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腊八粥》-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24日
资源编号 93445

第2课《腊八粥》-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2025-01-23 六年级下册 0 68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第1课《北京的春节》-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

2课《腊八粥》

1.会写“腊、粥、腻”等生字,正确读写“腊八粥、感觉、沸腾”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分清详略并体会详略安排的效果。

3.能找出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与同学交流感受。

4.能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食物,写出其特点及对它的喜爱之情。

一、课文内容解读。

本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看到粥的惊异以及吃到粥的满足,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整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与母亲的讨价还价,到惊讶,展现八儿的天真和童趣。同时本文的主要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从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的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

二、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人。1924年开始发表作品。他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著有小说集《边城》《长河》《八骏图》《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月下小景外八篇》《蜜柑》,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长篇童话《阿丽思中国游记》,论文集《废邮存底》(合作),文集《从文散文选》《从文小说选》《沈从文小说选集》《沈从文文集》(12卷),论著《中国服饰史》等。

三、相关资料。

腊八风俗:“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就开始兴起。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又有营养,确实是很享受的事情。

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这是与咸肉的主要区别。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

1.课文朗读。

(1)我已经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2)边读边在课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3)从《腊八粥》一文的题目,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生字注拼音,认真拼读一遍,再抄写一遍。

腊(    )(    )  腻(    )(    )  咽(    )(    )

搅(    )(    )  嘟(    )(    )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吞咽(    )    汤匙(    )    塞灌(    )

咽喉(    )    钥匙(    )    堵塞(    )

4.看拼音,写词语。

là  bā       xì  nì     yān  hóu  zhǒng zhàng  yào  shi

áo zhōu   chóu mì    rǎn gāng    zāng shuǐ    jiǎo dòng

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近义词。

(1)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    )

(2)他惊异得喊起来了。(    )

(3)花生仁儿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

6.查字典填空。

“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腻”在字典中解释有:①食品中油脂过多;②因食品中油腻过多而使人不想吃;③腻烦、厌烦;④细致;⑤黏;⑥污垢。下列词中的“腻”分别应该选择哪种解释。

细腻(    )      油腻(    )      听腻了(    )

二、再读课文理解句段。

1.指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

(1)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

(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

(3)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

2.下面的句子体现了八儿怎样的心理?请选择恰当的选项。

A迫不及待    B苦苦等待    C美妙的猜想    D亲见时的惊讶

(1)“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

(2)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

(3)八儿回过头来了。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回过头来的结果,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

(4)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赤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东东的了!(    )

3.《腊八粥》这篇课文的主要线索是(    )。

A八儿的心理活动      B八儿的语言

C八儿和母亲的对话    D母亲熬腊八粥的经过

4.同样写腊八粥的美味诱人,但写法不一样的是哪一项?(    )

A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B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圈。

C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D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5.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的作者_____________,原名沈岳焕,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等。

(2)本文主要写了八儿__________粥——__________粥一猜粥一__________粥的情节,描述了八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6.“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个圈儿。”像这样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出来读读,和别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7.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提示:除了直接描写食物的味道,还可以通过这种食物受各种人的欢迎体现它的美味。写一写这种食物的制作材料可以更细致地体现其特点。)

三、读课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

《腊八粥》(节选)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①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②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正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呀!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1.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八儿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件事。其中_____________这件事写得很详细,共呈现了_____________个生动的场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段中画“_____”的三处对八儿的描写中选择一处批注。

批注:我选第_____________处,这是对八儿的_____________描写,让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课文将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并浓缩进了腊八节的风俗画面中,留给人无限的回味。(    )

(2)课文通过对八儿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描写,刻画了脾气急躁、嘴馋的小孩儿形象。(    )

4.课文中四次写到“锅中的粥”的“叹气”,找出来读一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反复描写腊八粥的情状?

5.课文结尾两段,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写喝粥的过程,而侧重描绘了喝粥后的家庭场景?谈谈你的体会。

…………

参考答案

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

1.(1)略(2) 略(3)本课写的是腊八这天的粥。(言之有理即可)

2.là  腊  nì  腻  yàn  咽  jiǎo  搅  dū  嘟

3.yàn  yān   chí  shi   sāi  sè

4.腊八  细腻  咽喉  肿胀  钥匙  熬粥  稠密  染缸  脏水  搅动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六年级下册 第2课《腊八粥》-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344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