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古诗二首》-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21日
资源编号 93274

第1课《古诗二首》-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2025-01-21 二年级下册 0 67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第1课《古诗二首》-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

1课《古诗二首》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朗诵古诗,想象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春天的美好。

一、课文内容解读。

《村居》是清朝文人高鼎写的一首诗。早春二月,绿草茂盛,黄莺飞舞,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的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全诗展现了春天生机盎然、儿童活泼可爱的特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咏柳》是首咏物诗。这首诗前三句描写了柳树之碧绿、柳枝之柔长、柳叶之细巧,而最后一句巧妙地从描写柳树转移到赞美春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课文重点是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述的场景。

二、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村居》是他写的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诗。著有《拙吾诗稿》。

贺知章(659-约744),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属于盛唐前期诗人,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诗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三、相关资料。

纸鸢:在《村居》这首古诗中,纸鸢指的就是风筝。现在我国有些地方对风筝还保留着“纸鸢”这一叫法。我国制作风筝的历史比较悠久。相传,风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它是用木板或竹片做成的,主要用于军事,称之为“木鸢”。东汉年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用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后来,因为有人在风筝上加了竹笛,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法。大概到了宋代,放风筝已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并一直延续至今。

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

1.课文朗读。

(1)课文共有(    )首古诗,我已经朗读了(    )遍课文,并且读得(选一选)。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2)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3)《村居》的作者是(       )朝的(       ),《咏柳》的作者是(       )朝的(       )。

2.读拼音, 写词语。

jiǎn   dāo     shī   rén     tóng  nián

sī    dài    shān   cūn     huà  zhuāng

3.加减偏旁成新字再组词。

木+寸=(    )___      剪-刀=(    )___

土+是=(    )___      纟+录=(    )___

4.比一比,再组词。

绿(    )    垂(    )    裁(    )

丝(    )    睡(    )    栽(    )

似(    )    剪(    )    村(    )

以(    )    前(    )    树(    )

5.给词语、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1)儿童散学归来早。(    )

A.开学        B.放学

(2)碧玉妆成一树高。(    )

A.修饰,打扮    B.出嫁女子的陪嫁    C.妇女脸上、身上的装饰。

(3)村居(    )

A.在乡村里居住。    B.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4)拂堤杨柳(    )

A.柳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B.春风吹拂着堤岸上的杨柳。

(5)春烟(    )

A.春天的烟雾        B.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的雾气

二、再读课文理解句段。

1.根据意思写诗句。

(1)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诗句:________,________。

(2)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诗句: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赞美了春天伟大的创造力。(    )

(2)《咏柳》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韩愈。(    )

(3)《村居》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

(4)这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唐代诗人。(    )

(5)“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绦”是一种丝织的带子,“万条”指的是“万条丝织的带子”。(    )

3.课文回顾。

(1)《村居》一诗的作者___是___代诗人,本诗主要描写了___(季节)的美好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2)根据意思写诗句。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3)除了文章中的花儿,你还知道哪些花在春天开吗?写一写吧!

4.把下列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村    居

草长莺飞______,拂堤杨柳醉______。

________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高鼎,全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______景色和放学后孩子们______的情景。

咏柳

______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______。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诗中“_______,_______”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______的赞美。

三、三读课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

(一)阅读诗歌,完成习题。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填季节)的景色。

2.诗中第二句把柳条比作______,第四句把___比作剪刀。

3.写出第一、二句诗的意思______。

(二)古诗阅读。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题目“村居”表示(    )。

A.在乡村里居住    B.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纸鸢”的意思是(    )。

A.蝴蝶    B.燕子    C.风筝

3.“东风”指的是(    )。

A.春风    B.东边刮来的风    C.吹向东边的风

4.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填写季节),我是从诗句中的“__________”看出来的。

5.这首诗描写人物活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诗中的人物是______,活动是______,时间是______,诗人选写的儿童、东风、纸鸢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6.诗歌通过“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的______,春天的______。

7.诗歌用一个“___”字,一个“___”字把静止的杨柳拟人化了。

…………

参考答案

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

1.(1)2  2  (3)清  高鼎  唐  贺知章

2.剪刀  诗人  童年  丝带  山村  化妆

3.村  村庄  前  前面  堤  堤岸  绿  绿色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二年级下册 第1课《古诗二首》-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327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