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 页。全卷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查范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统编版)
一、积累与运用。(33 分)
1.读语段,完成下面习题。(10 分)
除夕晚上,我 tōng xiāo 未眠,biān pào 声丝毫没有间断,这美景让人舍不得 zhǎ yǎn。大年初一下午,我翻看着《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流落到荒岛上,面对 qī liáng 的环境,饱受 jì mò、kǒng jù的煎熬,还要时刻担心会被野兽 qīn xí,处境非常艰难。为了 kòng zhì自己的情绪,他还通过阅读 shū jí以及按照商业簿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记录自己的幸与不幸。晚上,我们全家人观看了《哪吒2魔童闹海》,战斗场面绚烂至极,情感描绘细腻入微,让人看得热血 fèi téng,又引人深思。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5 分)
(2)在词语“间断”“处境”和“商业簿”中,“间”“处”和“簿”的读音分别是( )。(3 分)
A.jiān chǔ bó B.jiàn chǔ bù C.jiān chù bó D.jiàn chù bù
(3)语段中,加点字“饱”的意思是( )。( 2 分)
A.满足 B.充足 C.足,充分 D.满足了食量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在学习中,如果不懂得自律,再聪明也无济于事。
B.走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祖国到处呈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
C.这场大雨一连下了好几天,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今天终于重见天日了。
D.中国各地都有各自的过年习俗,而我老家的春节与别的地方的春节截然不同。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过年吃年糕寓意着万事如意年年高。
B.《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赞扬了鲁滨逊不畏艰险、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品质。
C.《骑鹅旅行记》是外国名著,它的主人公是尼尔斯。
D.《腊八粥》一文详写了喝粥的画面,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热爱。
4.关于阅读名著的方法,下面说法不恰当的是( )。( 3 分)
A.评价名著中人物的时候,角度要多样,不能太单一。
B.有些名著并不通俗易懂,遇到阅读有困难的章节或句段,我们可以简略地读。
C.不同的人读同一本名著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合理的。
D.阅读名著时,首先应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内容。
5.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6 分)
(1)《迢迢牵牛星》一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的民间故事《_______》,这首诗通过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牛郎和织女虽然只有一水之隔,但却相视无言的爱情悲剧。
(2)寒食节,我们吟诵“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中秋节,遥望皎洁的明月,我们会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雪马上就要升入初中了,她想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座右铭,时刻告诫自己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以免长大了后悔。
(4)我六点半就来到了学校,发现学校已经有很多同学了,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了教育专家的讲座,妈妈对于教育我有了方法,不禁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句子训练营。(5 分)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上搬下来的食物越来越少,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叫金百合的牛对小男孩说:“我要让你在我的角上跳舞。”(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捧着航天小学“中国梦”演讲比赛一等奖的证书,我们班选手个个笑逐颜开,他们兴高采烈地回到教室,班主任王老师_______,同学们更是_______。(填入与加点词意思相同的词,不能重复)
(5)仿照例句加点部分的特点,从下面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仿写句子。
饿 盼望 喜欢
例: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7 分)
航天小学六年级班开展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对该班小
学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表。请细心阅读,完成练习。
调查项目:学生最喜欢阅读哪类读物
读物 | 卡通漫画 | 小说及其他文学作品 | 科学知识读物 | 综合性报纸 |
占总人数比例 | 45% | 31% | 19% | 5% |
1.分析上面的表格,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不少于两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上面的表格内容,结合阅读,请你给下列对象提出一些建议。(2 分)
对教师,你会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学生,你会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喜欢哪一类读物?为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30 分)
(一)课内阅读。(15 分)
语段一:
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
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选自老舍《北京的春节》
语段二: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
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
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
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选自沈从文《腊八粥》
语段三:
我小时候喝腊八粥是一件大事。午夜才过,我的二舅爹爹就开始作业,搬出擦得锃光大亮
的大小铜锅两个,大的高一尺开外,口径约一尺。然后把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如小米、红
豆、老鸡头、薏仁米,以及粥果如白果、栗子、红枣、桂圆肉之类,开始熬煮,不住地用长柄
大勺搅动,防黏锅底。两锅内容不太一样,大的粗糙些,小的细致些,以粥果多少为别。此外
尚有额外精致粥果另装一盘,如瓜子仁、杏仁、葡萄干、红丝青丝、松子、蜜饯之类,准备临
时放在粥面上的。等到腊八早晨,每人一大碗,尽量加红糖,稀里呼噜地喝个尽兴。家家熬粥,
家家送粥给亲友,东一碗来,西一碗去,真是多此一举。
——选自梁实秋《粥》,有改动
1.仔细阅读“语段二”“语段三”,用“__”分别画出描写香喷喷喝粥的句子。(2 分)
2.“语段二”中,作者先后调动了____觉、____觉、____觉,感受腊八粥的香甜,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3.“语段三”中的句子“等到腊八早晨,每人一大碗,尽量加红糖,稀里呼噜地喝个尽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腊八粥的( )之情。(2 分)
A.喜爱 B.讨厌
4.下面两个句子,作者都将自己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融入其中。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谈谈理由(3 分)。
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②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
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我更喜欢第_______句,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文段二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可以结合食物的外观、材料、味道、做法等特点表达
喜爱之情。(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5 分)
材料 1:
《老人与海》梗概
一位圣地亚哥的老渔夫桑迪亚哥,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
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
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
然死死拉住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
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此时,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
夺他的战利品;他用尽全力——地杀死它们,搏斗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结
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天亮后人们看见船旁
硕大无比的白色鱼脊骨,大家都惊叹老人桑提亚哥的毅力,回家后,老人睡着了,他又梦见非
洲的狮子……
材料 2:
《老人与海》节选
(美)海明威
①老头儿现在的头脑很清醒,他有坚强的决心,但是希望不大。他想,我不能阻止它攻击,我只要能够撑下去就行啦。它们也许还会再来袭击我。不过,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武器,怎样能对付它们呢?他这时身子僵硬,疼痛,在夜晚的寒气里,他的伤口和身上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在发痛。我希望不必再斗了,他想。
②但是到了午夜,他又搏斗了。它们是成群袭来的,朝那鱼直扑,他只看见它们的鳍在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线,还有它们的磷光。他死死抓住棍子,朝它们的头打去,听到上下颚咬住棍子的声音,还有它们在船底下咬住了鱼摇晃的声音。他看不清目标,只能凭感觉到、听到,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棍子就此丢了。
③他回过身从舵上拔下舵把用它又打又砍,双手攥住了一次次朝鱼群戳去。可是它们此刻都在前面船头边,一条接一条地窜上来,成群结队地撕咬下一块块鱼肉,当它们转身再来时,这些鱼肉在水面下发亮。
④最后,有条鲨鱼朝鱼头撕咬起来,他知道这下子可完了。他奋力把舵把朝鲨鱼的脑袋抢去,打在它咬住厚实的鱼头的两颚上,那儿的肉咬不下来。他用尽力气抡了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见舵把“啪”的断了,就把断下的把手向鲨鱼用力刺去。他感到它扎了进去,鲨鱼松了嘴,一翻身就走了。这是前来的这群鲨鱼中最末的一条,它们再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⑤他回到船艄,发现舵把那锯齿形的断头还可以安在舵的狭槽里,让他用来掌舵。他把麻袋在肩头圈好,使小船顺着航线驶去。他此刻筋疲力尽,只顾尽可能出色而明智地把小船驶回他家乡的港口。
⑥夜里还有些鲨鱼来咬这死鱼的残骸,就像人从饭桌上捡面包屑吃一样。老人不去理睬它们,除了掌舵以外他什么都不理睬。他只留意到船舷边没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小船这时驶来多么轻松。船还是好好的,他想。它是完好的,没受一点儿损伤,除了那个舵把,回家不在话下。
⑦“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1.默读材料 1《老人与海》梗概,想想这部小说写了老人哪些“历险”的经历,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3 分)
捕不到鱼,不愿服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材料 1 小说梗概和材料 2 节选内容结合起来阅读,发现材料 2 呈现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从“他用尽力气抢了一次、两次,又一次。”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从“他此刻筋疲力尽,只顾尽可能出色而明智地把小船驶回他家乡的港口。”可以看出___________;作者细致地描写鲨鱼群对老人和大鱼的攻击,是为了表现____________。(4 分)
3.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帮助我们在“游历”中体会人物的魅力。材料 2 中,老人再战鲨鱼面临着哪些困难?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4 分)
面临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材料 2 的最后,拴在船边的猎物(大马林鱼)被吃光只剩下一副鱼骨头。对这个结局,
你是不是认为老人很倒霉,很不幸?为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30 分)
题目:难忘的________节
提示:我国有许多有趣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端午节、儿童节、中秋节、
教师节、国庆节、重阳节等。其中哪一个节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难以忘怀呢?请把
它写下来,和你的朋友一起分享吧。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晰,不少于 400 字。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3 分)
1.(10 分)(1)(5 分)通宵 鞭炮 眨眼 凄凉 寂寞 恐惧 侵袭 控制 书籍 沸腾
(2)(3 分)B (3)(2 分)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字形字义的能力。
(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鞭”“凄”“侵袭”“籍”“沸腾”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