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第1课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苏科版2024)
发布时间 2024年10月17日
资源编号 87006

2.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第1课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苏科版2024)

2024-10-15 七年级上册 0 72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苏科版2024)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苏科版2024): 第1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 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1.1 生物与生物学-...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2.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举例说出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对环境的适应。

2.科学思维:

通过实际观察,收集分析论文资料,模拟探究活动,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确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认同坚持合理规划,确保生物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与环境相适应的全面认识。

2.教学难点:

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与环境相适应的全面认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

展示一些奇特的生物图片或视频,如生活在沙漠中的动物的体色大多带黄色,而生活在绿色草丛里的动物大多是绿色的,仙人掌、北极熊、枯叶蝶等,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这些生物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从而引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一主题。

模拟小鸟捕食的活动来探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播放小鸟捕食的视频,引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准备模拟小鸟捕食的道具,如几种大小相似,颜色不同的种子(如赤豆,绿豆等)若干,代表不同环境中的食物。学生分组扮演小鸟进行捕食,在不同“环境”(如草地、树林等背景布置)中尝试捕食,感受不同环境下捕食的难易程度。小组讨论小鸟在不同环境中的捕食情况,总结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强化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举例说明不同环境中的生物适应方式。例如,沙漠中的植物具有减少水分散失的结构;寒冷地区的动物有厚厚的皮毛等。讲解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对环境的适应表现。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意义,强调适应是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

介绍生物适应环境的相对性,通过实例说明环境变化可能导致生物适应的局限性。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熟悉的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并选出代表进行发言。给出一些具体的生物适应环境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适应方式和原因。总结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主要方式和意义,强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生物,了解更多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应该如何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以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一种濒危生物的适应特征及面临的生存挑战。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阳光。生物的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受到环境的影响。除此之外,生物与环境之间还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新课学习】

学习目标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情境导入:

生物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时刻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生物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例如,生活在沙漠中的动物的体色大多带黄色,而生活在绿色草丛里的动物大多是绿色的(图2-7)。这些都是生物适应环境所表现出的特征。

2.模拟小鸟捕食的活动:

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小鸟捕食的活动来探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设计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具: 几种大小相似,颜色不同的种子(如赤豆,绿豆等)若干,计时器,颜色鲜艳的塑料绳等。

方法:a.在校园或附近社区寻找一片耐踩踏的草坪(也可以用仿真草坪替代,图2-8),用颜色鲜艳的塑料绳圈出一定的面积,把圈画的草坪看作昆虫的“栖息地”。

b.用大小相似、颜色不同的种子模拟各种昆虫,将这些种子随意撒在草坪上。

c.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 一人记录活动数据,其余人扮作“小鸟”,在草坪上捕捉“昆虫”。

d.在规定的时间内,统计小组成员获得的“猎物”种类和数量,以及草坪上“幸存者”的种类和数量。

提示:如果在天然草坪上做实验,那么种子要煮熟晒干后使用,以免活动会有遗留的种子发芽,破坏原有的草坪。如果在仿真草坪上做实验,那么不需要处理种子。

4.小组合作

小组讨论P39的讨论题:

a.获取的猎物中哪一种颜色的数量最多?草坪上的幸存者中,哪一种颜色的数量最多?

b.如果这是自然界的真实情况,那么什么颜色的昆虫不易被天敌(捕食者)发现?这对昆虫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学习目标2:保护色、拟态、警戒色

1.展示图片:

展示舟蛾、稚鸡、云豹、老虎、蝗虫、雷鸟,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保护色

展示箭毒蛙、毒蘑菇等,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警戒色

展示兰花螳螂、枯叶蝶、叶海龙、竹节虫等,动物在外表形态或色彩斑纹等方面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的状态——拟态

2.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概念、特点和作用等。

在以上探究活动中,我们模拟比较了不同体色的昆虫对环境的适应性。在自然界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观察图2-9,分析图中这些生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1.仙人掌的叶呈刺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绿色肥大的茎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储存水分。

2.睡莲在水下有长长的叶柄,能使叶漂浮在水面,并将叶吸收的空气输送到根部。

3.竹节虫的身体与树枝相似,用“欺骗”的方式保护自己免遭捕食。

4.猎豹猎豹有锐利的牙齿和尖锐的爪,能以极快的速度奔跑,捕食猎物

5.北极熊具有与冰雪相似的体色,皮下厚厚的脂肪层能够抵御寒冷

举例引出生物适应环境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课堂总结】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2.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第1课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苏科版2024) https://www.0516ds.com/87006.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