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3.1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
阐明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调节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
2.科学思维:
初步形成收集资料,并能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保护地球,人人有责”的社会意识,并采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唯一家园生物圈。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正反资料分析,模拟实验等感受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理解生物圈的唯一性。
2.教学难点:
理解生物圈的唯一性。
三、教学设计思路
播放一段关于地球生态之美的视频,引出生物圈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生物圈2号”的资料,尝试说出实验结果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详细阐述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介绍生物圈中的生物种类,从微小的细菌到庞大的动植物,强调生物的多样性。
讲解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如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
通过实例说明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生物圈对人类的重要性有哪些?如果生物圈遭到破坏会带来什么后果?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生态瓶,模拟生物圈的一部分,观察其中生物的生存情况,加深对生物圈的理解。总结生物圈的概念、范围、重要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保护生物圈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要求学生课后调查一种濒危生物,分析其生存受到威胁的原因,并提出保护建议,以小短文的形式呈现。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除地球外,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人造的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环境吗?
【新课学习】
学习目标1:生物圈
1.情境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当把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放在一块儿时,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
2.生物圈2号:
引导学生阅读下面有关“生物圈2号”的资料,说一说实验结果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自主阅读P59,思考:
a、“生物圈2号”由那些部分构成?
b、为什么把这个实验基地命名为“生物圈2号”?
c、科学家为什么要提前撤出“生物圈2号”?
d、“生物圈2号”为什么会失败?
e、“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生物圈:
阅读P60“认识生物圈”,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圈的范围?
2、大气圈中主要生活着哪些生物?
3、水圈中主要生活着哪些生物?
4、岩石圈中主要生活着哪些生物?
4.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我们常把地球称作母亲,因为地球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一些必须的基本条件: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清甜的饮水,充足的营养,适宜的温度等。
迄今为止,科学家探测到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我们只有一个生物圈。人类的活动已使我们生存的地球受到损害。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存的地球受到哪些损害?
5.思考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为保护地球,生物圈做点什么?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