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居民与文化》-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4新教材)
发布时间 2024年10月12日
资源编号 86510

第五章《居民与文化》-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4新教材)

2024-10-09 七年级上册 0 93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人教版2024新教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人教版2024新教材): 第一章《地球》-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五章《居民与文化》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口密度能够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分析一个大洲、地区人口密度往往要从自然环境和历史、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入手。图1为世界局部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正确的是(   )

A.气候温和,水旱灾害少                       B.科技先进,发达国家多

C.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                        D.经济发达,跨洲移民多

2.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可能会产生相应的人口问题。下列选项与图2内容相符合的是(   )

A.①—就业困难②—鼓励生育                B.①—资源短缺②—控制人口数量

C.①—住房紧张②—鼓励生育                 D.①—兵源不足②—控制人口数量

人口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过于湿热、寒冷、干旱的地区,人口分布相对稀疏。图为某大洲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大洲为(   )

A.欧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4.人口稠密区主要位于该大洲的(   )

A.北部                 B.内陆地区               C.东南部                   D.河流沿岸

5.甲区域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地处(   )

A.气候湿热的雨林地区

B.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C.地势高峻、高寒的山区

D.气候寒冷的高纬度地区

目前为止全球人口数量已经突破80亿,联合国此前的数据显示,全球人口数量在2050年将会达到98亿,在2100年将超过110亿。读“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

B.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

C.自有记录以来,世界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D.人口增长应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地关系才能和谐

7.下列有关四大洲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洲的死亡率最高                              B.北美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

C.亚洲的出生率最高                               D.欧洲的自然增长率最高

8.根据图片反映的欧洲人口增长状况推测,欧洲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有(   )

①住房拥挤    ②环境污染    ③兵源短缺    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老龄化逐渐成为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2022年部分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国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深的是(   )

A.日本                 B.法国                      C.德国                      D.印度

10.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A.减少劳动人口数量                             B.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C.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D.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假期小明跟父母出国旅游,他拍照记录了当地的宗教建筑和居民。下图为小明拍摄的照片和世界主要宗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小明拍照的建筑是(   )

A.教堂                B.清真寺                  C.庙宇                      D.道观

12.小明一家旅行的国家可能是(   )

A.埃及                B.印度                      C.泰国                      D.英国

13.小明旅游中看到的当地人主要是(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歌曲《水母鸡》中唱道“水母鸡,游呀游,你莫飞上天,莫要去很远,就在咱壮乡,游在田里边。……哎嗨,哎嗨,你莫飞上天,哎嗨,哎嗨,莫要去很远。就在咱壮乡,游在田里边,游在田里边,游在田里边,游啊游。”根据歌词完成下面小题。

14.歌词描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B.城市,这里以旅游业为主

C.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D.乡村,这里以工商业为主

15.歌词描述的地方最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稀树高草、一望无际

C.山清水秀、田园风光                          D.雄浑大漠、苍茫荒凉

某市是所在国第二大城市,是重要的国际航空中心和著名的旅游胜地。据记载,该市气温最高曾达38℃。湖南省的小明暑假前往该市旅游,发现当地正值冬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与该市中心区景观对应的是(   )

17.该市成为旅游胜地的优势条件有(   )

A.气候寒冷         B.人口稀疏               C.矿产丰富               D.交通便捷

18.该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对应下图中的(   )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卡塔尔世界杯的成功举办,让此中东小国一度成为国际旅游热点。读本届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的照片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吉祥物“拉伊卜”的造型灵感源于当地男性的传统服饰,这种服饰的优点是(   )

A.在冰雪中隐蔽  B.防风沙和日晒        C.便于骑骆驼            D.适应多雨天气

20.游客旅行期间在卡塔尔看到的传统民居可能为(   )

小明的爸爸在国外工作,这是爸爸发回来的当地宗教建筑照片。根据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21.照片最有可能是以下哪种宗教建筑(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2.当地通行的语言,最有可能是(   )

A.汉语                B.英语                      C.俄语                      D.阿拉伯语

“象屋”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某部落的传统民居,房子以竹、草为主要用料,手工编织而成。尖顶下方隆起似大象“鼻子”,是入口遮阳篷;两侧有两个供空气流通的孔,似大象“眼睛”。下图为“象屋”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该部落的人种为(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24.“象屋”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对应正确的是(   )

A.“鼻子”——防寒保暖                          B.“眼睛”—利于采光  C.“身体”—就地取材   D.“头顶”—防止风沙

25.如今,“象屋”编织手艺面临失传,保护和开发该传统民居的合理措施有(   )

①培训专业人才,传承营造技艺②改善居住环境,全部拆除改建

③大力开发商业,发展特色旅游④保护民居特色,传承地域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

二、解答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5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26.读大洲、大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写出图中字母、数字表示的大洲、大洋名称:E    ,①    。(4分)

(2)甲是D洲、E洲分界线:    运河。乙是A洲与D洲的分界线:    海峡。(4分)

(3)C洲北部的居民使用的语言主要是    ,当地人口分布稀疏,试分析其原因    。(4分)

(4)B大洲的居民主要是    人种,当地常见的宗教建筑类似下图中的    。(4分)

27.【研究性学习】(18分)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为此,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自然要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的探究。下面是他们的探究程序,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过程吧。

探究主题:自然要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探究资料:世界人口分布图1、图2、图3

(1)该小组成员发现,图中ABCD为世界人口稠密区,请你写出A、C所代表的地区名称。(4分)

(2)结合图1、图2、图3归纳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共同分布特点。(4分)

(3)②地区居民主要使用    语,图中①②③④均为世界人口稀疏区,但稀疏的原因不同,请任选一个地区说出其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    。(4分)

(4)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能否用人口迁移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写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图1)地处华北平原中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石家庄素有“火车拉来的城市”之称,京广、石太、石德、朔黄四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枢纽之一,被誉为“南北通衢,燕晋咽喉”。

冉庄村(图2)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地处市西南30km的冀中大平原上。村庄仍保持着20世纪30、40年代冀中平原中部典型的传统村落格局和风貌。房屋多为青砖平房,采用简单的砖雕。冉庄地道战遗址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6年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1)按聚落的基本类型划分,图1表示的是           聚落,图2表示的是           聚落。与石家庄市区居民相比,居住在冉庄村的人们主要从事           生产等工作。冉庄村位于石家庄市的           方向。(8分)

(2)100多年来,石家庄从一个小村庄迅速发展成为河北省省会城市,根据材料写出石家庄发展的有利条件                      。(4分)

(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游客人数迅猛增加,冉庄也面临着古村落保护的问题。你的建议是                      。(4分)

…………

参考答案

1.C    2.B

【解析】1.读图可知,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是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C正确;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水旱灾害严重,A错误;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以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为主,发达国家较少,经济不是很发达,BD错误。故选C。

2.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成为人口问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大压力,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可以采取控制人口数量的措施。故选B。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居民与文化》-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4新教材) https://www.0516ds.com/8651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