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1~3章(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年6月3日日本本州西海岸发生5.8级地震,笑笑想知道日本在哪里,他选用了“世界政区图”;小明想确定寒假去南京中山陵的路线,他选用了“南京市城市交通图”;小红去兰州市区的阿姨家,她选用了“兰州地形图”;芳芳去“泰州天德湖”旅游,她选用了“天德湖景区导游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选择的地图不合适的同学是( )
A.笑笑 B.小明 C.小红 D.芳芳
2.“南京市城市交通图”上最不可能出现的图例是( )
3.芳芳在天德湖游玩时用手机上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查阅的地图属于( )
A.传统纸质地图 B.电子地图 C.地形剖面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
4.2024年3月31日,京东宿迁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宿迁站)在项王故里鸣枪开跑。图为“某地至宿迁导航路线图”。点击地图中“+”号放大地图后( )
A.图幅变大 B.内容变简略 C.实地范围变大 D.比例尺变大
5.下面由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足( )
A.时间的差异
B.四季的变化
C.昼夜更替
D.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
地理学习离不开实践。某地理兴趣小组尝试利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地球仪并演示地球自转。完成下面小题。
6.同学们经过反复调整制作好的地球仪,正确的是( )
7.用制作好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时,正确的操作是( )
A.地轴方向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从北极上空看,顺时针拨动地球仪
C.面对赤道,从右向左拨动地球仪
D.从南极上空看,逆时针拨动地球仪
8.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
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 C.五带形成 D.昼夜现象
9.“俗话说找不到北了”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当是在( )
A.回归线上 B.赤道上 C.南极点上 D.北极点上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图中甲、乙、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位于西半球
B.甲、丙属于中纬度,乙地属于低纬度
C.乙、丙所在纬线长度相等
D.甲在乙的西北方向
11.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假如甲、乙、丙三人以同样的速度同时从各自所在位置出发,最先到达180°经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同时到达
12.小冬应邀到纬度10°,经度110°的地方参加地理实践活动,他可以在地球表面找到几个符合该条件的地点(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读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丙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70°S,170°E) B.(70°S,170°W) C.(70°N,170°E) D.(70°N,170°W)
14.对图中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 B.丙地位于北寒带
C.丙地位于甲地的西南方 D.从丁地一直向北,可以回到原地
“向日葵花盘型智能追光太阳能板”能自动追踪太阳光线,并可以自动倾斜角度,以达到最大发电效率。图表示我国某地的智能充电板给汽车充电的场景,据此完成下题。
15. 从早到晚,“花盘”转动的总体方向为(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第12届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历时近9个月,在全球9个国家的10个港口停靠,总航程共39895海里。图为“第12届沃尔沃环球帆船赛航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6.第12届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中港口纽波特所在的大洲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17.沃尔沃环球帆船赛航线未涉及的大洋是( )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
18.A是甲、乙两洲的分界线,它沟通了( )
A.北冰洋和太平洋 B.印度洋和大西洋 C.大西洋和太平洋 D.大西洋和北冰洋
凸面镜是以凸面成像,在驾驶员视线受阻时,可借助凸面镜观察对向车辆行驶情况,主要用于各种弯道、路口,它可以有效提升行车安全。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凸面镜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为减少行车安全隐患,图示公路段上ABCD四点中,最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0.乙村位于甲村的(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21.图中( )
A.等高距为100米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E点的海拔高度为700米
D.纪念碑到大林山的实地距离约为20千米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山谷
B.乙为山峰
C.该地为丘陵地区
D.甲、乙两地间相对高度大于500米
23.图中标出的几条支流中,有一条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其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震后,研究人员发现该半岛部分沿岸海底隆起,露出水面,陆地面积扩大约240公顷。完成下面小题。
24.能登半岛陆地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地壳运动 C.水土流失 D.填海造陆
25.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与防震减灾有关的是( )
A.穿和服 B.吃生鱼片 C.爱喝清茶 D.住木质房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二十四节气”采用“定气法”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谚语一:昼最长,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谚语二:昼夜均,寒暑平。一场雨,一朝寒。草木染青黄,蝉噤荷残。
谚语三:又是一个平衡日,子线从南向北回。
材料二:我国“24节气图”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轨迹图”
(1)谚语一描述的节气是_______,这一天过后长春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2分)
(2)谚语二描述的节气时间是每年_______日前后(填日期),据图可知,该节气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一年内可被太阳直射_______次。(2分)
材料三:左图是地球自转示意图,右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
(3)如左图所示时,太阳直射在 _______(纬线)上,北极圈出现_______现象。(2分)
(4)左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正午影子最短的是_______,丁地位于_______(填“晨线”或“昏线”)上。(2分)
(5)10月1日国庆节这一天,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a、b、c、d四个区间中的_______区间,接下来一个月内长春的白昼会变_______(填长或短)。(2分)
27.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回答问题。(12分)
(1)东西半球分界线为_______,则图示地区属于_______半球(东/西)。(2分)
(2)通过B、D两点,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 _______线。图中A点位于C点的_______。(2分)
(3)图中B点经纬度是_______,C点经纬度是_______。(2分)
(4)图中C点从低、中、高纬度看属于_______地区。(1分)
(5)四点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2分)
(6)从A点一直向北走,不改变方向,能否到达C点_______(能/不能);从B点一直向西走,不改变方向,能否到达D点_______(能/不能)。(2分)
(7)A点位于B点的_______方向。(1分)
28.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首次实现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图为麦哲伦环球航行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欧洲西部国家西班牙出发进入A_______洋,绕过B_______洲南端进入C_______洋,穿过菲律宾群岛进入D_______洋,绕过E_______洲南端的_______向北航行回到西班牙,完成环球航行。(6分)
(2)在图中用黑色水笔画出赤道和本初子午线,在相应位置处填写亚洲和南美洲的名称。(4分)
(3)随着航海业的发展,为了缩短航程,人们在M处开挖了_______运河,在N处开挖了_______运河。(2分)
2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下列地形部位的名称:B_______,C_______,E_______。(3分)
(2)如果分别从D地和周庄两个地方到往山峰A,比较容易攀爬的是从_______(D地/周庄)出发,原因是______________。(2分)
(3)图中李庄在周庄的 _______方向。图中①、②、③处有一处不能发育成河流的是_______。(2分)
(4)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3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__千米。(1分)
(5)本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_______米,山峰A的海拔可能为_______米。(2分)
30.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6分)
七年级同学分小组对板块运动的形式及产生的后果进行实验。
实验一:如图甲,用手挤压书本,发现书本发生隆起。
实验二: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图乙)。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
实验揭示的原理:
(1)实验一:书本代表了地球上的板块,该现象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碰撞、张裂)运动。该运动在陆地上常常形成_______。(1分)
(2)实验二:两块海绵向两侧移动,该现象反映了板块的 _______(碰撞、张裂)运动。该运动常常形成_______。(2分)
(3)总结: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_______(稳定、活跃),多火山和地震。(1分)
拓展应用:
(4)红海由于板块运动,面积会变_______(大、小)。(1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分析】笑笑想知道日本在哪里,他可以选用“世界政区图”,A不符合题意;小明想确定寒假去南京中山陵的路线,他可以选用“南京市城市交通图”,B不符合题意;小红去兰州市区的阿姨家,不可以选用“兰州地形图”,地形图只是显示高低起伏和平原和高原等地形,不能显示道路分布、市区情况,C符合题意;芳芳去“泰州天德湖”旅游,她可以选用“天德湖景区导游图”,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B
【分析】A是公路图例,A不符合题意;B是洲界线图例,B符合题意;C是河湖图例,C不符合题意。D是铁路图例,D不符合题意。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