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
第3课《古诗三首》
1.会写“御、侯、皎”等9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能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一、课文内容解读。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翊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烬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太平盛世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诗人抓住银河、机杼这些和牛郎织女神话相关的物象,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来比喻人间的离妇对辞亲去远的丈夫的相思之情。全诗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用语婉丽,境界奇特,是相思怀远诗中的新格高调。
《十五夜望月》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出自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二、搜集作者资料。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泌阳县附近)人。宝十三年(754) 进士。先为淄青节度使侯希逸的幕僚,后又在汴宋节度使田神玉和汴州刺史李思臣、李勉幕中任职。最后内迁为驾部郎中、中书舍人。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写了大量的送行赠别诗歌,也有个别富有现实主义的诗作,语言精工,意味深长。有《韩君平集》。
王建,字仲初,许州人,唐代宗大历十年进士,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穆宗长庆初,由太府寺丞转秘书郎。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后归居咸阳原上。一生困顿,晚景尤其凄凉。早年以宫词著称,中年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多方面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行。语言通俗明晰,凝练精悍,风格简括爽利,善用七言歌行体。此诗是诗人十五夜望月思友而写的诗。
三、相关资料。
寒食: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宋人就说过:“人间佳节唯寒食。”(邵雍)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
牵牛星:即牛郎星。牛郎星,河鼓二即天鹰座α星,在夏秋的夜晚它是天空中非常著名的亮星,呈银白色。距地球16.7光年,它的直径为太阳直径的1.6倍,表面温度在7000℃左右,发光本领比太阳大8倍,目视星等为0.77等。它与“织女星”隔银河相对。
银河:晴朗的夜空,当你抬头仰望天空的时候,不仅能看到无数闪闪发光的星星,还能看到一条淡淡的纱巾似的光带跨越整个天空,好像天空中的一条大河,夏季成南北方向,冬季接近于东西方向,那就是银河。实际上,银河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属的星系。因其主体部分投影在天球上的亮带被我国称为银河而得名。是我们置身其内而侧视银河系时所看到的它布满恒星的圆面。由于恒星发出的光离我们很远,数量又多,又与星际尘埃气体混合在一起,因此看起来就像一条烟雾笼罩着的光带,十分美丽。
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
1.课文朗读。
(1)课文共有( )部分,我已经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2)边读边在课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3)读三首古诗题目,我知道《寒食》的作者是_______朝的_______;《迢迢牵牛星》选自______________;《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_______朝的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
机杼( ) 涕零( ) 脉脉( )
王侯( ) 汉宫( ) 栖息( )
3.看拼音写词语
wáng hóu wén zhāng kū qì qīng yíng
mài bó qī xī jī zhù zhuó shǒu
xìn zhá wū yā qiān lǐ tiáo tiáo
4.选字填空。
(1)侯 候 喉
咽( ) 诸( ) 时( ) 王( )将相
(2)泣 拉 粒
颗( ) ( )手 哭( ) ( )不成声
(3)栖 洒 晒
晾( ) ( )息 ( )水 挥( )自如
5.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札札弄机杼 ( )
(2)泣涕零如雨 ( )
(3)中庭地白树栖鸦 ( )
(4)不知秋思落谁家? ( )
二、再读课文理解句段。
1.根据意思写诗句。
(1)春天的京城中,热闹繁华,处处飞花,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
(2)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两岸相隔能有多远呢?虽只隔着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却相视而不得语。
(3)皇宫里传送着朝廷赐的蜡烛,燃烛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4)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家?
2.默写填空。
(1)_________,脉脉不得语。
(2)《迢迢牵牛星》中突出织女美丽而勤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寒食》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十五夜望月》中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描绘月光皎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清脉络。
(1)《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三首古诗分别以_____、七夕节和______三个中国传统节日为写作背景。七夕节是为纪念_________而设的节日,传统习俗有__________等。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织女的悲伤与无奈,但是又希望人们是希望的,因此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来体现。
(2)《十五夜望月》这首诗营造了____________的环境氛围,诗人借此抒发了____________。
三、三读课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
(一)课内阅读。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寒食》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这是一首______(讽刺 怀古)诗。诗人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用____、____两物点明诗歌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后两句用____、____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现在人们常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_”来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3.下面对诗歌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无处不”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写出了整个长安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
B.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夜晚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作出委婉的讽刺。
C.诗的后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皇宫也不例外。
D.“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二)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_______。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_______,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补充诗句。
2.诗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三)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
3.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形,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暗写诗人望月,是全篇的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一边,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参考答案
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
1.(3)韩翃 古诗十九首 唐 王建
2.zhù tì mò hóu hàn qī
3.王侯 文章 哭泣 轻盈 脉搏 栖息 机杼 濯手 信札 乌鸦 千里迢迢
4.(1)喉 侯 候 侯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