……(这些制度、思想)无一不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注:去旧更新),则社会永无宁日。

材料四:民法典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崇德尊法”思想。礼法结合、德主刑辅是中华法系的基本特征与结构。民法典注重发挥道德教化在培育民法文化、滋养民法精神、促进民法实施、增进社会文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鲜明的体现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的编纂中,将民法的技术性、规范性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性有机结合起来。

——易军《民法典:植根中华文化彰显民族智慧》

(1)概括一中韩非子思想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实践法家思想方面的做法。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文化繁荣的原因。

(3)指出材料三中《青年杂志》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简要说明这种态度出现的社会根源。

(4)结合材料四,说明中国民法典的是如何“植根中华文化,彰显民族智慧”的?

16. 世界近现代史上,欧洲的国际地位跌宕起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中心】

材料一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西欧)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中心转移】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地位的一个转折点,这场战争花费巨大,欧洲丧失了传统的金融优势,各项发展也因此失去了强劲的动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欧洲的自我爆炸,欧洲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科学发展方面的优势也已消耗殆尽。社会发展模式及其发展理念方面的优势也随之灰飞烟灭了。

——摘编自 惠一鸣《论欧洲秩序体系及其轴心》

【逐步提高】

材料三   欧洲的联合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欧洲成为世界中心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欧洲地位变化的具体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围绕影响欧洲地位变化的因素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总结提升。)

…………

参考答案

1. D

【解析】

【详解】据题干“汉武帝一方面加强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实行彻底的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地方铸钱,统一货币;另一方面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可知,汉武帝将铸币权,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对经济的控制,D项正确;汉武帝时期,汉朝达到鼎盛,排除A项;题干措施有利于打击地方豪强,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经济措施,与文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 C

【解析】

【详解】由材料“这是一座约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繁荣开放的景象,C项正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A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B项;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98279.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