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新教材)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23日
资源编号 95697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新教材)

2025-02-22 八年级下册 0 93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苏科版2024新教材)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苏科版2024新教材):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卷

6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过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粉笔写字后变短了

B.一块冰完全化成了水

C.铁球压成铁饼

D.一块金牌从北京带到海南

2.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1.5千克=1.5千克×103=1500克

B.1.5千克=1.5×103千克=1500克

C.1.5千克=1.5×103克=1500克

D.1.5千克=1.5×103=1500克

3.小明想用天平称出70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在右盘中再增加70g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发现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                               B.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

C.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向左移动游码

4.某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所用的一个砝码被磨损了,则这个同学所测的物体质量与真实值相比(  )

A.偏小                     B.偏大                      C.无差别                 D.无法比较

5.广东端砚,始创于唐代,被视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如图所示是端州程氏端砚世家传承人利用端溪石雕刻砚台的场景,雕刻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端溪石的形状                                          B.端溪石的质量

C.端溪石的密度                                          D.端溪石的体积

6.在空间站失重环境下,书写并非易事:用钢笔书写,墨水不会自动往下流,导致书写断断续续。如图中所示的一款“太空圆珠笔”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书写过程中笔芯内氮气的(  )

A.密度变小              B.密度不变               C.质量变大              D.质量变小

7.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计划:

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③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

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③①④⑤⑥       D.③②①④⑤⑥

8.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和质量之比分别为(  )

A.3:4 3:4             B.4:3 3:4              C.2:1 2:1             D.1:2 1:2

9.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铜丝拉伸后变成了细铜丝,密度变大

B.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C.最多能装下2kg水的瓶子也能装下2kg的酒精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的缘故

10.质量和密度与社会生活联系非常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不慎被压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变小

B.将一金属块打磨成零件后,物质的密度不变

C.铁比铝的密度大,所以铁的质量一定比铝大

D.为了减轻质量,直行车车架应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

11.小明计划用天平(含砝码)、烧杯、量筒、水和密度表完成下列实践课题:①鉴别金牌是否是纯金制作;②粗略测量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小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甲、乙、丙三个正方体,棱长之比为1:2:3,质量分别为3g、24g、36g,已知它们是同种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空心正方体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3.完成下列单位填空和换算:

一只鸡蛋的质量50 _________;一袋袋装牛奶的质量约为0.2 _________;0.075kg=            mg;空气的密度1.29kg/m3=__________________g/cm3

14.物质的物理特性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你按下列要求各举一应用实例:铝合金的密度小这一特性的应用有_________;铜的导电性强这一特性的应用有_________。木柴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生活中的应用有 _________。

15.小明购买了如图所示的一盒大头针,这盒大头针的质量为 _________克。他想知道一盒大头针共有几枚大头针,他先用电子天平测出10枚大头针的总质量为800mg,则一枚大头针的平均质量为        克,经计算可知这盒大头针含有约 _________枚大头针。

16.如图甲是商店里使用的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台秤的 _________相当于天平的右盘。使用时,先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度处,若发现秤杆右端上翘,则调零螺丝应向 _________端旋动才能使秤杆平衡;现用该台秤称某物体质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_________kg。测量时若秤盘下粘了一块泥,则测量的结果将比实际的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7.完全相同的瓶子中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已先调平的天平上,如图甲所示,则ρ_________ρ(选填“>”“=”或“<”);如图乙,阴影部分S的面积可表示液体的 _________,其值为_________。

18.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密度最大的物质是 _________(选填“a”、“b”或“c”);等质量的a、b实心物体的体积之比是 _________;若用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制成大小相同的三个空心球,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_________(选填“a”、“b”或“c”)物质制成的。

19.某同学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1)容器的质量为 _________g,甲液体的密度为 _________kg/m3

(2)若容器装入的是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绘制出的图象应在 _________区(选填“Ⅰ”、“Ⅱ”或“Ⅲ”)。

20.某医院急诊室的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5kg/m3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若某位病人质量为50kg,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此病人的体积为_________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        cm3。(已知ρ=0.9×103kg/m3,ρ=1.0×103kg/m3

21.“冻豆腐”是将鲜豆腐冰冻后,然后化冻,让豆腐中的水分全部流出,形成密布的孔洞(孔洞体积等于冰所占的体积),但豆腐整体外形不变(即总体积不变)。现有1000g鲜豆腐,其体积为800cm3,打算将其制成冻豆腐。已知鲜豆腐中所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4%,则鲜豆腐的平均密度为            kg/m3,冻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是_________cm3,冻豆腐化冻后实心部分的密度为             kg/m3。若冻豆腐孔洞内充满密度为1.1×103kg/m3的酱汁,其总质量为 _________g(ρ=0.9×103kg/m3)。

三.实验探究题(共24分)

22.(6分)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来测量盐水的质量,如图(a)是他使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

(1)小明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大致步骤(顺序已打乱):

A.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B.将盐水倒入烧杯中

C.计算盐水的质量m盐水=m﹣m

D.称出烧杯的质量m

E.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后,调节托盘天平平衡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测量烧杯质量时,将烧杯轻放在      (选填“左”或“右”)盘,用镊子在 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盘中加砝码,多次调换砝码后发现,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将其去掉后又嫌少,此时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量烧杯质量m时,右盘中放入了100g、50g、20g砝码各1个,游码被移至如图(b)所示位置时,指针刚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m为 _________g。多次实验后,将其余数据填入下表中,计算出烧杯中水的质量m盐水=_________g。

序号 烧杯的质量m/g 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g 盐水的质量m盐水/g
1 —— 200.2 ——
2 173.6 200.4
3 173.8 200.6

23.(5分)如图甲所示是2024年西宁半程马拉松的奖牌,设计者把丁香花、共字桥、雪豹巧妙结合,成为运动员带走的城市记忆。小宁想知道该奖牌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已知ρ=1.0×103kg/m3

(1)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应向 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奖牌放在左盘,再正确调节天平,使之再次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则奖牌的质量为_________g。

(3)小宁又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三个步骤:

①将奖牌浸没在水中,测得杯子、水和奖牌总质量为460g。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然后取出奖牌。

②向杯中缓慢加水,让水面上升至标记处,测得此时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280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测得奖牌的密度ρ奖牌= _________kg/m3。小宁发现在奖牌取出时带出了部分水,则以上步骤所测得的奖牌密度值 _________(选填“>”“=”或“<”)真实值。

(4)小宁进一步思考,利用现有的器材,测出了与水不容易混合的橄榄油密度。操作如下:将②杯中的水倒出部分,测得剩余水和杯子的质量为200g,向杯中缓缓加入橄榄油至标记处,如图丙中③所示,则橄榄油的密度是 _________kg/m3

24.(6分)小明想知道橙汁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零刻度线,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向 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橙汁,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为76.2g;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橙汁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内橙汁的体积是 _________cm3

(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橙汁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橙汁的质量为 _________g;

(4)计算可知,橙汁的密度为ρ橙汁= _________kg/m3

(5)实验结束后,想用家里的电子秤来测出橙汁的密度;他选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和适量的水,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电子秤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为m0

②在两个玻璃瓶上分别用记号笔作一等高的标记,往其中一个玻璃瓶中倒水到标记处,水的密度为ρ,用电子秤测出玻璃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向另一个玻璃瓶中倒入橙汁至 _________,用电子秤测出玻璃瓶和橙汁的总质量为m2

④ρ橙汁= __________________(用m0、m1、m2、ρ表示)。

…………

参考答案

1. A

【分析】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无关

【解答】解: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无关。

A、粉笔写字后变短,剩余部分含的粉笔少了,质量变小。故A符合题意;

BCD、一块冰完全化成水、铁球压成铁饼、一块金牌从北京带到海南,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都不变,所以质量都不变。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下册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新教材) https://www.0516ds.com/95697.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